?

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017-07-25 14:28馬亞玲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6期
關鍵詞:養成習慣初中語文閱讀培養興趣

馬亞玲

摘 要:教學的過程就是育人的過程,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新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回答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學習體驗,關注學生的生命歷程。依據新課標要求,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達到對課文的真切理解和感悟,就必須以學生的閱讀體驗作為立足點,讓學生的情感體驗成為閱讀教學不竭的源泉。同時,要想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具備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全面提升語文素養,更離不開語文教師的精心設計和靈活的閱讀指導。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閱讀;培養興趣;養成習慣;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薄熬拍炅x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边@是《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的基本要求。語文課程是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繼承和吸納人類一切進步文化的營養,同時語文是一門應用最廣泛,植根于現實生活的學科,內容最豐富多彩,充滿情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語文學科是基礎的基礎,基本任務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形成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但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影響,將充滿人性之美、最具有趣味性的語文變成枯燥乏味的知識、技能的單純訓練,一切圍繞升學成績進行教學。這種現狀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對素質教育的要求相對立。我們的初中語文教學必須要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充分展示初中語文母語教學的魅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為此,筆者認為目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應當在傳授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這些與語文教師課堂的精心設計和靈活的閱讀指導是分不開的。

一、設計精美的導語,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苯虒W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每一篇課文前都要設計一段精美的導語,創設一種意境,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求知欲望。在教學《愚公移山》時,整個課堂是在學生聆聽歌聲《愚公移山》,觀看圖片,想象愚公移山的艱辛過程中開始,學生們嘴里哼著歌,眼睛關注著圖片,臉上流露出了喜悅興奮之情。在描述畫面內容的過程中爭先恐后,異常踴躍。然后再帶領學生走進課本,教師適時點撥,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教師力爭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如激勵的語言、圖片、形體語言、多媒體等,力求讓學生始終保持在激昂的情緒下完成閱讀任務。

二、依照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突出重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在模仿、嘗試和實踐中體驗,并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既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又要針對不同的文體創設不同的情感體驗氛圍,突出課堂中可能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充分體現語文教學的趣味性、知識性、審美性、人文性等。如《老王》一課的閱讀設計:畫出描寫老王外貌、語言、神態、動作的詞句;從人物描寫句中歸納老王的性格特征;探討老王性格形成的原因并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加以品味、推敲,既讓學生充分領悟到老王的“苦”與“善”,又能激起學生對不幸者的同情和關注,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不失時機地運用課本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整個閱讀教學從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鑒賞能力人手,在“畫一讀一品一議―悟”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通過分析人物形象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三、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鼓勵創造性思維,提高語文素養

新課標指出:“對課文提出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解決疑難問題?!边@就意味著閱讀教學的過程應是師生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雙方除了從教材、資料書中直接獲取知識外,還將在師生互動過程中產生新知識,師生構建了一個學習的共同體。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露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各抒己見,異彩紛呈,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有不斷地引導不同的學生說出對同一文本的不同情感體驗,才能在師生思維不斷的碰撞中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的語文素養才能不斷提升。

四、品味優美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結合,在閱讀教學中注重人文性的同時,必須更多地強調語言的品味。如學生學習《春》時,教師只有通過引導學生反復地品味描寫“春”的五幅不同畫面的語言,才能在字里行間更深地體會到作者對春的喜愛、贊美之情。鼓勵引導學生在反復品味文本優美語言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

五、加強課外閱讀,提高語文素養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只有一個人在上學年代里就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里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的時候,他在畢業后自我教育才有了可能?!庇纱丝梢?,加強課外閱讀,不僅能使學生陶冶思想情操,拓寬知識視野,促進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能啟迪學生的學習悟性,提高閱讀能力,增進寫作水平,并發展個性、特長,使他們受益終身。課外閱讀不像課堂教學那樣有統一的課文進行統一的教學,它相對來說有較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發展,而個性、特長之所以被重視,那是因為它具有獨特性,這種獨特性更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養成習慣的基礎,所以我們要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長,對之進行了有意識的引導,并在閱讀中給予廣闊的發展空間。如在閱讀的基礎上積極籌備我們自己的板報,而有關的各項工作均由學生擔任,這也是展示學生才華的時候,全班同學人人行動起來:愛好文學寫作的積極投稿,愛好詩歌創作的獻上幾首小詩,愛好哲理的寫上幾段“花季心語”,愛好美術的進行美術設計……同學們興致高昂地各盡所能,各顯身手。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讓同學們看到了自己的課外閱讀的收獲,品嘗到了個性中的甘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更需要學生用心地體驗,以“讀”帶動“品”,以“品”促進“寫”,繼而真正實現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語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華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語文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2014,(17).

[2]張志軍.新課改下中學語文教師的角色轉換及策略[J].文學教育(中),2015,(08).

[3]劉曉梅.近十年我國閱讀教學問題檢討[J].當代教育科學,2014,(24).

[4]黃麗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活動[J].教育導刊,2015,(09).

[5]許若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J].教育導刊,2014,(06).

猜你喜歡
養成習慣初中語文閱讀培養興趣
拓展課外閱讀空間,提高學生閱讀綜合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