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人藝和為戲“瘋狂”的觀眾

2017-07-26 22:56強曉玲徐曉惠
青年與社會 2017年20期
關鍵詞:李萌瘋狂北京人藝

強曉玲+徐曉惠

6月12日晚7點半,隨著暗紅色大幕徐徐開啟,容納上千名觀眾的首都劇場里座無虛席,人們悄悄地等待著一場經典大戲的開場。

這一天,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65歲生日,也是紀念演出季重頭劇目《茶館》的首場演出。梁冠華、濮存昕、楊立新、吳剛、馮遠征等戲骨云集“看家大戲”,意義非凡。

身處其中,齊宏覺得自己特別幸運。

為了這一刻,演出開票當天,齊宏就提前經歷了一場“瘋狂”的“大戲”。

沒想到會那么火

5月19日,天還沒有大亮,齊宏就出門了,這是每一次北京人藝大戲開票前她必須采取的“行動”。不到6點,趕到位于王府井的首都劇場票務中心時,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聽說有人不到3點就來了?!爸馈恫桊^》火,但沒想到會那么火?!?/p>

更令她沒想到的是,人越來越多,不到7點,買票的隊伍在人藝大院里排出幾十米的長龍,隊尾被迫甩出了大院,順著柵欄院墻,甩進了人藝旁邊的小鵓鴿胡同,并且越排越長。

這一天,是北京入夏以來最熱的一天。本來8:30才開始售票的窗口,提前了40分鐘。驚訝于排隊的人多,但并沒有人選擇離開,大家只是默默地尋找著隊尾,悄悄地打著電話,請假、換班、取消活動,安靜有序。

9點鐘,隊尾開始騷動,瞬間,不少人以最快的速度撤離,也有人隨波逐流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更有一些動作快的掃了“小黃車”向南向東飛奔而去。因為有消息,位于燈市口的“菊隱劇場”同時開始賣票。

這個早晨,對于已經退休的李榮樂來說極其忙碌。按照慣例,她會通過人藝票務中心電話購票,“如今電話越來越難打通了?!?個號碼,她打了整整一個上午,都是占線。

按照人藝票務規定,“人藝大戲”開票當天,上午只對人藝會員開放,可通過現場和電話訂票,而非會員或網上購票只能在12點以后開始。由于很多觀眾擔心電話打不通,網上買不到,于是票務中心門口便一再上演“開票排隊”的戲碼。

不到9點,《茶館》所有場次680元的最貴票價全部售罄,首場演出的票更是基本售罄。

“現在,站在院門口已經看不見隊尾了?!痹绯?點,被單位門口的情景“嚇到”,人藝工作人員陳利在朋友圈曬出了排票現場,“都是來買‘茶館的,這么熱的天,難為觀眾了,怎能不感動!”

“人藝人”的刷屏中,有《茶館》主創在朋友圈中感慨,“不好好演戲,對不起人藝熱情的觀眾!”主演梁冠華更是感動道,“感謝觀眾!我們要對得起觀眾,對得起劇院這塊牌子?!?/p>

下午2點,35度的高溫下,排了三四個小時的觀眾仍在堅持。期間,人藝食堂的師傅們不斷送來綠豆湯、冰鎮飲料。

有人從票務中心傳話出來,“只剩10幾張了,后面別排了?!标犖槿匀徊粍?。

下午3點,《茶館》門票全部售罄。有人說,“‘達康書記吳剛扮演的‘唐鐵嘴帶火了今年《茶館》的熱賣!”

追了幾十年人藝話劇,看了很多遍《茶館》的李榮樂不這么認為,“《茶館》火爆,是人藝幾十年來劇目和所有演員的魅力!”最終沒有買到票的李榮樂感慨,“如今人藝的‘大戲,票也是越來越難買了?!?/p>

不來人藝,心沒著落

經過頭一天的喧鬧,這座位于王府井大街22號的古樸院落又恢復了白天特有的寧靜。5月20日一大早,齊宏和愛人早早趕到人藝小劇場,由“北京人藝之友聯誼會”舉辦的針對人藝會員的“藝術講座”馬上就要開始了。

“除了追人藝的戲,也會來聽講座。對,一場不落?!泵鎸τ浾?,今年46歲的齊宏有些靦腆,但說起“追戲”,又一臉滿足。從最初朋友的贈票,到如今每場不落的“追戲”,齊宏說,“不來人藝的時候就跟做了病似的,心里沒著沒落的?!?/p>

2010年,做銷售工作的齊宏身患重病,辦理了病退休養在家。偶然帶女兒走進首都劇場,本想著解悶兒,沒想到,那一次,讓她和女兒上了癮。后來就自己買票,選擇一些適合孩子觀看的劇目。記得那時女兒上小學五年級,如今已經就讀高二了?!白蛱焱砩?,我們還在這里看了《丁西林民國喜劇三則》?!绷钠鹪拕?,齊宏面露喜色。

從陪伴孩子看戲,到拉著愛人一起走進劇場;從一開始選擇適合孩子的劇目,到現在有戲必看;從看戲到加入會員再到聽講座,如今,齊宏結識了一大批和她一樣愛戲追戲的“人藝之友”。除了追人藝的戲,他們也會互相推薦其他院團的劇目。齊宏說,特別是這幾年,人藝每年舉辦戲劇邀請展演,有機會欣賞到一大批國際國內一流院團的優秀劇目,大開眼界?!翱傊?,現在戲看得越來越多了,每個星期都往這里跑?!?/p>

看戲讓齊宏得到一種釋放,她覺得自己心胸開闊了,也理解了每一個人不一樣的人生經歷。特別是通過“人藝之友”的講座,在與藝術家們的互動中,體會到他們身上的敬業精神以及“舞臺上豐富的人生”。齊宏說,“中國人比較含蓄內向,不是特別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看戲去感受不同的人生經歷,去欣賞演員在舞臺上替自己淋漓盡致地表達,真的特別享受?!?/p>

“首都劇場幾乎沒有空場的時候,人藝的戲為什么火?”齊宏說,“經典、惠民?!比胰说饺怂嚳磻?,特別要感謝人藝的“惠民票價”。齊宏病退后,每個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愛人是一名普通職工,家庭月收入不足萬元,“我們每次都買最便宜的惠民票,全家人在人藝看場戲甚至比有的電影還便宜?!?/p>

女兒馬上面臨高考,齊宏曾勸說“把看戲放一放”,被女兒拒絕。如今,她說自己不逼孩子,“一兩周里,哪兒擠不出兩三個小時啊?!睈廴巳缃癖人€著迷戲劇,總是忙著關注信息,忙著購票。而她自己以前不愿提起的病癥在一次次體檢被告知“沒事兒”時,她說自己心里明白。

同是“人藝之友”,李榮樂喜歡說小時候在首都劇場看的那些大戲,老藝術家于是之的《茶館》、朱琳的《蔡文姬》,包括《四世同堂》里李婉芬扮演的大赤包,“人藝的每一位演員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那個勁兒,朱琳老師的蔡文姬雍容華貴;李婉芬的大赤包,就那一個動作,就能把那種放蕩無羈,渾不吝混社會的勁頭演繹得淋漓盡致?!?0歲的李榮樂說,“那是多少人藝老觀眾眼中不滅的形象啊?!?

在人藝看戲,李榮樂說自己永遠都是探著身子,全神貫注于舞臺?!昂玫膽騽∈切枰輪T與觀眾之間心靈碰撞與互動。話劇《李白》中,當演員濮存昕在全劇結束留白部分時,全場觀眾就那么靜靜地去感受,不發出一絲聲響,我太享受那種空靈的感覺了?!崩顦s樂說,“而這種現場感只有人藝能做到?!?/p>

《小井胡同》《李白》《窩頭會館》《甲子園》《貴婦還鄉》等名劇都是李榮樂喜愛的人藝作品。戲看得多了,感悟也便有了。在人藝舉辦的每場講座中,李榮樂都是提問最多的人。她不僅能與藝術家們探討自己對于話劇藝術的看法與理解,也能激情四射地背誦大段臺詞,甚至可以把《窩頭會館》里宋丹丹的表演模仿得惟妙惟肖。

“平時獎勵自己的方式就是看人藝的大戲?!痹诶顦s樂看來,人藝的作品厚重嚴謹、演員表演的感染力和扎實的臺詞功底以及那種敲擊耳鼓的震撼力,都是吸引自己的真正原因。

侄女從美國留學回來,李榮樂會買最貴的人藝戲票送給她當禮物,她說,“姑姑不希望你老去看那些‘鬧騰的東西,想讓你接受一些真正的我們北京的文化,去慢慢沉淀,去用心體會人藝戲劇那種直擊人心的感受和暢快?!?/p>

人藝改變的“戲劇”人生

看到人藝話劇《茶館》搶票的火爆現場,亓華琛再一次被深深震撼。他不會忘記,2013年北京那個寒冷的冬夜。

記得那天凌晨4點多,當他趕到北京人藝票務中心時,已經有人等在那里。入冬的北京,天氣寒冷。排隊買票的人們裹著羽絨服,捂著口罩,盡量湊在一起擋風、取暖。記得后來,票務中心的值班人員看到外面實在太冷,于是把大家請進了相對溫暖的室內……那一次,亓華琛如愿買到了《喜劇的憂傷》話劇票,那張難得的戲票也讓他體會了什么是“人藝的魅力”。

記得觀戲當晚,開場時間已過,卻看到主演陳道明、何冰和時任人藝院長張和平等集體走上前臺。原來,陳道明因高燒實在無法完成當晚的演出任務。為了得到觀眾的理解,人藝工作人員當即承諾,被取消的演出推后補演,未來不能到場的觀眾可以無條件退票。隨后,臺上藝術家們集體向臺下的觀眾深深地鞠躬致歉。

臺上,陳道明用虛弱的聲音對觀眾說,“實在無法保證演出質量,非常抱歉?!迸_下的觀眾不僅表示非常理解,還站起來集體給陳道明鼓掌,勸他趕緊下去治療。

舞臺上,陳道明堅持目送所有觀眾離席。舞臺下,觀眾則堅持讓陳道明先走,并且有人不斷喊話,“放心吧!沒事兒,我們能理解!”默默地看著觀眾走得差不多了,陳道明才轉身回到后臺。目睹了這一切的亓華琛被深深地感動,他覺得自己看到了另外一場“人生大戲”。

后來聽說《喜劇的憂傷》補演3場中,北京人藝特別制作了印有陳道明、何冰兩位主演親筆留言的明信片,送給那3天來看演出的每一位觀眾。明信片上,陳道明寫著,“歉,又辛苦您一趟”,何冰則寫下:“憂傷不可怕,還好是喜??!多謝各位,我們開始吧!”并且當場蓋上特制的補演印章。作為一名外地觀眾,亓華琛抱憾自己沒有機會出現在補演現場,但人藝藝術家們“戲比天大”的真誠與誠信,足以讓人藝成為自己心中的藝術圣地。

直到2014年,亓華琛《喜劇的憂傷》的缺憾才夢圓首都劇場,那天晚上演出結束,陳道明與何冰7次返場,觀眾仍然不愿離去。亓華琛覺得自己與人藝,心貼得更近了。

像許多第一次走進人藝的外地觀眾一樣,首都劇場古樸又雄偉的建筑風格深深吸引著喜愛文學藝術的亓華琛。2009年,18歲的亓華琛來北京參加藝考,經過王府井大街時,便被人藝的建筑深深吸引。

空閑時買了戲票走進劇場,沒想到從此竟然“瘋狂”地愛上了人藝。即使在濟南讀大學,每個月到人藝去看話劇,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盡管《喜劇的憂傷》令他在人藝看戲一波三折,但“人藝的學者型戲劇,讓我深深愛上了戲劇?!?014年亓華琛以優異成績獲得學校研究生推免資格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戲劇與影視學專業。

人藝戲劇不僅令亓華琛改變著自己的“戲劇”人生,同時也將這份自己對戲劇的愛分享給身邊的人。2014年,亓華琛帶著弟弟亓華錚看了人藝的《窩頭會館》。沒想到,人藝的戲劇“因子”同樣在弟弟身上發酵,亓華錚同樣“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戲劇,后來在哥哥“慫恿”下,2014年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舞臺美術系戲劇舞臺燈光設計專業,并且在2016年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如今,亓華錚已經開始在人藝“實習”,參與戲劇舞臺燈光設計工作。

“北京人藝的‘京味兒讓我喜歡上了北京。人藝舞臺上原汁原味的語言,老北京的風貌,北京人的為人處事,都被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必寥A琛說,“因為北京人藝讓我愛上了北京?!?/p>

觀眾第一,“輸血也是造血”

在首都劇場一層大廳的觀眾入口處,一尊銅鼎就安放在這里,上面寫著“品戲學藝 讀人鑄魂”八個大字。這尊銅鼎是2012年6月,北京人藝成立60周年之際,北京一所中學送給人藝的禮物。

2016年11月26日,專場劇目《知己》上演,曾在人藝舞臺上被馮遠征演繹的經典人物顧貞觀,被一名中學生惟妙惟肖地展現在舞臺上。參演的小演員都來自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金帆話劇團。舞臺上,孩子們年齡雖小,但強大的臺詞功底,和對人物形象完美地拿捏塑造,顯示了他們不俗的實力。校長董紅軍說,“演出的成功,來自多年來人藝藝術家們的言傳身教?!?/p>

近年來,北京人藝為推動戲劇藝術走進中學,推動戲劇教育普及,發揮戲劇人格培育、素質教育方面優勢,與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一拍即合。2012年4月,“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戲劇教育基地”在該校揭牌成立。

董紅軍認為,戲劇教育關乎人格塑造,可以幫助孩子言辭表達更暢達,氣質更優雅,表情更生動。戲劇可以改變一代人的精神面貌?!皯騽〗逃M校園不僅培養未來高水平的觀眾,也培養高素質的演員?!?/p>

“65年來,北京人藝始終堅持把觀眾放在第一位,人藝歷任院長始終都在強調‘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對于他們,我們必須做些什么?!比怂噾騽〔┪镳^社教部負責人陳利說,“用公益來回饋觀眾,一直是北京人藝堅持的傳統?!?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人藝老一輩藝術家經常深入到地方院團、文化館,以及各個中小學校,給大家帶去多樣的戲劇文化普及活動,“早在那個年代,人藝就有了戲劇普及的意識,并且在行動?!?/p>

如今,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和北京166中學作為北京人藝基地學校,都分別開展了相關戲劇課程。學校會定期邀請人藝藝術家、編劇、導演到學校為孩子們指導授課,通過戲劇教育培養孩子們對戲劇的興趣。陳利覺得,“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喜歡戲劇,讀懂人生?!?/p>

2000年,北京人藝推出學生公益專場,十幾年來,吸引了大批學生走進首都劇場。陳利覺得,“輸血也是造血?!蓖ㄟ^這些年的努力,人藝的觀眾在回歸,大批的年輕人在加入。

除了與學校的合作,人藝戲劇普及工作不斷深入開展到社區、居委會、文化館、棋藝館等基層組織。如今,人藝與東城區文化館合作“社區文化志愿者培訓班”,通過培訓,志愿者下到社區組織自己的戲劇隊。

有一位康阿姨在參加戲劇隊后感慨,“戲劇讓我重生!”陳利說,一輩子沒有上過舞臺的康阿姨在《茶館》中扮演康婆婆,在《龍須溝》中扮演王大媽,“演得特別好?!比缃袢怂嚨墓嬷v座,康阿姨每期必到,而且還帶來一大批聽眾觀眾,陳利說,“戲劇真的很神奇,不做怎么知道?!?/p>

觀劇素質越來越高

“我們早就預判到可能人會很多,但也沒想到會這么多?!睆?月18日下午在人藝微信公號上發出演出購票信息,到第二天《茶館》票務銷售火爆場面,在人藝票務中心工作的李萌說,“前一天,我們就做好了準備。19號當天,我們大多數人不到7點就到崗了?!?/p>

從2003年到人藝工作,14年來,李萌除了在票務中心,也做過場務服務。這些年,她說眼見著人藝的觀眾越來越多,年輕人也越來越多。不少曾經拿著學生證來買半價票的觀眾,如今已經開始領著愛人、孩子走進劇場了。

面熟了,微笑多了,攀談就有了,李萌覺得與人藝觀眾儼然成了熟人。

2008年,北京人藝恢復會員制度。隨著移動自媒體的應用推廣,人藝觀眾成“井噴”態勢。李萌說,現在兩萬三千多名會員,4部電話根本應付不來?!坝龅健恫桊^》這種‘大戲,自然要優先服務現場購票者?!崩蠲扔∠笾?,2013年《喜劇的憂傷》也曾出現今年《茶館》開票當天的盛況。

有人質疑人藝的“大戲”和“惠民票”讓“黃?!便@了空子,“現在《茶館》80元票價有人在網上公開叫到600元?!崩蠲瓤嘈Φ?,按照人藝票務規定,一名會員最多購買5張票?!恫桊^》開票當天,有人手里拿著十幾張會員卡,也只買到了5張票?!爸荒苷f人藝太火了,我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p>

作為與觀眾最近的窗口部門,可能自己并不在意的親切接待,或者因為有人退票,自己的一個額外電話幫助了恰恰需要的人,總之,逢年過節,李萌和她的小伙伴們總能收到一些觀眾送來的賀卡和小禮物,每到這時,李萌覺得心里也是蠻甜蜜的。

曾經在場務服務,讓李萌在劇場里沒少“蹭戲”,從最初“不知道什么是話劇”到如今能把每一部戲理解透徹,并說出自己的見解,“在劇場里,觀眾與演員之間那種心與心的交流,令人激動,電影是比不了的。一部劇,每看完一遍感受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崩蠲扔X得,自己在人藝戲劇里熏陶成長。

對于人藝演出中心場務部負責人孫霞來說,人藝劇場里無小事。給觀眾領位的細微服務,人藝劇場一做就是幾十年,“我們還有很多老觀眾,他們喜歡也在乎這種高雅環境中的禮儀,我們更要讓年輕觀眾在這里體會我們的老傳統?!?/p>

工作中,他們遇到過有觀眾將巨額現金遺失在座位,有人將不足1.2米身高的孩子帶到劇場,無法進入,有人遺失門票卻能說出座位號碼,有人觀戲中突發病癥……孫霞說,每場演出觀眾上千人,場務服務除了維持必要的觀戲秩序,還要應對時有發生的各種緊急情況。

“人藝的觀眾都非??蓯?,觀劇素質越來越高?!睂O霞說,盡管人藝觀眾越來越多,人藝劇目在觀眾心中越來越火爆,但劇場里的“麻煩”事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坐夜班車回到家中,已經晚上12點鐘了,齊宏仍然處在亢奮狀態。剛剛話劇《茶館》最后一幕中,三個老頭兒感嘆此生一事無成,顫巍巍地給自己撒著紙錢喊著“本家賞錢一百二十吊”,那種悲涼令齊宏眼里閃出淚花?!爸挥锌戳?,才明白經典為什么稱之為經典!感恩人藝,感恩戲??!”

猜你喜歡
李萌瘋狂北京人藝
跟著姥姥去遛彎兒
Quantum Correlations Evolution Asymmetry in Quantum Channels?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