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然/居然+VP”格式及相關問題

2017-07-27 12:27王子越
北方文學·中旬 2017年7期

山東師范大學 文學院

摘要:現代漢語中的“竟然/居然+VP”格式在語義上表結果義和行為義,其中表結果義的不能形成取舍句,而表行為義的則可形成取舍句。同時,該格式形成的取舍句與一般的取舍句不同,屬于準取舍句。

關鍵詞:結果義;行為義;取舍句;準取舍句

一、“竟然/居然+VP”格式的分類

在現代漢語中,副詞“竟然”和“居然”均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在語感上“竟然”的程度更深,但在語言中的表現差別不大。作為副詞,它們在句子中常充當狀語修飾謂語中心語,它們修飾的謂語有少數為形容詞性的短語。如:她主編的古籍竟然多達一二十種?!岸噙_一二十種”,這個短語屬形容詞性的短語。

另外,“竟然”和“居然”充當狀語時,它們所修飾的謂語多數為動詞性的短語,本文記作“VP”,這種狀中結構可描述為“竟然/居然+VP”格式。該格式所表達的語義,分為結果義和行為義,并且都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另外例子來源于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一)“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結果義的情況

按照形式類型,我們把該格式中的動詞性短語分為幾類:

1.“有”字短語

(1)他竟然有一個女兒。

(2)這里居然有架。

2.“是”字短語

(1)這位老者居然是比賽作弊活動的組織者。

(2)比賽的比分居然是21:6。

3.“把”字短語

(1)她竟然把鮮花插到牛糞上。

(2)我的女兒居然能把這本書從頭至尾看完。

4.“被”字短語

(1)這種現象竟然被有些人認為是活得瀟灑。

(2)美國隊最后居然被對手連贏三局。

5.“連”字短語

(1)奶奶竟然連香蕉都沒有吃過。

(2)他居然連一個水星都沒濺出來。

在上述句子中,副詞“竟然”和“居然”所修飾的“有”字短語、“是”字短語、“把”字短語、“被”字短語和“連”字短語在語義上均表達靜態的結果義,并且這些結果義都出乎某些人的意料。因此,我們說該類“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的語義為結果義。

(二)“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行為義的情況

(1)美方談判代表竟然不辭而別。

(2)這些年下來,手邊居然收藏了幾塊端硯。

在上述句子中,副詞“竟然”和“居然”所修飾的動詞性短語為:“不辭而別”和“收藏了幾塊”。這2個動詞性的短語在語義上均表達動態的行為義,并且這些行為義都出乎某些人的意料。因此,我們說該類“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的語義為行為義。

其實,結果和行為之間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此時的行為必然是彼時結果的一部分,此時的結果也可能是彼時行為過程中的一部分。因此,所表達的結果義與行為義之間并沒有必然的界限,之所以把它們分成兩類,完全是由于人們的認知視點決定的。

二、“竟然/居然+VP”格式與取舍句

通過考察,我們發現:在“竟然/居然+VP”格式中,當“VP”表靜態的結果義、事物義等時,該格式無法形成取舍句;當“VP”表動態的行為義時,該格式能形成取舍句。因為漢語取舍句一般具備兩個基本條件:第一,取舍是一種動態的行為,而不能是靜態的結果、事物或事件等。第二,取舍行為與取舍主體的意愿具有一致性。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竟然/居然+VP”格式是否具備取舍句的兩個基本要求。

(一)“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結果義的情況

(1)誰也沒想到她竟然有這么多底牌。

(2)負責聯絡的次長居然是位女士。

在上述句子中,“竟然”和“居然”后面的“VP”部分表達的都是一種靜態的結果義,同時“VP”在形式上以“有”和“是”字作為標記。由于謂語部分“VP”表達的不是取舍行為,因此,該類“竟然/居然+VP”格式不能形成取舍句。

(二)“竟然/居然+VP”格式表達行為義的情況

(1)這項工程,她竟然要自己拿下來。

(2)我居然隨著舞樂聲開始跳舞。

在上述句子中,“竟然”和“居然”后面的“VP”部分表達的都是一種行為義,同時,這些行為都是行為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的。那么我們認為:這類格式能形成取舍句,不過形成的取舍句與一般的取舍句不同。

一般取舍句中的“VP”所表達的取舍行為是指:取舍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取舍兩項進行的抉擇。而該類“竟然/居然+VP”格式中的“VP”所表達的行為并不是行為主體真正的抉擇,而是從其他主體的意料來看是一種取舍行為,因此,相對于一般取舍句,這類取舍句我們稱為相對取舍句或準取舍句。

如: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于1949年竟然宣判他無罪。

在這個句子中,從某些人的意料來看,“國防部審判戰犯軍事法庭”作為主體對取舍兩項進行了取舍,“宣判他無罪”則可看成選定項,而舍棄項一般就是某些人的意料。所以“竟然/居然+VP”格式形成的取舍句雖然不是真正的取舍句,但從其他主體的意料來看,該類格式也可形成取舍句。另外,該格式中的“VP”可看成為選定項,而舍棄項一般就是其他主體的意料。

三、“竟然/居然”類取舍句與一般取舍句的區別

這里的一般取舍句指常見的幾類取舍句,如“寧可/與其”類取舍句等。

(一)取舍句的性質問題

對于常見的幾類取舍句,取舍主體都以肯定自己的取舍而反駁他人的取舍作為其語用目的,而且這種反駁的程度越強,主體的取舍方式在主觀性上就越強。同時,取舍方式的主觀性越強,那么該類取舍句的取舍行為越遠離公眾標準。

我們按照上面的思路看“竟然/居然”類取舍句的情況。通過分析,我們發現:“竟然/居然”類取舍句沒有特殊的語用目的,該類取舍句所表的取舍行為只是與某些人的意料相背離,而與某些人的取舍則無必然的關系。如:

(1)我們準備去北京,沒想到她竟然也來北京了。

(2)我們準備去北京,沒想到她竟然沒有來北京。

以上兩個句子,取舍主體—“她”的取舍與“我們”的意料相背離,但句(1)中的取舍行為與我們的取舍一致,而句(2)中的取舍行為卻與我們的取舍相背。

另外,由于該類取舍句所表的取舍行為只是與某些人的意料相背離,因此,該類取舍句所表的取舍行為與公眾的取舍也無必然的關系,或者接近公眾的取舍,或者遠離公眾的取舍。如:

(3)經過教育,他竟然也學會關心別人了。

(4)經過教育,他竟然還不懂人情世故。

在上述兩個句子中,取舍主體—“他”的取舍與“某些人”的意料相背離,但句(3)中的取舍行為與公眾的取舍相接近,而句(4)中的取舍行為卻遠離公眾的取舍。

由此可見,前面討論過的幾類取舍句有特定的語用目的,同時取舍行為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相反,“竟然/居然”類取舍句卻無特定的語用目的,同時取舍行為缺乏規律性。

(二)取舍句的界定問題

我們知道常見的幾類取舍句,表達的語義為:取舍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取舍兩項進行的抉擇。而“竟然/居然+VP”格式所表達的行為并不是行為主體真正的抉擇,而是從其他主體的意料來看是一種取舍行為。具體來說,該格式中的“VP”可看成為選定項,而舍棄項一般就是其他主體的意料。因此,相對于一般取舍句,這類取舍句我們可以稱為相對取舍句或準取舍句。

如果用原型范疇理論來分析,總體而言,在取舍句中,前面討論過的幾類取舍句可看成典型成員,而“竟然/居然”類取舍句則可視為邊界成員。從小范圍來講,在前面討論過的幾類取舍句中,“與其/寧可”類取舍句式可看成典型成員,而其他的取舍句則可視為邊界成員。

參考文獻:

[1] 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作者簡介:王子越(1992—),女,山西呂梁人,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方向為漢語國際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