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梁河傣族的傳統葫蘆絲音樂

2017-07-31 09:12呂雋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傣族傳統

摘 要:梁河傣族的葫蘆絲音樂,不論是外形還是音色、音域都展現了傣族“柔美”的文化特點。本文主要介紹梁河傣族傳統葫蘆絲音樂的歷史沿革、發展脈絡,并對其形制、演奏技法以及與梁河地方文化的關系進行闡釋。

關鍵詞:梁河;傣族;傳統;葫蘆絲音樂

一、梁河傣族傳統葫蘆絲概述

1.歷史文化淵源。葫蘆屬藤本植物,在我國西南民族文化中卻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彝族民間長詩《梅葛》中說:漢、傣、彝、傈僳都是來自一個葫蘆里的親兄弟,拉祜族的民間長詩《牡帕密帕》認為:各民族都是天神厄莎用葫蘆孕育出來的。 德宏州梁河縣傣族地區自古代就盛產葫蘆和竹子,傣族將葫蘆與竹子相結合,形成了今天的葫蘆絲樂器。同時,在不斷使用中賦予它很多美好的民間傳說和民族文化內涵。傣族認為“葫蘆象征了女性、竹子象征著男性,美妙音符就是他們的孩子”。葫蘆絲是一個完美的整體,飽含著“夫妻和睦恩愛,家庭生活幸福美滿”的含義。

2.名稱由來和起源考證。葫蘆絲最早不稱此名,在我身許多民族中都有其身影,故而有多種稱謂,德宏傣語稱為“篳朗道”,德昂語稱為“篳格寶”,阿昌語稱為“拍勒翁”。 隨著近現代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強,葫蘆絲在民間多稱為“葫蘆蕭”或者“葫蘆笙”。在《德宏采風報告》中提到:1953年,省文工團的藝術家來德宏地區采風,發現了葫蘆蕭樂器,當地傣族的漢語發音不準,將“蕭”誤讀為“絲”而有現在的名稱。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與哈尼族的“蘆笙”相區別。經過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多數人認為前者更接近事實。

葫蘆絲在梁河傣族地區的流傳歷史很悠久,但并沒詳細的史料記載,所以它起源的具體時間便無從考證。從現有傳承人口中一般也只能收集到一些祖輩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故事。但在梁河勐養鎮曾出土過葫蘆形的孔雀翎紋的土罐,說明葫蘆在勐養先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符號。明代《百夷傳》中稱當時的德宏傣族已經有吹奏“蘆笙”的歌舞樂表演,說明在明代早期,梁河可能就已經產生了葫蘆絲樂器。另《梁河縣地史志》115頁載:清道光十四年,芒東鎮有一個“章畢村”,譯為漢語就是“擅長制作和吹奏葫蘆絲的村子?!?/p>

3.傳承。今天,德宏州梁河縣勐養鄉、芒東鄉等傣族聚居鄉鎮還傳承著葫蘆絲制作和演奏技藝,絕大部分屬于自然傳承。葫蘆絲的制作,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它的主要師承關系均以家族或家庭為主,代代相傳。因此,除了家傳之外,其他熱愛葫蘆絲的人,就要尋師學藝。幾十年來德宏州先后涌現出了:“馮紹興、哏德全、龔全國、龔家銘、莫安榮、杜德光、錢有周等一大批蜚聲全國的演奏大師及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二、梁河傣族傳統葫蘆絲的形制及演奏技法

1.傳統葫蘆絲的形制。葫蘆絲的整體結構是由一個葫蘆和三根發音竹管組成,基本由葫蘆、吹口、主管、附管(最早的葫蘆絲沒有附管)、簧片五個部分組成,兩根附管的加入增強了葫蘆絲音樂的表現力?!爸饕艄苷嬗辛鶄€音孔,正面上端有一個音孔為第七按音孔,下端有一個泛音孔(出音孔)和兩個栓繩孔。主音管頂端裝有簧片接入葫蘆之中?!?其尾端裝有軟塞。

2.傳統葫蘆絲的演奏技法。傳統的演奏技法可分為八種:傳統指法、氣息運用、滑音、單吐、顫音、波音、疊音、打音。其指法:“全按主音管為5(sol)、由下往上開啟一孔為6(la)、開啟三孔為1(do)、再往上依次開啟各孔為2(re)、3(mi)、4(fa)、5(sol)、6(la)”。 呼吸方法與別的民族管樂基本一致,一般來說有三種呼吸方法,第一種是胸式呼吸,第二種是腹式呼吸,第三種是胸腹式呼吸。在音色上有滑音,或是用手指逐漸開合音孔配合氣息,產生與人說話相似的音色效果。而吐音則是傳統葫蘆絲演奏中較為常見的演奏技巧,可分為單吐、雙吐和三吐,單吐又有短吐和連吐的區分。此外還有顫音、波音、疊音、打音等技法。

3.傳統葫蘆絲音樂的曲調。音樂曲調有“山歌調”和“古調”兩種。山歌調比較隨意,是即景抒情的一種演奏方式,無固定的曲調或演奏要求。古調可分為“喊班陶”調和“幸篳班陶”調。前者不但可以演奏也可用來演唱,具有長音豐富、旋律悠揚,抑揚頓挫和調式多樣的特點,內容、旋律可以按照所處的環境及個人感情的抒發而產生十分大的變化;“幸篳班陶”調只能使用傣族的葫蘆絲演奏,其音色纏綿、凄婉和哀怨。

三、梁河傣族傳統葫蘆絲音樂文化與地方文化的關系

1.與地域文化的關系。梁河傣族葫蘆絲具有濃郁的地方民族色彩。早期的葫蘆絲音樂文化,以族群文化和地域文化為主要的特點。首先,在葫蘆絲制作方面,傣族地區生產的竹子和葫蘆為葫蘆絲的制作提供了物質條件。葫蘆絲在演奏中的發音略帶鼻音,發音輕柔、飄逸,同傣族古代文化遺存、民族文化形態、社會風俗、生產生活方式都有緊密的聯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傣族的孔雀舞,使用葫蘆絲音樂作為伴奏,葫蘆絲音質柔美,能夠表現孔雀舞舞姿靈動的美感,在無形當中與舞蹈完美的結合起來,賦予孔雀舞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同時,舞蹈也使得葫蘆絲在梁河傣族地區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其次,傣族語言色彩與葫蘆絲的音色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追求本民族音樂色彩的時候,天然的選取了與自己的語言音調相近的音樂形式。

2.與民族音樂文化的關系。梁河傣族的傳統葫蘆絲音樂文化與傣族音樂文化有著緊密的關系。傣族人民喜愛歌唱,更喜愛葫蘆絲,它如天籟般的音質獨具傣族音樂的特色。這種音質與傣族民歌十分匹配,傣族群眾經常隨身攜帶葫蘆絲,隨時隨地都能演奏民歌,或為歌唱伴奏。

傣族傳統葫蘆絲音樂在傣族音樂中占據了重要地位,歸納起來原因有三:其一,葫蘆絲音樂展現了傣族音樂文化的特色。傣族音樂主要的特色是柔曼、婉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葫蘆絲獨特的音色完全表現出了傣族音樂的文化內涵。其二,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無論是傣族歌舞音樂中還是在傣劇表演中人們都能發現葫蘆絲的蹤跡。其三,傣族葫蘆絲音樂的發展表現了傣族音樂文化的發展特點及發展趨勢。獨具特色的傣族葫蘆絲音樂交織成了色彩絢爛如傣家織錦般的德宏傣族的魅力民族音樂畫卷,展現了傣族群眾對生活的美好憧憬,是當前傣族音樂藝術發展的主流。

3.與民俗文化的關系。在傣族眾多的民俗節日里,都有葫蘆絲的身影,在這些民俗活動中傣族群眾都會自發的表演葫蘆絲音樂,音樂內容豐富而富于變化,形式、格調卻基本不變。同時,在眾多的集體性活動如嫁娶生育,起房建屋,賧佛儀式及逢年過節等活動時,往往會邀請民間歌手來演唱。一人演唱,一人伴奏,通常會用到葫蘆絲、西玎等樂器進行伴奏,其曲調與語言緊密相結合,說唱節奏韻味深長。葫蘆絲作為傣族民俗活動的主要伴奏樂器往往與唱腔聲部形成支聲復調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葫蘆絲與傣族的民俗文化是緊密相結合的。

參考文獻:

[1]伍國棟.民族音樂學概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31.

[2]王家富.為傣族樂器葫蘆笙正名[J].民族音樂,2008(2):51.

[3]徐輝斌.葫蘆絲初探[J].民族音樂,2009(5):43.

[4]張云.葫蘆絲王哏德全[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1):34.

[5]劉鳳山.葫蘆絲 巴烏演奏教程[M]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45.

[6]宛煜.淺談葫蘆絲演奏[J].文藝評論,2010(5):28.

作者簡介:呂雋(1974-),女,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方向:云南邊疆民族歷史教育。

猜你喜歡
傣族傳統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亞歲送鞋的傳統
金平傣族多重信仰文化探析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傣劇與德宏傣族的文化記憶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構樹與傣族傳統造紙的保護和開發
“竹”的傳統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