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中等發達地區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選擇

2017-07-31 10:27宮傳智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教育現代化

宮傳智

摘 要:根據我國中等發達地區經濟和教育的整體發展概況,本文從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努力實現緊隨經濟全球化浪潮,深化基本教育目標,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推進農村教育現代化,開啟“云上學習”等方面,系統地探討了該區域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選擇和推進策略。

關鍵詞:中等發達地區;教育現代化;區域教育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的發展關乎一個國家長足發展的動力,更是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基石。對于我國而言最能體現國家整體的經濟水平和教育概況的應該是中等發達地區了。我國目前的中等發達地區主要包括有: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市區。作為發達的東部地區和欠發達的西部地區的連接點,中等發達地區具有典型性的案例。隨著經濟全球化大浪潮的到來,中國也要“乘風破浪”勇往直前,中等發達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是必然,相應的教育的改革和創新也要跟上經濟的步伐。

一、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努力實現緊隨經濟全球化浪潮,深化基本教育目標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整個的產業鏈和產業結構已經在轉變,各類產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斷調整變化,相應的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增長幅度也發生了改變。即由昔日的數量型轉變為質量型和創新型進入到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新階段。經濟的發展與教育的密切性越來越強,相應需要的各行各業的高素質、強技能的人才也越來越多。因此教育結構的提升和教育的現代化也迫在眉睫。從地理位置上看大多數中等發達省份主要分布在我國中部地區根據國際通行的現代化標準來判斷中等發達地區現代化程度和歷史階段,大體上代表著全國總體的平均水平。所以中等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方式,產業鏈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總體上是和全國平均水平一致的,中等發達地區的教育現代程度也影響著全國的總體程度。中等發達地區的人口數量決定了中等發達地區的教育群體是十分龐大的,這樣一個群體的整體素質對于整個地區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力。所以若不能發展好中等發達地區的教育,不僅不能解決整體大幅度提升我國勞動者文化素質的問題,也不能很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旺盛的個人教育需求,勢必給和諧社會發展帶來不安定因素。區域教育現代化始終要貫徹 “以改革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解決好人才供給和市場經濟需求之間的矛盾。做到:打破地域限制,整合重組現有資源;對于九年義務階段的教育絕不能放松;對于中職教育要給予資源傾斜,大力培養實用型技術類人才;對于“千軍萬馬”參加高考的學生則更加注重全面發展整體培養,從而為多元化經濟培養多元化人才。

二、深化農村教育綜合改革推進農村教育現代化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同樣的,農村教育也是教育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農村經濟要想進一步發展,需要在現有的生產制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實行規?;?、集約化、專業化和市場化的社會大生產,同時也不能忽視農業發展對技術創新的需求,要從源頭開始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農業產業。創新型農業就需要創新型人才,需要高素質的新農民,這樣才能強有力的參與市場競爭甚至是國際競爭,這一點對教育發展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需要培養出適合新農業的人才來,根據未來農村發展新的走向定向培養,中等發達地區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深化,人才的培養方式也要不斷調整。

1.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

雖然都是農村,但不同的村莊有不同的特色產業,我們的教育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各個地區的特色產業或者是支柱產業為各個地方培養輸送不同的人才。尤其是各類實用型技術人才諸如“獸醫、科技推廣人員、醫療衛生人員、能工巧匠等等一系列人才的培養。對這些人才專門開班培訓,定期交流經驗。

2.全面打通“信息高速路”

一提起農村的發展總離不開“要想富先修路”這個思想,同樣的,在我國的中等發達地區的農村也要修路,只不過是“信息高速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在農村一股“電商”之風悄然興起,農民再也不擔心自己的東西賣不出去或者沒人知道了。所以在我國的中等發達地區的農村應該大力推廣電商的發展。這首先要培養一批熟悉互聯網操作的人才,其次要將物流運輸路線打通。這樣才能更好推動新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三、走出地域限制,開啟“云上學習”新時代

中國的地理分為三梯隊,經濟發展水平也是,這就導致了教育資源的不平等。東部發達地區教育資源雄厚、師資量力優質,中部地區次之,西部更次之。對此中部發達地區要想發展現代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就必須打破瓶頸走出去,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此提供了契機。

1.建立區域內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

建立從省級到市級再到區縣的全面教育教學信息網絡工程,做到教育資源“全網通”,同時能夠同步更新數據并向各級學生、老師、家長免費開放。以此來打破整個中等發達地區內的教育資源限制,做到地區內均衡發展。

2.跨區域構建網絡,借鑒學習不斷發展

地域的限制難以打破但網絡卻是暢通無阻的。東部地區教育現代化水平高、信息暢通,中部發達地區就可以和東部地區合作,通過互聯網給本地區的學生更優質的學習資源,開啟在“云端”學習的時代。為此需要做到:

(1)在區域內推廣電子課本和電子課堂,做到力所能及、物盡其用。

(2)全面普及信息技術,提高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數量和質量,引導學生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避免誤入歧途。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等發達地區的教育現代化關乎全國教育行業的發展乃至于國家經濟的發展,所以中等發達地區的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選擇和發展發展方向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葉平.我國中等發達地區教育現代化的戰略選擇[J]. 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 3(3):51-57.

[2]楊華云. 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策略探析[J]. 河北教育:綜合版, 2014(4).

[3]陳小婭.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J].中國科技產業,2015(06):32.

[4]陳琳,陳耀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路徑探析[J].教育研究, 2013(11):114-118.

猜你喜歡
教育現代化
創新留學生培養方式,提高留學生教育品質
打造有品位的區域教育
江蘇基礎教育現代化面臨的新任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