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教學中師生語言互動策略

2017-07-31 13:31李東升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互動策略小學科學

李東升

摘 要:作為小學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師生互動,通過恰當、合理,并帶有引導性的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科學;師生語言;互動策略

語言是人類表達思想,進行信息交流的工具,尤其是在小學教學課堂,教學用語的重要性更加不可忽視。合理的教學用語,不僅能夠促進課堂信息交流互動,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特點,以及認知規律等,合理運用教學語言,進行師生互動,以此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注意課堂師生交流的互動性,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為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也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為學生講解科學理論知識之前,教師的導入內容不必過于繁瑣,要求精簡。要用干練的語言將準確的意義進行傳達,既能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慮,又可以及時將需要研究的問題引出。教師應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通過善意的引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的相關知識,可以以實驗的方式開展。教師要事先準備好幾種不同的材料,比如:小石塊、泡沫塊、回形針、帶蓋的空瓶等。然后,教師將這些東西分別放在裝有一定高度水的透明桶中,讓學生觀察這些物體的沉浮狀況。隨后,教師詢問學生這樣一個問題,物體的沉浮與本身的大小、輕重和材料是否有關?為進一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借此機會給學生制造問題沖突,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是否體積較大的物體就容易漂浮,而體積較小的則容易下沉?學生通過對記錄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進而判斷教師提出的問題是否正確,然后完成問題的探究任務。

二、教師應提高語言的準確性,確保課堂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

學生在課堂的學習時間有限,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為學生講解更多的科學知識,則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考驗。教師應及時抓住問題的重點,精煉語言,確保所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更直接的思考,而不是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教師要做到語言精煉、詞語使用準確,避免學生產生理解歧義的狀況。

比如:為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科學內容,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述蘇教版四年級下冊《擺》的相關內容之前,首先,教師用多媒體出示各種各樣的座鐘、擺鐘并突出鐘擺。講述:“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鐘上來回擺動的裝置——擺?!边M一步問:“擺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請同學們在下面討論!”在學生們充分討論后提出研究假設,教師即時將學生觀點板書。提出假設過程中,有的學生受認知水平或者表達能力的影響,經常只能說出粗脈絡,這時就需要教師給予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耐心引導他們思考到底有什么樣的關系,當情況改變又會怎樣。這樣,將學生的思維向深入、規范?!芭俑鶈柕住?、“堅持不懈”才能發現科學秘密

三、師生之間進行互動,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

教師為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確保學生以發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并讓學生具有質疑的態度。由于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科學探究性,因此無法當場就解決所有的問題,所以,學生就可以利用課后時間完成對問題的思考和探究任務,適當利用網絡查詢資料,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和途徑。

對學生給出的答案,教師應以尊重的態度進行評價,并客觀的給出評價結果。教師給出的評價內容應具有一定的導向性。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指出部分學生存在的問題,并可以面向全體學生給出解決方案。由于教師需要講解的知識內容為科學知識,因此,要做到語言的精煉,詞語的嚴謹,才能避免對學生造成誤導。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上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空氣中有什么》這一課,在做利用白醋和小蘇答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實驗時,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觀察二者的顏色,并嘗試聞一聞他們的氣味。然后,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完成實驗過程,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因為實驗過程十分有趣,所以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生也要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并做好總結、分析工作。最后,教師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價。雖然有些學生給出的答案存在方向性錯誤,還有學生給出的回答內容不夠完整,此時,教師應以尊重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再不打消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適當鼓勵學生的總結行為,并以委婉的語氣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教師鼓勵學生用最簡單的語言回答問題,并應摒棄華麗辭藻的描述,讓答案變得更加簡單。正是教師這種表揚和激勵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學生才愿意更主動完成問題結果的探究任務,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學知識的學習課程當中。

四、師生互動交流語言應具備導向性,引領學生的思維方向

教師語言應該準確、周密、科學而中肯,也要多鼓勵,使學生看到成功,看到希望。大多數的科學探究課堂學生的表現是很活躍的,但是如果遇到比較難的問題,學生有了零星的想法,但又不敢表達的情況經常發生,“你的眼神告訴我你已經有想法了,拿出來和人家分享一下吧”,通過這樣的引導性、鼓勵性的語言,實現語言互動,在互動交流中,教師不要吝音贊美表揚的語言,學會用有激勵性的句子,最好讓學生知道到底好在哪里,如“你的發言非常有條理!而且聲音也很洪亮?!薄澳愫屠蠋熛氲揭粔K去了,我也很好奇這個問題!”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思維會更加活躍,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更好。

五、結語

總之,小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思維發展還不夠完善,理解能力也有所局限,這就需要教師去充分借助科學知識,去開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理解能力等。為了能夠充分挖掘科學學科的價值,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思維,教師應該提出一些具有引導性、啟發性的問題,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讓學生獨立去發現和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文主要是以師生語言互動為例進行了幾點研究,希望能夠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顧潔.用激情點燃課堂[J].學子(理論版).2017(08).

[2]宋峰.創新理念下的小學科學教具制作[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7(03).

猜你喜歡
互動策略小學科學
以“問”發展小學生科學學習能力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策略管窺
小學語文教學的互動策略
“心”的實踐,新的收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