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對策研究

2017-07-31 20:50張吉成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興趣對策

張吉成

摘 要: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下,作為教育初級階段,對于新時期小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科學教學中,在傳授學科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能夠養成良好的探究意識,提升教學成效,對于學生未來學習和發展影響深遠。本文就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展開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小學科學;興趣;對策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基礎階段,有助于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養成良好的科學素養,開發學生智力,提升學習水平。學習興趣是學生長久學習的動力支持,同時也是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挖掘學生潛能和價值,為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加強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研究,有助于推動教學創新,推動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創設平等的教學環境,建立密切的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教育者,同時也是學生在校期間直接的接觸人員,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好奇心較重,學生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到學生的素質養成。教師只有帶著微笑進入課堂,才能帶給學生溫暖,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這樣,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可以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在傳統教學中,主要是以教師為課堂主體,教師在講臺上,通過黑板和教材進行講解,將知識強制性灌輸給學生,學生主動性不足,學習興趣偏低。也正是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師生之間無形中形成了一道屏障,師生關系不平等,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教師無法了解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興趣和個性化學習需要。如果教師能夠以平等的姿態與學生進行交流,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可以有效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促使課堂更加和諧,有效開展后續教學活動。師生之間建立密切的溝通關系,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科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自然也將有效提升,更加積極的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

2.傾聽學生的發言,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從現代教育理論角度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否得到有效發揮,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和支持。尤其是在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角色轉變成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發言和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耐心的傾聽每位學生的發言和提出的問題,即便學生的發言存在錯誤,或是表述不完整,也不要隨意打斷學生的發言,讓學生將內心的所見所感表現出來。如果教師能夠以微笑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莫大的激勵和安慰。只有學會傾聽學生的發言,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提升教師的修養和素質,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小學科學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應該注重課堂氣氛的調動,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如果學生對教師感到興趣,那么將會對學科產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同學生聊天和交流,講解和了解科學知識,為學生答疑解惑。

二、挖掘教材內容,提升審美感受

小學科學教材中內容較為豐富,其中涉及內容較為多樣,可以將五光十色的植物世界呈現在學生面前,感受生機勃勃的動物世界,了解生物和環境之間的結構美、生態美和形態美,從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審美體驗,激發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夠對科學學習產生興趣。教育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教學素材圖片和視頻圖像播放給學生,促使學生可以更加生動、形象的了解到科學知識,尤其是將大自然畫面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時,將學生帶入情境中,感受景物的美麗。

不同生物的形態結構不同,同樣的展現出來的美感也是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鳥有翅膀可以在天空中飛翔,馬可以在陸地上奔跑,雨可以憑借鰭在水中自由翱翔,分布在不同的區域,為大自然裝點亮色,帶給人更加賞心悅目的感受。故此,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小學科學教材重農的內容,促使學生可以深刻的感受教材中的美,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和欣賞美的能力,促使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科學能力。

三、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

學生在學習中,對于標本、模型和電影興趣較為濃厚,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結合科學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需要,借助多媒體技術有針對性組織教學活動開展,優化教學過程,促使教學活動可以有序開展。諸如,在《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講解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實驗小組,并且在每個試驗臺上放一個發芽的馬鈴薯,同學們一起進入實驗室,一眼就看到了發芽的馬鈴薯,開始激烈的討論馬鈴薯上為什么有芽,由此聯想一下還有哪些植物可以不用種子即可繁殖。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投入到學習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科學學習興趣

小學科學教學中,結合學科的特點,有針對性設置問題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諸如,在講解《怎樣移動重物》中,提出,為什么阿基米德說給他一個支點,他能撬起來整個地球?這種說法對嗎?通過巧妙的設置懸念,引導學生探究和分析,可以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學生在獲得足夠的學習興趣基礎上,對于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科學教學中,由于學科特性,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學生個性化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提升教學成效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創新能力和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武玲. 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蘭云.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策略[J]. 教育教學論壇,2013,11(07):77-78.

[3]譚姣. 淺談小學乒乓球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方式[J]. 才智,2014,23(31):97.

[4]趙力偉. 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和保持[J]. 學周刊,2016,21(30):246-247.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興趣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