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

2017-07-31 09:02劉洋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鍵詞:實驗平臺教學模式

劉洋

摘 要:計算機網絡教學包括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必不可少而且教學難度較大。本文對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了如何對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將實驗內容分為驗證型實驗,綜合型實驗,設計型實驗,制訂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然后采用自底向上的實驗教學模式;最后搭建了新型化的網絡實驗平臺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實驗內容;教學模式;實驗平臺;計算機網絡實驗

一、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存在的若干問題

1.實驗過程內容單一

計算機網絡實驗主要是講授理論知識和簡單驗證,內容容易實現,實驗課程課時較少,導致學生不重視實驗。違背了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踐性很強的教學宗旨。此外,有些學校設置的實驗內容多年未變,實驗內容陳舊單調因而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網絡的實際操作技能,滿足不了社會對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實驗教學受課時的限制,只能開展一部分基礎驗證型實驗,不能涵蓋課程包含的重要原理,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健全,無法開展綜合型、設計型的實驗項目,培養學生創新型思維受到限制。

2.教學模式落后

計算機網絡課程主要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結合。理論性較強、知識面較寬,具有應用廣泛、實用性強等特點。作為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是一門公認的較難授課的課程,特別是隨著網絡協議不斷升級、新技術不斷涌現,計算機網絡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難度進一步的加大。各高校都在積極探索網絡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改進方法,盡管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從近年的效果來看仍未取得更多的標桿性新成果和新方法。不過是側重點不同,終究是擺脫不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工學結合”老套的“舊三結合”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不適合新時代的需要,沒有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計算機網絡實驗內容的改革

我們構建多層次的實驗內容,包括基礎驗證型,綜合型和設計型三種類型的實驗項目。讓學生掌握該門課程的理論基礎知識可以通過基礎驗證型實驗完成,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基礎技能。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可以通過綜合型實驗完成,加強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設計型實驗由授課老師按照教學大綱設定綜合性強、接近實際應用的實驗教學內容,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分組實驗,老師在實驗前基于理論指導,在實驗中給予相應的輔助,讓學生自己真正的設計網絡拓撲結構,設置網絡地址協議,建立網絡框架結構,實現網絡安全協議,具體的實驗要求通過實驗室的軟硬件環境構建完成,讓學生充分理解網絡框架結構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

三、創新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模式

應用型本科院?;径疾捎弥x希仁編著的教材《計算機網絡》,該教材第一版到第六版采用“自底向上”的模式,即基于OSI參考模型,由底層(物理層)向高層(應用層)逐層講解。該教學模式的特征在于強調通信原理,注重計算機網絡底下三層的具體實現技術,注重讓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發展過程。因此,在此基礎上的計算機網絡實驗課程的內容設置,從底層的基礎實驗作為起點較為符合原理課程的需求。第一次實驗內容建議以增強學生的興趣為主,例如網線制作與網絡連接實驗,鼓勵學生嘗試自己動手制作網線進行電腦間的連接。實驗雖然簡單,但卻非常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引導學生了解計算機網絡發展過程。第二次實驗基于原理課程講解數據鏈路層的知識,重點在于理解數據鏈路層的MAC幀的概念。建議實驗內容以計算機網絡的中間設備(比如網橋、中繼器)以及MAC幀的概念為主,例如通過雙絞線把多臺電腦與交換機相連。使學生了解到數據幀進行總線廣播,使星型上所有的終端都可以接收到數據幀;也可以通過網絡中間設備進行轉發,使互連的多臺電腦可以接收到數據幀。當講解的原理課程進入到網絡層知識時,即可顯示協議分析的重要性。第三次實驗可以使用協議分析器分析數據包捕獲、IP報頭分析為主,將復雜與抽象的網絡協議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強調網絡協議在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第四次實驗設置建議用協議分析器捕獲HTTP協議,分析其中的TCP三次握手的連接過程,以及四次握手的釋放過程,幫助學生理解TCP協議與UDP協議二者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第五次實驗內容重點分析應用層的協議,例如 通過Socket的基本知識與某種高級語言結合,去實現某個經常使用的應用軟件或命令,比如實現Ping、Tracert等命令。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如何用程序實現Ping命令的運行過程,尤其是實現Ping請求與應答報文,進一步加深理解網絡通信的具體實現流程。通過以上描述的每一層的實驗內容設置,可以較好地指導學生從底層開始,讓學生逐步了解 網絡的體系結構與協議特性,體會網絡的基本知識與工作原理,使實驗課程和原理課程的教學模式達到良好效果。

四、搭建高效的網絡實驗平臺

高效的實驗平臺是提高實驗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的前提。統一的管理控制平臺應該包括以下硬件,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等設備,按照要求進行多種網絡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驗要求設置網絡架構結構,使學生根據實驗大綱配置不同的網絡實驗。每個學??梢愿鶕拘G闆r,開展分組實驗,每個實驗平臺由若干名學生組成,每個實驗平臺都可以使用一組設備,學生在同一時間分別完成相同實驗內容。

五、結語

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顯著特點就是知識點不停的更新,在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互聯網人才的需求量很大。為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求,對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進行改革必不可少。過去網絡實驗教學模式以實驗驗證性為主,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要求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應從多種途徑進行相應的改革,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進行分層次的培養,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 付雪峰, 劉有珠, 徐文飛,等. 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探討[J]. 南昌工程學院學報, 2008, 27(2):59-61.

[2] 徐守志, 覃穎, 張紅衛. 創新型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體系研究[J]. 計算機教育, 2009(13):182-184.

[3] 余宏, 胡曉蓉, 李德鑫. 高職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教學改革探究[J]. 現代計算機, 2016(9):41-43.

猜你喜歡
實驗平臺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策略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