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稅收促進自貿區創新經濟發展研究
——以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為視角

2017-08-07 07:14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地方稅務局課題組
國際稅收 2017年7期
關鍵詞:稅收收入天府優惠政策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地方稅務局課題組

稅收促進自貿區創新經濟發展研究
——以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為視角

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地方稅務局課題組

設立自由貿易區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舉措,其核心是營造一個符合國際慣例、對國內外市場投資都有競爭力的國際商業環境。自中國(上海)自貿區開始,我國先后設立了三批自貿區,為接軌國際、改革創新、促進經濟發展作出示范與引領作用?,F將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與福建平潭自貿區、廣州南沙自貿區、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地方稅收發展規律,提出稅收促進創新經濟發展的合理建議。

新理念 稅收 自貿區

創新型經濟,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要求的具體體現。它將創新作為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將創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作為著力點,以知識和人才為依托,以創新產業為標志。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其中,創新發展作為首要的基本理念,對實現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帶動性作用。同時,五大發展理念進一步強調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創新與國家發展的前途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

一、四川自貿區的基本情況

2016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四川省新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力爭使其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示范作用。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成都天府新區片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川南臨港片區,總面積119.99平方公里,其中成都天府新區片區共90.32平方公里,包含以科學城為中心的天府新區片區、高新綜合保稅區和雙流空港保稅物流中心三個功能板塊。按區域布局劃分,其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業、高新技術、臨空經濟、口岸服務等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性航空樞紐,打造西部地區門戶城市開放高地。

設立四川自貿區,關鍵是要試驗,不斷解放思想,以更廣闊的視野、更高的境界,去啃改革這塊“硬骨頭”。稅務部門要清晰地認識到,與經濟特區相比,自貿區不應再是一個稅收優惠、權力下放的“政策洼地”,而應該是稅收改革的“試驗田”。要大膽探索,勇于嘗試,不斷突破條條框框,通過轉變部門職能、創新管理服務體制機制,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企業的辦稅成本,不斷優化納稅服務的方式和手段,以改革激發企業活力、促進經濟結構深入調整,努力將四川自貿區打造成為先進制度、簡政放權、便民服務、高端人才的“價值高地”。

二、國內自貿區稅收差異比較

自中國(上海)自貿區開始,我國先后設立了三批自貿區,為接軌國際、改革創新、促進經濟發展作出示范與引領作用?,F將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與福建平潭自貿區、廣州南沙自貿區、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稅收發展情況對比分析如下:

(一)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待遇不同

從時間來看,作為第二批設立的自貿區,福建平潭自貿區與廣州南沙自貿區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分別享有大量的稅收優惠政策;而第三批掛牌的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和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國家給予的特殊稅收優惠政策較少(見表1)。

表1 四個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對比

(二)稅收環境不同

在自貿區建設過程中,各地稅務部門依托“新區+自貿區”的疊加優勢,不斷創新服務舉措,助力企業減負降本,取得了積極成效。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雖然在全省率先施行了一些創新納稅服務舉措,但是更傾向于國地稅合作方向,相較其他自貿區,在減少管理審批層級、網上審批備案、繳稅方式多元等方面創新改革仍有不足。(見表2)

(三)區域稅收及發展情況不同①本部分的數據均來自于各自貿區地方政府、國稅局、地稅局網站。

1.福建平潭自貿區。2015年稅收收入22.22億元,同比增長20.89%;2016年稅收收入31.98億元,同比增長43.92%。該區大力培育新興業態,積極扶持發展傳統產業,同時依靠地理優勢,著眼發展臺資企業。2016年新增企業5 235家,注冊資本2 286億元,在冊外籍專家300多名。

2.廣州南沙自貿區。2015年稅收收入186.47億元,同比下降2.46%;2016年稅收收入207.94億元,同比增長11.51%。該區作為對外開放的樞紐,是國際化的航運、金融、貿易中心,截至2016年,已吸引70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投資項目,98家總部型企業入駐,新增企業1.42萬家,新增注冊資本1 590.5億元,外籍專家近3 000名。

3.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2015年稅收收入182.75億元,同比增長22.19%;2016年稅收收入211.60億元,同比增長15.79%。該區是內陸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0%;同時也是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以金融業為代表的新興業態發展迅速,占GDP比重12%以上,擁有在冊外籍專家1 500多名。

4.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以下簡稱天府新區片區)。2015年稅收收入42.78億元,同比增長11.38%;2016年稅收收入54.52億元,同比增長27.44%。該區2014年10月才獲批成為國家級新區,起步時間短,2016年擁有世界500強企業不到10家;由政府打造的11個創新創業載體,已投入運營的創新孵化中心4個,在孵企業149家。該區力爭在2017年累計引入新興金融企業150家,管理基金規模達200億元。

從稅收收入的總量來看,天府新區片區與福建平潭自貿區相差不大,與廣州南沙自貿區和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相差甚遠。從稅收增幅來看,增幅高于廣州南沙自貿區和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低于福建平潭自貿區。

從產業結構來看,天府新區片區稅收收入主要來源于房地產業和建筑業,2016年在總稅收收入中的占比高達79.07%;金融業企業36家,稅收占比僅為2.38%。。反觀其他地區,如福建平潭自貿區,房地產業、建筑業稅收占比40%;金融業發展良好,2016年金融和類金融企業落地995家,稅收占比達26%。

與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相比,天府新區片區經濟發展主要靠投資拉動,其中又以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工業投資占比小。2016年工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億元,僅占區域生產總值的6.73% 。而重慶自貿區兩江新區片區利用五年時間,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三大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優勢產業集群逐步成型,2015年三大產業產值達3 811億元。

從稅種結構來看,2016年天府新區片區增值稅和營業稅合計23.91億元,占稅收收入的43.86%;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合計13.50億元,占稅收收入的24.76%。廣州南沙自貿區增值稅和營業稅合計97.32億元,占稅收收入的46.80%;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合計 84.1億元,占稅收收入的40.44%。無論是與經濟增速密切相關的增值稅和營業稅,還是與企業效益、個人收入關聯度高的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比較,該區發展均與南沙自貿區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

表2 涉稅創新項目統計表

三、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創新經濟發展存在的稅收問題

從社會和經濟層面看,天府新區片區創新經濟發展存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缺乏創新型龍頭企業,融資難等問題,其中需要稅務部門著力研究和解決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稅收政策層面

1.從稅收政策制定角度看,優惠政策的普及面有限。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關于鼓勵創新的優惠政策尚未形成一個完整體系,已有的政策多集中于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方面的優惠較少;此外,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前提是企業有盈利,對于剛起步可能出現虧損的創新型企業,不具有適用性。

2.從稅收政策執行角度看,加速折舊政策受歡迎程度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實質只是遞延納稅,繳稅總量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且該方法客觀上加大了企業核算的工作量,對于會計人員的要求較高,降低了企業享受此項優惠政策的意愿。

3.從稅種優惠政策角度看,企業所得稅政策對于創新型企業的限制比較多,個人所得稅對創新型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根據現行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實際發生的廣告費、業務宣傳費,超過營業收入一定比例后不予稅前列支,這可能導致企業部分正常發生的費用無法在稅前扣除。此外,目前鼓勵創新的優惠政策大多覆蓋企業層面,對于高端人才的個人收入,缺乏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

(二)稅收環境層面

1.上級稅務部門放權不足。相比于其他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稅務部門稅收管理權限較小,較大地限制了區域內稅務管理方面的創新。以廣州南沙自貿區為例,廣東省地稅局賦予其充分權限,下放部分省級稅收管理權限,如稅收減免、延期申報、創建稅務網站等,極大便利了自貿區稅務工作①《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關于支持南沙自貿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粵地稅發[2015]100號)。

2.稅務部門“大數據”應用不足。一方面表現為涉稅信息共享程度不高,主要是信息共享不通暢、不及時、不全面等。另一方面表現為涉稅數據應用水平不高,主要是紙質資料傳遞。以天府新區片區房產交易稅款征收為例,稅務部門無法直接查詢房產交易在房管部門的備案信息,需要納稅人到房管部門查詢后,將結果交由稅務部門,容易導致納稅人“多頭跑”。

3.稅務部門納稅服務創新不足。與其他自貿區相比,天府新區片區稅務部門在創新服務項目數量和質量上均存在一定差距。例如稅款支付渠道相對單一,主要是通過網銀、銀聯POS機方式支付;“互聯網+”背景下,全國多地創新支付方式,已通過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方式實現了稅款快捷支付。

4.國際稅務研究不足。作為內陸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涉外人員較少、業務相對單一。在國際稅務人才方面也比較緊缺,對國際稅收包括稅收協定與納稅服務等方面研究深度不夠,對“走出去”“引進來”稅收協定的執行能力相對薄弱。

四、稅收促進四川自貿區天府新區片區創新經濟發展建議與對策

自貿區改革的重心是制度創新、思想創新。對標其他自貿區的建設發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應是天府新區片區建設的重點。

(一)用足用活現有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與創新經濟發展有很強的關聯性。通過深入研究全國各個自貿區的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從加速引進創新人才、提高資本有效運用、提升科研成果轉化、降低物流成本等創新要素的四個方面著手,用足用好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天府新區片區創新經濟發展。

1.落實高技術人才稅收優惠政策,加速人才引進。一方面,切實落實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以及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股權獎勵的個人所得稅稅收遞延優惠政策,允許納稅人自行確定分期。另一方面,要及時實施財稅聯動,對高端人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適當補貼,降低個人稅負;在住房、孩子入學等方面予以優先照顧,確保留住人才。

2.落實金融業稅收優惠政策,提高資本運用效率。認真落實“對金融機構與小型、微型企業簽訂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的稅收優惠政策;參照執行天津、上海關于“將試驗區內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或金融租賃公司在試驗區內設立的項目子公司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將天府新區片區納入融資租賃出口退稅試點范圍,為鼓勵區內金融租賃企業搶占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添勢蓄能。

3.落實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稅收優惠政策,提升科研成果轉化。進一步簡化高新技術企業辦稅流程,做好政策宣傳輔導,落實好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外包領域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研發活動中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政策等一批重點稅收優惠政策,切實提高高新技術成果產出與轉化速率,讓創新型納稅人稅收優惠應享盡享,引導企業做大做強。

4.落實物流運輸業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物流成本。結合“一帶一路”、“走出去”等發展戰略,進一步完善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加大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服務免征增值稅的政策宣傳和落實力度,不斷完善物流服務體系功能。

(二)創新模式改善稅收環境

1.簡政放權。將天府新區片區稅務部門作為全省試點地區,省局充分放權,賦予其部分省級、市級稅收管理權限,減少部分稅收管理審批層級。建立自貿區稅務部門與省、市局直接溝通聯系渠道,獲得高效、快速的業務指導。

2.稅收征管創新。強化征管系統融合,由“一人一機雙系統”向“一人一機單系統”轉變;開通銀聯POS機“一機通刷”,采用二維碼掃碼繳稅等方式,促進納稅人繳稅形式多元化;梳理綜合治稅成員部門權責清單,建立長效機制,構建與政務服務中心、國土房管局、住建局、公安局等業務部門的基礎數據庫,促進部門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3.納稅服務創新。在納稅服務上向全方位、全天候和全時段模式轉變,讓納稅人由“跑馬路”向“跑網路”轉變,多渠道、多層次實現涉稅查詢、納稅申報、稅款繳納、財務報表報送等事項辦理,不斷提升納稅服務質效。借鑒國際納稅服務先進理念,建立以納稅人為中心的納稅服務體系,尊重納稅人合法權利,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方式執行稅法,及時向納稅人解釋其權利義務、適用的投訴程序和救濟機制,充分保障納稅人知情權、保密權、稅收法律救濟權等基本權利;協助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加強稅收宣傳和政策輔導,與納稅人建立友好、信賴、協作的征納關系,提升納稅遵從度,降低征稅成本。

4.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戰略。以自貿區為出發點,開展國際稅收專題工作,深度研究并落實稅收協定,助力創新型企業“走出去”與“引進來”。協助創新型納稅人學習并掌握項目公司所在國稅收政策和稅收協定,避免“走出去”企業被雙重征稅;幫助其協調解決稅務爭議,與國際接軌。通過提升自貿區納稅服務水平,注重稅收協定執行成效,加大稅收協定稅收優惠內容宣傳的深度與廣度,讓“引進來”企業和個人充分享受稅收協定的稅收優惠,為自貿區注入“人才活水”。

課題組組長:張小強

課題組副組長:鄔啟春 湯 蘭

課題組成員:馮 丹 張雯倩 康妍苓 徐留成

責任編輯:王 平

A Study of Taxation Stimulating Economic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Free Trade Zone in Tianfu New Area under the New Concept Context

A Research Group of the Local Tax Bureau of Chengdu Management Committee, Tianfu New Area, Sichuan Province

Establishing the free trade zo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government to upgrade its economy with all strength. Its core is to create a business environment which accords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is competitive for domestic and overseas invest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China has established three batches of free trade zones, which has demonstrated and led in terms of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and boo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mpares Sichuan Free Trade Zone in Tianfu New Area with Fujian Pingtan Free Trade Zone, Guangzhou Nansha Free Trade and Free Trade Zone in Chongqing Liangjiang New Area, proposes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axation promoting innovat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law of local tax.

New concept Taxation Free trade zone

F810.42

A

2095-6126(2017)07-0074-05

猜你喜歡
稅收收入天府優惠政策
廣州市天河區天府路小學
空天之遠
深度探訪“天府家風館”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對企業會計核算的要求
China
貴州國稅收入首次過千億
各城市具體優惠政策
國務院明確已出臺稅收優惠按規定期限執行
夢想,從天府啟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