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得古韻,綻之四海

2017-08-08 23:38姚淑芹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6年12期
關鍵詞:功底藝術創作中國畫

姚淑芹

面對曹雕先生的作品,再回望其如此豐富的人生閱歷。這似乎解決了我此前不斷在思考的藝術創作與發展的前景問題。在其作品之間,突出表達了其完善的傳統藝術訓練水平,同時亦能看出其融匯古今,放懷世界的時代精神與藝術理念。

曹先生自幼習書,自唐楷入手,進而轉書“二王”。對于傳統書畫作品中的“意”“韻”“法”的理解皆獨到而又深遠。在傳統書畫藝術的學習道路上,曹先生訪遍名師,有秉承傳統的海派名家陸儼少先生,有中國古代書畫七人鑒定小組成員之一的謝稚柳先生,更有融匯中西用筆精妙的何家英先生。不同名師的多方指點使得曹先生能博采眾之所長,最終成就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藝術創作之路。

書畫創作自然是以“筆上功夫”為核心的實踐活動。然而,單純的創作實踐并不足以支撐一個藝術家的全部藝術創作。曹先生本人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后,同時亦在多所國內外高校任教。對社會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有著較高的學術威望。作為一個人文學科的研究型學者,曹雕先生本來便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而心理學領域的造詣又給曹先生的藝術創作增添了更佳濃厚的學術色彩與理論支持。

雖然曹先生的作品自2000年起便經常出現在各大拍賣行,并大都有著不錯的成交價,但事實上,曹先生本人并非是一個以鬻畫為生的職業畫家,對他而言,書畫藝術只是使自己的精神更加貼近自然與人文的一種方式罷了。事實上,唯有摒棄了被利益雕飾的創作觀念,才能創作出真正貼切藝術本心的藝術作品出來。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精神思維的具體表達,這種表達自然是同其所受到的藝術訓練、人文素養以及生活閱歷緊密相連。也就是說,藝術作品本身便是藝術家“神思”的客觀映像。當我們繼續考量藝術家的藝術創作時,便必然確信藝術家將自身精神融入了作品。而神思于此過程之中則成為精神層面上最主要的創作途徑。同樣的,觀眾在接受經過藝術家創作出的作品的時候,“神”與“思”同樣成為理解作品、獲得審美快感的主要接受途徑。為了獲得這種真正的“神思”,曹先生常言“創作不在彼岸,而在此岸。因為此岸才能凈化人的心靈,通過真善美的作品給人信心與希望,令生歡喜?!?/p>

曹先生的作品最大的特點便是其中所蘊含的濃厚的“古意”,但這種“古意”卻是基于其同樣擅長的油畫創作而來的。我們從其所繪的花烏作品之中能夠看到吳昌碩一路的海派面貌,山水則頗得陸儼少之真傳。除海派技法之外,亦不難看出其所秉持的宋元筆法與審美趣味,向下則博采徐渭、石濤、“八大”諸家之長。同時,以書入畫,兼用篆、隸、草書之筆意,雄健古拙,色酣墨飽。如此一來,傳統的影子便被深深地灌輸進了曹先生的作品之中,通過每一段線條、每一個色塊、每一處留白展現出來。這種扎根于傳統,強調“以形寫神、遷想妙得”的創作理念是曹雕先生繪畫一成不變的追求,同時也是中國畫最優秀的傳統之一。中國畫不僅要講“形”,更注重“神”,只有通過外在的形體把內在的神態表現出來才能算是好的中國畫。尤為特別的是,曹先生不但擁有深厚的傳統藝術功底,同時還有著令人驚嘆的直覺感悟與深厚的素描功底,他能夠在西方素描里發現傳統工筆畫所不具備的深入程度,以及工筆與素描,東方繪畫與西方繪畫的共性與個性,相融性與差異性,進而為實現自己的繪畫理想開啟一扇大門。曹雕先生將中國繪畫的優秀傳統與西方文化中對自己有利的優勢結合起來,豐富了當代中國畫的內涵,堪稱中西相融的典范。

廣博的功底與開放的視野是曹先生藝術成功的訣竅,也預祝曹先生的書畫創作能走的更遠,結出累累碩果。

(責任編輯:李克亮)

曹雕,1961年出生,湖北武漢市人,字鵬,留美博士后,畢業于哈佛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生導師、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客座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北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湖北書畫院理事、武漢市漢南區卓越書畫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書法家,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等。曹雕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國際、國家、省級、市級大獎。

猜你喜歡
功底藝術創作中國畫
《榜樣》:藝術創作的一次“出圈”表達
同舟共濟 共克時艱
淺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
馬路奇遇記
書畫名人匯
淺議漢語言文學功底對新聞寫作的作用
文化傳承離不開扎實深厚的“功底”
“余派”創造的成功經驗
張自啟中國畫——山水畫
我們班的“三國演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