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心安處是吾鄉

2017-08-09 10:38王兆美
校園英語·下旬 2017年8期
關鍵詞:艾麗絲移民家鄉

王兆美

【摘要】《布魯克林》是愛爾蘭著名作家科爾姆·托賓2009年發表的作品。小說秉承了托賓一貫的寫作手法,描述了愛爾蘭小鎮女孩艾麗絲在家鄉生活和工作不順心的情況下,通過姐姐羅絲的資助和神父弗拉德的幫助,艾麗絲移民美國,在布魯克林的生活和工作漸漸步入正軌時,因姐姐意外去世重返愛爾蘭小鎮的故事。本文主要分析艾麗絲移民美國的原因,以及重返家鄉后沐浴在親人和朋友的羨慕的目光中的艾麗絲是否去留的內心糾結及最終選擇。

【關鍵詞】科爾姆·托賓 艾麗絲 移民 家鄉

科爾姆·托賓(Colm Toibin,1955-)愛爾蘭當代著名作家,自1990年發表小說《南方》以來,托賓已出版六部長篇小說,兩部短篇小說集、一部中篇小說、兩個戲劇和多部游記、散文集。其中憑借《黑水燈塔船》(The Blackwater Lightship,1999)、《大師》(The Master,2004)《布魯克林》(Brooklyn,2009)三度入圍布克獎?!洞髱煛帆@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國際文學獎?!恫剪斂肆帧帆@得2010年科斯塔年度小說獎。身為愛爾蘭人,托賓的作品主要描寫愛爾蘭社會、移居他鄉者的生活、個人身份與性取向的探索與堅持等。托賓文筆優雅恬淡,內斂含蓄,被譽為“英語文學中的語言大師”?!恫剪斂肆帧愤@部小說是托賓在斯坦福大學任教時創作的,講述了土生土長的愛爾蘭小鎮女孩艾麗絲隨著愛爾蘭移民潮落腳紐約的故事。

艾麗絲和姐姐、媽媽生活在愛爾蘭小鎮恩尼斯科西,三個哥哥已經去英國打工。姐姐聰明善良,有固定工作,收入不菲,是家里的經濟支柱。每天剛下班就會有人來接她去打高爾夫球,是小鎮上高爾夫俱樂部之花,頗受媽媽的寵愛。而艾麗絲簿記課程剛剛結束,還沒有一份正式工作。小說第一章開頭幾段的描寫,尤其是在樓上起居室的窗前,艾麗絲看著挎著新皮包的姐姐羅絲,邁著輕快的步伐下班回家,襯托出姐妹倆人的差距。作為妹妹,艾麗絲不如姐姐優秀,社交處事更是不會。在與朋友南希參加舞會時,她也不善于表現自己,更不會引起男孩子們的注意了。她的第一份兼職也是在姐姐的推薦下,到雜貨鋪凱莉小姐的店里工作。凱莉小姐的壞脾氣小鎮有名,她店里的員工沒有一個不害怕的。她挑剔、古怪,說話刻薄,喜歡打聽事。盡管如此,艾麗絲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坝锌偙葲]有好,畢竟,目前她就是什么工作都沒有?!蹦赣H和姐姐會很高興她有份工作了。

這份工作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榮耀。每天天不亮就出門,艾麗絲在凱莉小姐的苛刻要求下工作如履薄冰,沒有自信。她渴望能夠像姐姐羅絲一樣,自信、優秀,受到母親的寵愛。羅絲非常疼愛艾麗絲,看出了她的不快樂,明白在小鎮上艾麗絲是沒有出路的。于是在神父弗拉德的幫助下,姐姐資助艾麗絲移民美國。盡管她離家前忐忑不安,戀戀不舍,為了能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艾麗絲踏上了開往美國的客輪。愛爾蘭人海外移民大潮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災荒之后,第二次是戰后,第三次則發生在1980年代。艾麗絲這次移民是三次移民大潮中的第二波,當時的愛爾蘭正經受著經濟保護政策所帶來的毀滅性災難,擺脫這場苦難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對于愛爾蘭年輕人來說,去國外打工或移民是最佳選擇。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愛爾蘭人到海外謀生仍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

初到美國,“身在異鄉為異客”自不必說,還要忍受無法言說的思鄉之情。每一次讀羅絲的來信,艾麗絲都會涕淚交加。孤獨、寂寞導致艾麗絲在布魯克林的工作也不順利,一度受到主管的責問。幸而神父弗拉德再次幫助艾麗絲進入布魯克林大學初級會計課的夜班學習,讓繁忙沖淡她的鄉愁,讓知識填補內心的空缺。在每周五的舞會上,艾麗絲認識了意大利移民的兒子托尼,他善良、幽默,家庭成員眾多,可以說有一個堅實的家庭后盾。艾麗絲漸漸愛上了托尼,接受了托尼的邀請去他家吃飯。為了避免出丑,艾麗絲特意請同宿舍的女孩教她如何優雅地吃意大利面。

陷入熱戀的艾麗絲在布魯克林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順心,“她開始發現,周遭的一切是這般美麗,樹上的葉子,街上的人,玩耍的孩童,房子里的燈光。她不得不克制自己的笑容,以免街上的人以為她瘋了?!本驮诎惤z感覺自己已經融入布魯克林這個城市的時候,她收到家里的來信,得知姐姐羅絲去世的噩耗。傷痛再一次襲來。沒有片刻猶豫,艾麗絲決定回國。走之前,在托尼的堅持下,他們兩人注冊結婚,成為了法律上的夫妻?;氐綈蹱柼m的艾麗絲給家鄉帶去了一股新氣息,周邊的人開始對她刮目相看,都在以一種羨慕和欣賞的眼光看待她。她內心的自信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一個人不會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回到故鄉的艾麗絲再也不是之前的那個她了。

以前相對冷漠的母親開始依賴艾麗絲,曾經讓艾麗絲羨慕的朋友南希在艾麗絲面前變得不自信了,艾麗絲一直暗戀的磨坊老板的兒子吉姆·法瑞爾開始注意到她,并希望和她進一步交往。從布魯克林回到愛爾蘭的艾麗絲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一直以姐姐羅絲為榜樣的艾麗絲終于可以像姐姐一樣優秀,坦然接受周邊人羨慕的目光,甚至連過路人都很欣賞她。有天清晨,艾麗絲穿著連衣裙,戴著墨鏡走在街上,迎面走來一對老夫婦。老婦人看到艾麗絲,內心極其羨慕地說到,我喜歡她的風格。重回愛爾蘭的艾麗絲,為家鄉帶去一股清流。因為在布魯克林取得初級會計資格證,姐姐單位的老板也極其恭敬地請她處理財務工作。艾麗絲再也不是那個受人訓斥的女孩了。如同魚兒游在水里,重返家鄉的艾麗絲如沐春風。

如果能夠選擇舒適安逸,那沒人喜歡艱難困苦。艾麗絲也是如此。布魯克林的艱難,艾麗絲不想再次嘗試。那里的人和事,艾麗絲也想漸漸淡忘。托尼接二連三郵寄的信艾麗絲拆都沒拆,直接放在抽屜里。艾麗絲內心的天平已經傾向家鄉,同時她也在糾結,臨行前與托尼注冊結婚使她始終與吉姆保持著一段距離。這是她自己的秘密,她自信在家鄉沒人知道。

有一天雜貨店的女孩,她以前的同事告訴她,凱利小姐請她去一趟。再次與以前的老板相見,艾麗絲昂首挺胸,絲毫不見往日的怯懦。但是凱利小姐毫不留情地揭露她已婚事實的時候,艾麗絲猶如被當頭一棒。布魯克林注冊處遇見的愛爾蘭人竟然是凱利小姐的親戚。艾麗絲幡然醒悟,家鄉沒有變,家鄉的人仍舊那么刻薄勢利。留在家鄉的她要時刻應對這些市井中人。布魯克林的生活雖然艱難,但是內心坦蕩,沒有這些繁雜小事。內心的天平重新擺正。她做出了最后的選擇,回到美國、回到自己的丈夫身邊。親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扎根在異鄉,異鄉便為家鄉。丈夫是和自己組建家庭的人,長島那片廣闊的土地才是她未來真正的家之所在。一個人的心安放在自己的家里才真正安心。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哪里便是家鄉,此心安處是吾鄉。

參考文獻:

[1]科爾姆·托賓專輯[J].書城,2013(5).

[2](愛爾蘭)科爾姆·托賓.柏櫟,譯.布魯克林[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3]張濟春.漂泊中的追夢人——以精神分析理論解讀《布魯克林》中的成長主題[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6(10):82-84.

[4](美國)萊斯利·科芬.藝馨,譯.影片《布魯克林》導演約翰克勞利訪談[J].世界電影,2016(4):181-185.

[5]張劍.真實與虛構.讀科爾姆·托賓的新作《布魯克林》[J].外國文學動態,2010(4):4-6.

猜你喜歡
艾麗絲移民家鄉
燕南飛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
夏天的家鄉
家鄉美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