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吃“伏羊”,爽!

2017-08-10 09:23章國榮
神州民俗 2017年7期
關鍵詞:辣油彭祖羊湯

文/章國榮

天下美食

盛夏吃“伏羊”,爽!

文/章國榮

羊,人類最重要的肉食來源之一。

從食療的角度來說,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不過,在江蘇西北部的徐州,

卻有著與眾不同的盛夏入伏吃“伏羊”的傳統。每年入伏第一天,徐州人便開始吃羊肉、喝羊湯、烤羊串……現在這個風俗,更向周邊地區漫延,

徐州附近的上海、山東、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省市也紛紛效仿。食客們在伏天圍在一起,大啖羊肉。

“彭城”本擅烹羊

徐州地處江蘇西北部,古稱“彭城”,而彭城的得名,與“吃”這個主題也很有關系。相傳堯舜時期的廚師始祖彭鏗善治美食,善于養生,聞聽堯帝生病,進獻雉羹使帝康復,后受封于大彭氏國(即今徐州),“彭城”地名由此而來。彭鏗善烹調,重養生,壽高八百,無疾而終,后人尊稱他為彭祖。彭鏗最擅長烹制羊羹和雉羹,其制法流傳至今。所以,徐州有吃羊肉的悠久歷史和深厚底蘊,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那么,“伏羊節”又是如何產生的了?

所謂“伏羊”,指的是入伏以后的羊肉,徐州民間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稘h書·楊惲傳》記載:“田家作苦,歲時伏臘,亨羊炰羔,斗酒自勞?!狈斐匝蛉?,也蘊藏著祖國醫學“冬病夏治”的食療原理,冬天因受風寒而出現的腰膝寒酸疼痛、腹部冷痛,肺經受寒以及產后宮冷而引起的疾病,在伏天吃羊肉進行食療是最佳時節,對減輕或治愈這些疾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另外夏日氣候炎熱,人們因經常吃冷飲等寒涼食品,而使得濕氣邪毒蘊結在體內,在吃羊肉時以熱制熱,出一身大汗,排汗排毒,將冬春之毒、濕氣驅除,是以食為療的大創舉,人體也就倍感舒服。

六月六,新麥饃饃熬羊肉

“伏羊節”這個名稱從2002年開始采用,最早的時候,吃伏羊叫嘗新節,又叫“姑姑節”。因為當地有民謠:“六月六,接姑姑,新麥饃饃熬羊肉?!贝怂自醋源呵飼x國宰相狐偃向女婿、女兒認錯的故事。

狐偃原先狂妄自大,漠視民生,同為僚屬的親家趙衰被其氣死,其婿趙盾就想在六月六狐偃生日這天刺殺之,妻子不忍,偷偷回娘家告知父親,狐偃正好從外放糧歸來,目睹因自己過失給老百姓造成的災難,正在自責之中,女兒的報信讓狐偃幡然醒悟,于是在六月六生日這天把女兒、女婿都帶回家,宰羊設宴,在席上,狐偃向女婿趙盾認錯,翁婿傾心長談,重歸于好。以后每年逢六月六都請女兒、女婿回家,蒸新麥面饃,熬羊肉熱情款待,翁婿之間相互交流。后來這一做法在民間廣為仿效,六月六正好是新麥登場,羊羔肥壯之時,鄉間這一時間也不是農忙季節,又正逢年中,帶女兒、女婿回家暢敘親情,補養身體,民間吃羊肉這一風俗也就沿襲至今。

羊肉泡饃

為了擴大吃伏羊的影響,2002年徐州將傳統的六月六嘗新節改為“伏羊節”。 伏羊節從每年農歷初伏之日開始,經過中伏,至末伏結束,連續一個月。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初伏從夏至日后第三個庚日開始,是真正暑天的開始,固定為10天。中伏從夏至后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前一天,也叫二伏。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稱秋老虎,末伏早晚較涼快,白天陽光依然劇烈。在這個一年中最熱的時段里,徐州各個酒店、餐廳以及專門的羊肉館、燒烤攤、排擋等處吃羊肉、喝羊湯的人紛至沓來,人們稱之為“吃伏羊”。

伏天啜羊直呼“爽”

吃伏羊最豪氣的是坐在路邊攤頭的大棚下光著膀子吃羊肉喝羊湯,沒有空調,沒有服務員,在這簡陋的棚戶下,是那種最接地氣的吃法。人們坐在長條凳上,就著木方桌,端起乳白色的羊肉湯,大口吃肉,大碗喝湯,一會兒的功夫,頭頂上就出現了密密匝匝的汗珠,揮起毛巾揩去汗珠那真是一個“爽”字。

賣伏羊的攤檔一般早晨六點鐘就坐滿了客人,來晚了就要等位了。羊販天還沒亮就到集市支鍋生火,將宰殺好的羊肉泡水,然后剁成大塊放入開水鍋中淖水,再用清水洗凈浮沫,這樣的羊肉煨湯就沒有腥膻味了。將處理好的羊肉放入大鍋中加入蔥段、姜片、料酒,倒入清水,水要一次性加足,中途不得加水,然后大火燒至濃白,再轉小火慢燉,羊肉在鍋中“咕嚕,咕?!钡陌緹踔?,羊肉的鮮香味在空氣中氤氳,讓人急欲一嘗為快。

燉制伏羊各家的手法不盡相同,有熬制湯汁乳白,吃的是羊肉的本味;有加入一些中成藥一起熬制,增加滋補的功效;還有的是帶醬油一起燜制的,主要是吃羊肉的鮮美醇厚。但不管怎么制作都必須要經過泡水、淖水、清水的處理,這樣制作好的羊肉才沒有膻腥味,熬制的羊湯不渾濁。制作伏羊一般都是選用徐州地區所產的青山羊為主,這種羊肉質纖維細,入口細嫩,羊肉比較緊,經得起熬燉,而徐州人又喜歡大火燉羊肉,因此傳統的青山羊羊肉最適合徐州人吃的口味,深受市民的喜愛。

吃伏羊還需要羊辣油、香菜、胡椒粉、香醋、火燒等輔助料,羊辣油可以說是羊肉湯之魂,羊辣油簡稱羊油,人們習慣在羊肉館里大聲的喊:“老板,多放點羊油”。店家立即回應,羊肉湯裝碗后,挖上一大勺羊油,有的店家干脆就每桌上放上一小碗,只要你不怕辣,讓客人盡情享用。羊辣油選用羊板油切碎,然后下鍋用小火熬制出潔白的羊油,再加菜油、辣椒碎下鍋一起熬制,色澤紅潤,香辣味撲鼻。熬制羊油一定要用小火,火太急熬出的辣油有焦糊味,味道就不純正了。滾燙的羊肉湯盛入碗中,往湯中加入一小勺桔紅色的羊油,羊油溶化成一坨一坨的紅色的油花,香辣味也就一并飄出,再加上翠綠的香菜花釋放出的清香,胡椒粉的辛香,讓鼻尖舌尖盡情品味伏羊的精髓。

“羊肉湯泡火燒”是吃伏羊的最佳搭檔,將剛出爐色澤焦黃,外皮酥脆的火燒用手撕開,泡到羊肉湯里,迅速地帶著薄薄的辣椒油夾出來,外皮依然酥脆,里面卻是吸飽了羊肉湯,香味濃郁一點都不油膩。年紀大牙口不好的客人待火燒完全泡軟,用筷子夾起,吃在嘴里松軟中帶著羊肉的鮮香。

現在夏日吃伏羊不僅僅局限于羊肉湯,已涉及到以羊肉為主的各類美味,在伏羊節上可以品嘗到羊肉羹、烤全羊、燒全羊、羊肉串、羊肉火鍋、地鍋羊肉、烤羊排、清湯羊頭、羊蝎子、風味鹵羊頭、羊三寶、手抓羊肉、鹽焗羊腿、干鍋羊雜、羊肉生煎包、羊肉蓋澆面、蒜蓉拌羊肉等許多羊肉美饌以及“全羊宴”。各種精心烹制的羊肉將全國各地的老饕和游客們吸引來徐州,在大酒店內大快朵頤。不過,最原始正宗的吃伏羊,還是要像徐州人民一樣,座在大棚下,拿著大碗啜著羊湯嚼著羊肉,待一碗連湯帶肉的伏羊吃完,渾身已經是大汗淋漓,然心滿意足地離開,這種幸福,隨手可得。

吃伏羊小知識

是否人人都適合“吃伏羊”?

中醫有在“三伏天”進行“冬病夏治”的傳統,吃伏羊屬于“三伏補”的一種,如果人體體質里有固有寒氣,三伏天吃羊肉散寒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吃伏羊”并非人人適合。熱性體質、容易上火、身體容易發“癰疽疔癤”的人,別隨意嘗試。另外,即使適合食用“吃伏羊”也要控制一定的量。

歷史文化

徐州地處江蘇省西北部,為蘇、魯、皖三省交界處,交通發達。因為彭祖建城之故,有大量的彭祖有關的景點,如彭祖廟,彭祖園,彭祖樓,彭祖井,彭祖墓等。同時,徐州又是漢高祖劉邦的出生地和西楚霸王項羽定都之地,故稱兩漢文化發源地,有沛縣漢城,漢皇祖陵等景區。

徐州菜系

徐州菜系號稱是中國烹飪文化的源頭,徐州菜特點是制作考究,風味獨特,自成體系,幾乎每一道菜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前文中提到彭祖還擅長烹制雉羹(野雞湯),故徐州除了羊肉,各種雞禽類菜肴也很值得一試,各位食家在徐州大可放懷一嘗。

猜你喜歡
辣油彭祖羊湯
Xuzhou Mutton Soup徐州羊湯
家鄉的羊湯
彭祖的故事
一城青山半城湖 一方水土一方人
地道家鄉味
傳承彭祖養生之道 造?,F代人——另有首創速勃絕招
關于龍蝦的幻覺
金陵美食之辣油小餛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