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式視角下“X+N指人”詞法模式的原型梯度及類比特征

2017-08-15 00:43李加斌全
海外華文教育 2017年11期
關鍵詞:詞法意指指人

李加 斌全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中國北京100083)

構式視角下“X+N指人”詞法模式的原型梯度及類比特征

李加 斌全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中國北京100083)

本文基于構式理論,考察了當代漢語中的“X+N指人”詞法模式。研究發現“X+N指人”詞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原型梯度現象。原型性的降低在形式上表現為“X”的詞性或音節數偏離模型,在語義上表現為構式義的引申或變異。另外,根據類比方式的差異,“X+N指人”詞法模式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基于語義類聚關系類比造詞,另一種基于語境信息凸顯度類比造詞。前者的構式義較為具體,“N指人”對“X”的作用力較大,而后者的構式義較為抽象,“N指人”對“X”的作用力較小。

構式;“X+N指人”;原型梯度;類比;詞法模式

一、引 言

“X+N指人”詞法模式指以不定語素為前位構詞成分,以固定指人語素為后位構詞成分進行組配造詞的詞語框架,如“X族、X男、X哥、X客、X黨、X奴、X女、X姐、X帝、X團、X迷、X友、X霸、X盲、X蟲、X二代”等。該類詞法模式具有很強的“新生類推潛能”[1](王洪君、富麗,2005),能夠根據需要大量創造新詞,其獨特的構造機制引起了學界廣泛關注。從上世紀90年代的“X族”算起,“X+N指人”詞法模式已經經歷了二十余年的發展,期間不斷涌現新的結構。有些能產性一直很強,如“X族”;有些能產性則較弱,如“X友”;還有些能產性具有爆發性,短期內大量類比造詞,如“X哥”。以往研究大多將其中的“N指人”視為一個新生類詞綴,著眼于其語義特征的演變過程,卻很少注意到“X”“N指人”和整個結構之間的關系??疾彀l現,大量“X+N指人”詞語的語義無法從構成成分“X”和“N指人”的獨立語義得到完全預測,如“草食男”表示“具有草食性動物某些特征的男性,他們對愛情采取被動的態度,溫和,缺乏激情”[2],從“草食”與“男”各自的獨立語義無法完全預測出整體語義?;谏鲜鎏卣?本文擬從構式視角分析當代漢語“X+N指人”詞法模式,探討其在類比造詞過程中出現的原型擴展現象及類比特征。

我們以2006年-2015年《漢語新詞語》所收錄的“X+N指人”式詞語為考察對象,其中包括“X族”346例、“X女”68例、“X哥”65例、“X客”71例、“X男”55例、“X奴”39例、“X二代”41例,共685條“X+N指人”語例,分析其成分與結構之間的形式、語義關系。

二、“X+N指人”詞法模式的原型梯度

構式理論認為語言任何層級的單位均可被視為構式,包括語素、詞、短語、句子等。(Goldberg,1995)“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方面不能從其組成部分或其他已經存在的構式中得到完全預測,就應該被看作是一個構式。此外,即使有些語言格式可以得到完全預測,只要它們的出現頻率很高,這些格式仍然會被語言使用者存儲為構式?!?Goldberg,2006:5)也就是說,構式理論強調從形式和意義兩個層面對現象進行分析。

考察各類“X+N指人”詞法模式,我們發現構式在形式和意義上的細微差異會致使詞法模式形成一種原型現象,即每一種詞法模式都具有若干子類,其中一種子類包含的構式數量最多,屬于原型子類,而其他子類則因形式和意義差距的大小不同而形成原型梯度。詞法模式的造詞機制為詞語類比,即以一個詞語為模型,對其進行有規則的模仿,如以“白領”為模型,類比產生“藍領”。通常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構式會成為類比的模型,與之在形式(包括“X”的詞性與音節數)和構式義上相同的構式具有最高的原型性。反之,形式偏離模型、構式義引申或變異的構式原型程度較低,原型程度越低,詞語數量也越少。前人研究多集中于描寫“X”的形式和“N指人”的語義特征,但未注意到不同形義特征的構式代表著原型程度不一的詞法模式類型。因此,我們結合具體詞法模式,根據構式在形式和構式義上的特征,對其進行原型梯度的劃分。

(一)“X奴”

X奴:車奴、房奴、墓奴、婚奴、病奴、娃奴

“車、房、墓、婚、病、娃”分別為“奴”的生活困擾源。使用頻率較高的“X奴”為“房奴”,意指“因購房養房而承受巨大經濟壓力的人”?!癤奴”詞法模式的原型構式義為“生活被X困擾的人”。根據構式的形義差異可將“X奴”的原型梯度做如下劃分:

1.原型性最高的“X奴”在形式上表現為[[X]N單奴][3],如“債奴、房奴、車奴、藥奴、節奴、墓奴、菜奴”,構式義上凸顯“X”帶來的經濟負擔;

2.原型性較高的“X奴”在形式上表現為[[X]V雙奴],如“租房奴”,意指“買不起房子,靠租房生活并受房租之累的人”,“X”的音節數與詞性均偏離了原型,但構式義仍凸顯“X”帶來的經濟負擔;

3.原型性較低的“X奴”在形式上表現為[[X]V單奴],如“考奴”,縮略語素“考”語義還原后為“考試”,意指“因過度重視考試或不斷參加各種考試而承受巨大壓力的人”,雖然形式上僅“X”的詞性偏離了原型,但是構式義從經濟域引申到了精神域,凸顯“X”在量上的過度而帶來的精神負擔;

4.原型性最低的“X奴”在形式上表現為[[X]N雙/多奴],如“知識產權奴”,意指“沒有自主的知識產權而在生產或貿易中受制于人的一方”,不但“X”的音節數偏離了原型,而且構式義發生了較大了偏離,凸顯缺少“X”而帶來的被動結果。

(二)“X二代”

X二代:富二代、農二代、官二代、民二代、臺二代、貧二代

“富、農、官、民、臺、貧”分別為“富翁、農民、官員、平民、臺商、貧民”的縮略語素,表示“二代”父輩的社會身份。使用頻率較高的“X二代”為“富二代”,意指“富翁的子女”?!癤二代”詞法模式的原型構式義為“X的子女”。根據構式的形式和語義差異可知,“X二代”在類比過程中構式義發生了變異,產生了表“父輩是X,自己也是X的人”的構式義。根據構式的形義差異可將“X二代”的原型梯度做如下劃分:

1.原型的“X二代”在形式上表現為[[X]N單二代],其中“X”表父輩的社會身份,如“官二代、權二代、企二代”中的“官、權、企”分別表示父輩“官員、當權者、企業家”的身份。

2.原型性較低的“X二代”在形式上表現為[[X]V/A單二代],“X”雖為動語素或形語素,但其語義還原后的詞語均為指人名詞,如“笑二代”的“笑”還原后為“笑星”,“富二代”的“富”還原后為“富翁”?!癤”在語義上指向詞外成分“父輩”。

3.原型性的進一步降低導致該詞法模式產生變異用法,變異的“X二代”在形式上與表原型的“X二代”相同,但是“X”在語義上同時指向詞內成分“二代”和詞外成分“父輩”。如“導二代”指“父輩是導演,自己也是導演的人”,其中“導”既指向父輩,也指向自己。構式義的變異致使該詞法模式變成多義詞法模式,如“團二代”既可以表示“藝術團團員的子女”,也可以表示“父輩是藝術團團員,自己也是藝術團團員的人”。

(三)“X族”

X族:炫食族、洋漂族、留守族、哈洋族、窮游族、出海族

“X”為“族”的行為或特征,使用頻率較高的“X族”為上班族,意指“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需按時上下班的人”,“X族”的構式義為“具有某種共同行為表現的一類人”,“X族”為“X+N指人”中出現時間較早的一個構式,上世紀90年代就已有學者進行過研究討論?!冬F代漢語詞典》(第6版)也已將該構式義作為“族”的新義項進行收錄。根據對語料的觀察,我們發現該詞法模式雖產生于90年代,但在當前的語言生活中仍有很強的能產性。另外,“X客”“X男”“X女”“X哥”等其他幾個構式在形式與構式義上均與“X族”相似,數量最多的“X族”基本涵蓋了這幾個詞法模式的形義特征,因此,我們以該詞法模式為例,分析其形義特征,再將其他幾個的特殊之處做補充分析。根據構式的形義差異可將“X族”的原型梯度做如下劃分:

1.原型性最高的“X族”在形式上表現為[[X]V雙族],“X”在結構上為“VO式”動賓關系,整體表現為[VO族],“族”為“V”的施事,“O”為“V”的受事,如“上班族、打工族、追星族”,構式的語義可大致表述為“X的人”,如“上班族”大致意指“上班的人”,“打工族”大致意指“打工的人”,“追星族”大致意指“追星的人”。

2.原型性較高的“X族”在形式上雖然也表現為[[X]V雙族],但是“X”是兩個縮略語素的組配,縮略語素所還原的是一種現象,如“懶婚族”意指“有很好的職業,經濟收入較高,生活條件優越,但懶得結婚的人”,“陪拼族”意指“陪伴女士瘋狂購物、血拼的人”。相較于原型的[VO族]而言,該類構式由于縮略的信息過多而降低了語義的可預測度,通常需要借助語境的支持才能準確表義。

3.原型性較低的“X族”在形式上表現為[[X]V/N單/雙族],其中“X”存在隱喻、轉喻、諧音、據形構義等現象。

隱喻、轉喻現象:“蟻族”意指“高智商、低收入,像螞蟻一樣弱小,不被關注,但卻勤勤懇懇工作、過著簡單聚居生活的大學畢業生”,“鼠族”意指“靠租住地下室生活的城市低收入者”,其中“蟻”和“鼠”分別為“族”的隱喻對象,這類人在生活方式上與螞蟻或老鼠具有相似性,均聚居生活?!凹尥胱濉币庵浮耙恍南爰藿o公務員的女性,在她們眼中公務員的職位是金飯碗”,該詞是在“‘碗’喻指‘穩定工作’”的基礎上經歷“‘碗’轉指‘有碗的人’”的轉喻,是隱喻與轉喻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隱喻基于社會文化生成,轉喻基于動語素“嫁”對搭配成分語義的[+有生性]要求。

諧音現象:“咸魚族”意指“職場上缺乏理想和職業規劃而安于現狀的人”,其中“咸魚”與“閑余”諧音;“海豚族”意指“在物價上漲前大量購買商品囤積以節省開支的人”,其中“海豚”與“海囤”諧音。

據形構義現象:“仌族”意指“承受各種壓力、經常加班,并為店鋪排名、訂單排期而苦惱的電商賣家”,“仌”根據字形“人上有人”以示競爭的壓力;“円族”意指“喜歡宅在家里進行網購的人”,“円”根據字形似鼠標,以示點擊鼠標購物,相似的如“孨族”。

4.原型性最低的“X族”在形式上表現為[[X]N/A/V雙/多族],“X”或在音節數或詞性上偏離原型形式,或在詞義上對整詞詞義提示作用很小,如“職業撞車族”意指“利用別人在駕車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制造交通事故,向對方或保險公司索賠的人”。在音節數與詞性上均與原型構式相異,且“職業”與“撞車”對整詞的詞義貢獻很小,相似的還有“3·3·30族、職業敲族”等。還有些構式的“X”為外語詞形式或音譯形式,外語詞形式如“CC族”意指“反對物欲享受,追求心靈健康,希望以自身價值創造新的文化生活方式的人”,“CC”是“cultural creative”(文化創造)的縮略形式,對整詞的詞義貢獻也很小,同類的還有“NONO族、BMW族、NINI族、wifi族”等;音譯形式如“飛特族”意指“工作不穩定或工作時間比較自由、靈活的年輕人”,“飛特”是“Freeter”的音譯詞,同類的還有“海蒂族、辣奢族”等。

(四)“X客”“X男”“X女”“X哥”

X客:換客、掘客、拼客、群租客、畢???、代秒客

X男:草莓男、鳳凰男、37度男、夾心男、剩男、宅男

X女:干物女、孔雀女、面包女、肉食女、清湯掛面女、剩女

X哥:犀利哥、擺攤哥、撐傘哥、笑臉哥、誠實哥、油條哥

“X客”的原型構式在形式上表現為[[X]V單客],其中“客”為“X”的施事,受事不在詞內,由語境提供,在構式義上表現為“熱衷于做某事的人”,如“換客”意指“熱衷于以物易物的人”,“拼客”意指“熱衷于合伙消費的人”。原型性的降低表現為構式形式演變為[[X]V/N雙客],構式義泛化為“具有某種共同行為表現的一類人”,如“群租客”表示“共同租住一間或一套房子的承租人”。

“X男”與“X女”的原型構式在形式上表現為[[X]A單男/女],在構式義上表現為“某類型的男子/女子”,如“剩男”意指“過了適婚年齡卻未能解決婚戀問題的男性”,“熟女”意指“成熟而有魅力的女子”。這兩個詞法模式與其他詞法模式的不同之處在于詞法模式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X”含隱喻或轉喻的構式,如“鳳凰男”意指“從農村出來的高學歷、有才干的男子,多指其中娶了城里妻子,但因為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在愛情、婚姻、家庭等諸多方面遇到問題的男人”,其中“鳳凰”從“地上”到“枝頭”與男子從“農村”到“城市”形成相似關系;“清湯掛面女”意指“像清湯掛面一樣素淡,不過分追求時尚、安于平常生活的女性”,其中“個體生活的平淡”與“清湯掛面的素淡”具有隱喻關系;“奶瓶男”意指“心理發育不成熟,成年后仍然依賴家人的男性”,“奶瓶”轉喻“未斷奶行為”,該行為表現出的“生理不成熟”隱喻個體的“心理不成熟”,整詞由轉喻與隱喻綜合而來。

“X哥”的原型構式在形式上表現為[[X]A雙哥],在構式義上表現為“具有某一特殊行為的男子”。[[X]V/A雙哥]型構式的語義可大致表述為“X的男子”,如“撐傘哥”大致意指“撐傘的男子”,“誠實哥”大致意指“誠實的男子”。[[X]N雙哥]型構式的語義可大致表述為“VX的男子”其中動詞“V”不在詞內,由語境提供,“哥”和“X”分別為“V”的施事與受事,如“雞蛋哥”大致意指“賣雞蛋的男子”、“油條哥”大致意指“賣油條的男子”。

綜上所述,詞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都會因形式和意義的細微變化而發生原型性的偏離,從而形成原型梯度現象。原型性的差異表現在形式和意義兩個層面,形式上的偏離主要為不定成分的詞性與音節數,通常對原型程度的降低影響較小,而構式義的偏離則會對原型程度的降低產生較大影響,甚至形成同形異義的新詞法模式。

三、“X+N指人”詞法模式的類比特征

通過對“X+N指人”詞法模式原型梯度的分析可知,雖然“X”形式不一,但詞語均按照“修飾語+中心語”的結構模式類比生成。傳統的類比造詞在形式和語義上都會保持同一性。形式上保持模型中的一個成分、替換另一成分且二者詞法關系不變,語義上保持替換成分與被替換成分在語義類上的一致,如“的姐”對“的哥”的類比基于“哥”“姐”在親屬語義類中的反義關系,“國腳”對“國手”的類比基于“手”“腳”在人體器官語義類中的類義關系。然而,“X+N指人”詞法模式的類比卻非全然如此,形式上仍然遵守詞法關系的同一性,但語義上卻可根據“X”的語義是否屬于同一語義類而分為兩種情況。

(一)基于語義類聚關系的類比

“X+N指人”式詞語大多由語義壓縮而來,但從“X”所還原的語義信息發現,一些詞法模式的“X”能形成一種語義類,如“X奴”中“X”的語義類為“生活困擾源”,“X二代”中“X”的語義類為“社會身份”。雖然這種語義類的范疇邊界較為模糊,但成員之間具有程度不一的相似性,如“官二代、權二代、民二代、農二代、煤二代、文二代、星二代、商二代、漂二代、拼二代”等詞中的“官、權、民、農、煤、文、星、商、漂、拼”等語素,雖然“官”與“拼”在詞性與語義特征上存在較大差異,但“官”與“權”、“漂”與“拼”之間存在較多共性,“權”與“漂”又通過其他詞語間的共性相連接,整體形成一個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語義類。從詞語生成的視角看,與語義類典型成員具有相似語義特征的詞語均可進入詞法模式中的“X”以類比生成新詞,例如:

凡是表示“生活困擾源”的名詞或動詞均可(部分通過縮略形式)進入“X”以生成“X奴”式詞語,如“病奴”指“生活受疾病困擾的人”,“網購奴”指“生活因過度網上購物而困擾的人”。

凡是表示“社會身份”的名詞均可通過縮略形式進入“X”以生成“X二代”式詞語,雖然有些構式的使用頻率很低,但是只要有語境支持,仍然是一個符合詞法模式規則的合理詞語,如在《新詞語》系列辭書中未出現的“醫二代、教二代”等均可在人民網新聞中檢索到相關新聞內容。例如:

(1)“醫二代”“教二代”“農二代”等行業認同度的匱乏,折射出的行業價值觀值得全社會警醒和反思。(人民網,2014.07.21)

(二)基于語境信息凸顯度的類比

與上述類型詞法模式不同,還有一些詞法模式的“X”難以形成一種語義類。作為語義信息的壓縮形式,“X族、X男、X哥”等構式通??蛇€原出大量信息,或為現象,或為事件,如“節孝族”意指“僅能在春節等大型節假日才能與父母團聚盡孝的人”,“掄車男”意指“在溫州街頭見義勇為、掄起自行車砸倒劫匪的河南青年郭小亮”,“濃煙哥”意指“在火災現場冒著濃煙摘下呼吸機救人的消防員譚夏林”?!癤”通常為語境中的凸顯信息,如“節孝族”中的“節”和“孝”分別為語境中凸顯的時間和行為,“掄車男”中的“掄車”為語境中凸顯的行為,“濃煙哥”中的“濃煙”為語境中凸顯的事物?!癤”在該類構式中主要是對現象或事件起提示作用,“N指人”作為構式標記對“X”的語義限制相對較少,另外在韻律上的限制也較為寬松,“X”以雙音節為典型形式,同時存在多音節形式,音節數的增加意味著語義信息量的增多。不同構式的“X”在所屬語義類上差異較大,如同屬“X族”的“裸婚族、悔丁族、剁手族、微信族、搶票族”,“裸婚”與“悔丁、剁手、微信、搶票”基本找不到語義類聚關系。

綜上所述,通過對比兩種不同類型詞法模式的類比方式,我們發現同樣是對語義信息的壓縮,“X奴”類詞法模式與“X族”類詞法模式在“X”的形式和語義特征上截然不同。前者的詞語類比基于語義類聚關系,“X”趨向于語義類的一致性且以單音節為典型形式,而后者的詞語類比卻基于語境信息的凸顯度,“X”趨向于語義類的多樣性且以雙音節為典型形式。究其根本,“X”的形式和語義特征差異源于構式義的作用力大小?!癤奴”類構式的構式義相對具體,如“X奴”可具體化為“生活被X困擾的人”,“X二代”可具體化為“X的子女”或“父輩是X,自己也是X的人”,“N指人”作為構式標記對“X”具有較多語義限制,可選范圍較小,同類的構式還包括本文未進行討論的“X替、X霸、X控、X友”等。而“X族”類構式的構式義相對抽象,如“X族”表示“具有某種共同行為表現的一類人”,“N指人”作為構式標記對“X”的語義和韻律限制較小,只要求其在語義上滿足還原后的可識解性,可選范圍較大,同類的構式還包括本文未進行討論的“X黨、X團、X帝、X妹”等。

四、結 語

本文基于構式理論,從形式和語義兩方面分析了“X+N指人”詞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原型梯度現象及其類比特征。原型性的偏離在形式上表現為“X”的詞性與音節數不同于模型,在語義上表現為構式義的引申或變異,語義的影響較形式的影響大得多。在此基礎上,我們發現“X+N指人”詞法模式的類比方式可分為兩類,一類基于語義類聚關系,另一類基于語境信息凸顯度。前者以“X奴”為典型,構式標記“N指人”對“X”的形式和語義限制較大,致使其表現出較強的一致性;后者以“X族”為典型,構式標記“N指人”對“X”的形式和語義限制較小,致使其表現為多樣性。

注釋:

[1]本文的“類比”與王洪君、富麗(2005)的“類推”所指基本相同,但考慮到語言使用者造詞時的心理比照過程,故選用“類比”而非“類推”。

[2]如無特殊說明,文中的詞語釋義均取自《漢語新詞語》系列詞典。

[3]文中所標記的“N”表示“名詞(noun)”、“V”表示“動詞(verb)”、“A”表示“形容詞(adjective)”、“單”表示“單音節”、“雙”表示“雙音節”、“多”表示“多音節”。

侯 敏、楊爾弘主編:《2011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侯 敏、周 薦主編:《2007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侯 敏、周 薦主編:《2008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侯 敏、周 薦主編:《2009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侯 敏、周 薦主編:《2010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侯 敏、鄒 煜主編:《2012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侯 敏、鄒 煜主編:《2013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侯 敏、鄒 煜主編:《2014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侯 敏、鄒 煜主編:《2015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王洪君、富 麗:《試論現代漢語的類詞綴》,《語言科學》,2005年第5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周 薦主編:《2006漢語新詞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A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Illinoi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A Construction Study on the Prototype Gradient and Analogy Features of Morphological Pattern“X+Nperson”

LIJiabinquan
(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China)

This paper,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theory,studiesmorphological patterns of the“X+Nperson”construction.The“X+Nperson”construction represents a prototype gradation in its development.The decrease of its prototypicality registers as deviations of X’s part of speech and number of syllables in form.Meanwhile,semantically,itmanifested as the semantic extens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s.Besides,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methods of analogy,“X+Nperson”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construction analogically creating words based on the semantic groups and construction analogically creating words based on the prominence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The former has amor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the Nperson has a greater influence on X.The latter has a more abstract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Nperson has less effect on X.

construction;“X+Nperson”;prototype gradation;analogy;morphological pattern

H030

A

2221-9056(2017)11-1477-07

10.14095/j.cnki.oce.2017.11.004

2017-08-30

李加斌全,北京語言大學文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為詞匯語義學。Email:lijiapan90@163.com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16YJC740052)、北京語言大學梧桐創新平臺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專項資金)(編號:17Wp02)、北京語言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中央高?;究蒲袠I務專項資金)(編號:16YCX154)。論文寫作過程中得到導師張博教授悉心指導。北京語言大學孟凱副教授和同門師友提出了寶貴的修改建議,特此致謝。同時衷心感謝《海外華文教育》匿名審稿專家的寶貴意見,文中不妥之處概由本人負責。

猜你喜歡
詞法意指指人
報復性熬夜
在可讀與不可讀之間
影視符號中的草原文化輸出
頭鐵
應用于詞法分析器的算法分析優化
絕妙的數字燈謎
稱馬非馬,綽號是他
螳螂捕蟬
“譏”和“饑”(等)
語文學習方法之組詞法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