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見字如面說起

2017-08-15 20:17朱艷坤
中華手工 2017年8期
關鍵詞:箋紙書坊藏書票

朱艷坤

古人講見字如面,其實多是違心之言,見面哪里比得了見字。文字是有欺騙性的,深諳此道的人自然懂得揚長避短。寫信之前,有充分的時間得以深思熟慮,何言當講,何言不當講,想得明明白白,落到紙上的文字自然萬分妥帖。見面一個不慎,話一出口悔已遲,辛苦經營的好印象不免斷送。

古人寫信另有一樁妙處,便是信箋的運用,于今已少有人能夠領會。好的信箋,如同美人的妝容?!笆置廊似叻謯y”,漂亮的信箋即使不著一字寄過去,也是一種風流蘊藉。如此美妙的事曾經出現在日本,《源氏物語》中的風流浪子,遺一卷箋紙于草露相逢的美人,便是相思半生的情誼。

文川先生是個慢性子,放在如今是滿肚子的不合時宜,于古人卻是解人。早些年他集火花而成大家,近些時候玩藏書票,也留下名家手筆滿壁。在郵局門前冷落車馬稀的今日,他把家安在了郵局樓上。去他那里喝茶,常見到遠方寄來的包裹,有時還有剛拆出的書信,全是隱在歷史角落的老先生以蠅頭小楷寫就,墨痕新成,余香猶在,雅人深致,羨煞晚輩。有一日閑坐在他的書坊翻書,門外走進來一位穿綠色制服的中年女人。他這里往來的文人居多,如此打扮的還真沒見過,我還沒問,文川先生已笑臉相迎,顯見是熟人。后來才知竟是郵政的阿姨來問他要不要買近日發行的郵票,這玩意在我看來就是棄置已久的“古董”,還有專人來問他要不要購買,此君的“不合時宜”足見一斑。

中國著名出版家范用曾說:“一張藏書票包含如許內容、思想、情操、追求,令人神馳,堪可玩味?!蔽拇ㄏ壬牟貢焙芙拥貧?,也通古代文化的氣息,得到了國內許多藏書票藝術家的認可。他制作的藏書氣象萬千,每一款創作都別具匠心,花費了心思,融合了自己和書票主人的風格。

文川先生的雅興最近集中到了箋紙上。周圍朋友多笑他癡愚,如今互聯網何等方便,字不拘多少,圖不拘大小,鼠標一點,瞬息可達。更有甚者,開個視頻,實時對話,音容笑貌,宛在眼前。做信箋何用?且不說少有人寫信,便是寫信,又何須用紙?如此一想,旁人笑他癡愚,不是沒有道理。但我與此君相交已久,他做的不合時宜的事又豈止這一樁,見得多了,也就不覺奇怪,反而期待他弄出個名堂來。

他從小愛讀書,文川書坊里的書有萬本以上,很多都是大部頭的珍藏版:古籍、文史哲、書畫散文、古今中外的版畫圖冊,還有毛邊本、臺灣版的書、作家的簽名本以及伊朗、尼泊爾等國的電影和唱碟。除了為作家、收藏家、畫家、書法家和出版界人士定制藏書票,文川先生還為他們制作箋紙,如上海的陳子善、北京的邵燕祥和成都的流沙河,他們之間來往的書信全都寫在充滿古意的信箋上,綴滿懷古情思。

清人項鴻祚有言,“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文川先生深得此言之旨。他整理手中的名家手跡,辛苦集字,描花寫鳥,印出一疊疊箋紙供人涂鴉,用意之深,甚至讓人覺得可惜。那么漂亮的箋紙,字寫得丑的,但覺自慚形穢,又怎舍得沾染?一番辛苦之后,文川先生的長安箋紙倒是做出來了。為什么要做這樣的事情,在《小引》中大致能看個究竟。它如是說,“文川本晉人,半生隱于長安,幾間陋室,名之曰文川書坊,來鴻去雁,酬交天下相知,以為樂事。因與丹青妙手相得,集畫滿屋,夜思日覽,遂起意效法先賢,以現代工藝,制譜以箋,引之齋號,配以圖畫,作箋紙百札,因地稱名,號為長安箋譜。箋紙兼得書畫之妙,取義高雅,又入時眸,為眾所喜,風評甚佳。此不啻為今長安一樁風雅事,實可喜哉?!闭f到底,終究還是在敘說緣起、胸懷、情調還有擔當。

諸君不妨取他的幾頁箋紙,不著一字,寄與心頭可意之人,效仿無言浪子的風流,不也是一種意味深長的韻致嗎?

猜你喜歡
箋紙書坊藏書票
書坊與名士:萬歷年間戲曲評點興起的雙驅
藏書票欣賞
魯迅對箋紙情有獨鐘
藏書票基本常識
紙上寶石——藏書票(上)
傳記書坊
傳記書坊
用手撕出來的建筑模型
建陽 建陽區在書坊鄉開辦中專班老區群眾自家門口拿文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