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分期功能鍛煉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2017-08-16 04:57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 2017年29期
關鍵詞:外展患側上肢

馬 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淺談分期功能鍛煉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

馬 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目的探討分期功能鍛煉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實施乳腺癌根治術和功能鍛煉,并依據功能鍛煉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功能鍛煉,觀察組患者采用分期功能鍛煉,對比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評分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患側上肢上舉功能、外展功能、旋轉功能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明顯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根治術后實施分期功能鍛煉,相比于傳統的功能鍛煉,患者的各項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患側上肢功能得到明顯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分期功能鍛煉;乳腺癌根治術;患側上肢功能恢復;影響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疾病,也是一種典型的女性惡性腫瘤病癥,其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發病率非常高,排在第一位,在各種惡性腫瘤疾病中,比例也達到了7%~10%,因此,該病對于女性的危害性極高,臨床上,針對該病的治療多為乳腺癌根治術,術后對患側的上肢功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1]。本文為選擇乳腺癌根治術后功能鍛煉的方法,特對比常規護理與分期功能鍛煉對乳腺癌根治術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情況?,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給予患者實施乳腺癌根治術和功能鍛煉,并依據功能鍛煉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2~67歲,平均(41.22±1.16)歲;觀察組年齡21~68歲,平均(42.12±1.0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等方面的基本資料進行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確診為乳腺癌患者;②均屬自愿參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等器官功能不全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功能鍛煉,給予患者充足的營養,根據患者病況,指導患者實施常規的功能恢復性鍛煉。

觀察組患者采用分期功能鍛煉,措施為[2]:①臥床期鍛煉:術后1~3天時間的臥床,將患肢抬高30~45°,此階段,主要針對患者的手部和腕部及肘關節進行功能恢復鍛煉。②下床活動期鍛煉:此階段,患者能夠下床活動,拔除了皮瓣下的負壓吸引管,結束時間為出院,該階段主要是針對患者的肩關節功能鍛煉,開始鍛煉患者的三角肌、背闊肌和斜方肌。③出院期鍛煉:患者辦理出院手術出院后,繼續對肩關節、肘關節、肩胛骨等實施功能恢復性鍛煉,患側肢體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實施外展60~90°,逐漸恢復患者的肩關節水平。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評分情況?;紓壬现δ芑謴停夯紓壬现吓e功能、外展功能、旋轉功能?;紓壬现δ芑謴驮u分采用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自評量表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復越好,反之,表示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復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評分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患側上肢上舉功能、外展功能、旋轉功能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明顯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評分情況(±s,分)

表1 兩組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評分情況(±s,分)

項目 患側上肢上舉功能 外展功能 旋轉功能觀察組(n=60) 92.04±1.06 92.54±1.24 93.05±1.04對照組(n=60) 80.24±2.14 80.15±2.06 80.45±2.08t5.5104 5.4201 5.2106P<0.05 <0.05 <0.05

3 討 論

乳腺癌是一種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常采用乳腺癌根治術進行治療,治療后,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加快患側上肢功能的恢復,應選擇合理、科學的功能恢復鍛煉。

本文中,通過對比傳統功能鍛煉和分期功能鍛煉對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的影響程度,發現,分期功能鍛煉對于患側上肢功能恢復影響更大,患者的恢復速度更快,因此,在患側上肢功能鍛煉的選擇上應選擇分期功能鍛煉。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患側上肢上舉功能、外展功能、旋轉功能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明顯更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分期功能鍛煉應用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乳腺癌根治術后實施分期功能鍛煉,相比于傳統的功能鍛煉,患者的各項癥狀和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患側上肢功能得到明顯恢復,值得推廣應用。

[1]龐永慧,何英煜,茅傳蘭,等.全程功能鍛煉對乳腺病根治術后患者患側上肢功能的影響[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5,32(15):34-36.

[2] 劉延錦,王彥艷,韓 娜,等.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術后上肢功能康復手機應用軟件的設計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7,52(3):267-270.

本文編輯:趙小龍

R473.73

B

ISSN.2095-8242.2017.029.5645.01

馬娟(1986-),女,陜西西安人,本科,護理師,主要從事乳腺外科護理工作

猜你喜歡
外展患側上肢
外展懸吊式懸雍垂腭咽成形術治療重度OSAHS的療效分析
更 正
肱骨外展動作中肩袖生物力學的有限元分析
腦卒中康復操患者常做好
錯誤姿勢引發的上肢問題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偏癱病人良肢位擺放的秘密
侗醫用木頭接骨保住傷者上肢66年1例報道
吻合血管的上肢穿支皮瓣修復手足皮膚缺損
乳腺癌術后患者患側上肢置入PICC導管的臨床應用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