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性別中小學生傷害與家庭類型關系分析

2017-08-17 21:56曾宇明陳愛蘭黃伴如
中國醫藥科學 2017年14期
關鍵詞:預防對策

曾宇明?陳愛蘭?黃伴如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性別中小學生傷害與家庭類型關系。 方法 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集1000名中小學生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向所有學生發放相關問卷,并分析不同家庭類型中男性、女性中小學生的傷害情況分布。 結果 穩定家庭主要表現為扭傷、跌墜傷,其中核心家庭3.54%的男孩受到傷害,4.56%的女孩受到傷害;而大家庭12.09%的男孩受到傷害,10.66%的女孩受到傷害;不穩定家庭則主要表現為動物咬傷、燙傷/燒傷、跌墜傷,其中隔代家庭56.52%的男孩受到傷害,52.38%的女孩受到傷害;單親家庭67.74%的男孩受到傷害,70.00%的女孩受到傷害;而重組家庭63.64%的男童受到傷害,60.00%的女孩受到傷害。組間對比存在差異性(P<0.05)。 結論 不同的家庭類型,可發生不同比例的中小學生傷害,而傷害發生比例與男女比例無關。

[關鍵詞] 不同性別;中小學生傷害;家庭類型;預防對策

[中圖分類號] B84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4-162-0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ies and family typ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ZENG Yuming CHEN Ailan HUANG Banru

Changping Hospital,Dongguan 52357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ies and family typ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s. Methods 1000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6.Questionnaires were given to all student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juries among male and femal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family types was analyzed. Results Stable familie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sprains and falls.Among them,3.54% of the boys in the nuclear family were injured,and 4.56% of the girls were injured.12.09% of boys in big families were hurt,and 10.66% of girls were hurt.Unstable family was mainly for animal bites,burn and scald/fall,the grandparents family 56.52% boy hurt,52.38% girl hurt.67.74% of boys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were hurt,and 70% of them were hurt.63.64% of the boys in the reconstituted family were hurt,and 60% of the girls were hurt.There was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 Conclusion Different types of families may have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juries,while the proportion of injurie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roportion of men and women.

[Key words] Different gender;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juries;Family type;Preventive measures

研究表明[1],傷害已成為世界各國6~14歲兒童的第一大“殺手”,對此越來越多學者對中小學生傷害這一公共衛生問題進行了關注和研究。而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環境的優劣,直接制約著青少年的個性和心理發展,并且很大可能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生的傷害發生率。有臨床學者對此研究結果表明,家長的感情支持行為,很大程度上能夠降低兒童攻擊行為、違紀行為、退縮行為以及強迫行為,從而降低傷害發生率,但過度的溺愛和放任亦可導致中小學生傷害率上升[2]。同時兒童傷害可嚴重影響少年的生長發育、身心健康,且也是導致兒童殘疾、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屬于目前社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經研究統計,我國32%的兒童是因傷害而死亡的,相應的家庭是培養兒童健康習慣和意識形成的重要環節,屬于青少年學習的首要環境,而家庭類型是造成兒童發生傷害的重要場所,也是預防兒童傷害的重要環節。為了探索有效的干預方式,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性別中小學生傷害與家庭類型關系,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1000名中小學生為此次研究對象,所有學生均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間收集。根據學生性別進行分組統計,其中500名為中學生(245名為女性,255名為男性),500名為小學生(254名為女性,246名為男性)。男性共有501名,女性共有499名,本次研究的學生均了解此次研究目的,且簽署書面同意書。在500名中學生中,215

名為初三學生,154名為初二學生,131名為初一學生。500名小學生中,186名為六年級學生,165名為五年級學生,149名為三年級學生。

1.2 方法

調查員向本次研究的學生發放相關問卷(問卷內容主要包括青少年相關健康行為調查問卷,主要根據本次實驗的條件進行制定,且經過信校度檢驗),小學生由調查員讀題解答并結合詢問方式進行調查,中學生在調查員指導下進行自填。傷害類型按有關標準共分為15類,分別為(1)爆炸傷;(2)自傷;(3)他傷;(4)窒息;(5)溺水;(6)中毒,比如煤氣中毒等;(7)電擊傷;(8)動物咬傷;(9)燙傷/燒傷;(10)扭傷;(11)硬物擊傷;(12)銳器傷;(13)跌墜傷;(14)下落物擊中傷;(15)交通事故傷。家庭類型[3]常規下分為五類:隔代家庭、重組家庭、單親家庭、大家庭、核心家庭。前三個家庭類型合稱之為不穩定家庭,后兩個家庭類型合稱之為穩定家庭。

1.3 觀察指標

隨機抽取1000名中小學生為實驗對象,并統計不同家庭類型對男性、女性中小學生的傷害率,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最終得出相應的常見傷害類型。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95%CI為95%置信區間,變量進入回歸模型驗證水準為0.05,OR的95%可信區間會在0~1之間,β<0為保護因素。

2 結果

2.1 分析不同家庭類型中男性的傷害類型

在501名男性學生中,254名為核心家庭,182例為大家庭,31例為單親家庭,11例為重組家庭,23例為隔代家庭。從穩定家庭角度分析,大家庭各項傷害率明顯高于核心家庭傷害率;從不穩定家庭角度分析,單親家庭的學生傷害率明顯高于隔代家庭和重組家庭,而重組家庭的學生傷害率低于隔代家庭,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與穩定家庭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穩定家庭主要表現為扭傷、跌墜傷;不穩定家庭則主要表現為動物咬傷、燙傷/燒傷、跌墜傷。見表1。

2.2 分析不同家庭類型中女性的傷害類型

在499名女性學生中,241名為核心家庭,197例為大家庭,30例為單親家庭,10例為重組家庭,21例為隔代家庭。女性中小學生的傷害常發生于不穩定家庭,同時與男性中小學生之間各項比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穩定家庭與不穩定家庭的傷害率存在差異性。穩定家庭主要表現為扭傷、跌墜傷;不穩定家庭則主要表現為動物咬傷、燙傷/燒傷、跌墜傷。見表2。

分析結果,可發現大家庭、核心家庭的無危險因素,可信值分別為0.198~0.741、0.054~0.803(女性);0.246~0.568、0.158~0.762(男性),見表3~4。

3 討論

部分專家對兒童行為問題進入深入研究,發現家庭的經濟收入、家庭氛圍、住房問題、父母婚姻問

題、父母健康問題、撫養方式等家庭關系均可對兒童行為造成影響,其中以父母分居、離異、失業影響性最大[4-6]。除此之外,還有研究報道,父母的早期離異也可導致兒童長時間處于抑郁、焦慮狀態下,從而給兒童帶來心靈創傷[7-8]。而兒童行為及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傷害發生率。本次研究發現,不同的家庭類型可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生的傷害率,不穩定家庭學生的傷害率顯著高于穩定家庭,而穩定家庭中的核心家庭傷害率則為最低。主要原因可能是在穩定性家庭關系中,中小學生能感受到愛與歸屬感,體驗到來自家庭的關心和愛護,而且從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而降低中小學生傷害率。而不穩定家庭由于其特殊性,兒童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父愛或母愛的缺失對學生心理、行為的影響巨大,甚至部分學生連最基本的監管都沒有得到等,均可能顯著增加學生的傷害發生率。對此應重點關注隔代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這一類不穩定家庭的學生,對其加強關心、關愛以及心理疏導,盡可能營造一個良好成長氛圍,從而降低危險事件發生[6],進而降低不必要的傷害發生[9-11]。

影響男童的強迫行為和違紀行為的主要原因為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支持、幫助、承諾的程度;而影響女童殘忍行為和攻擊行為的主要原因為情感的表達,主要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程度,同時其也是影響男童交往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女童社交退縮行為的主要原因為家庭之間的生活模式,同時也是男童行為發育健康程度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男童行為問題檢出率明顯高于女童,而在社會、家庭中對待女童、男童均存在不同,常規下需要求女性保持文雅、舉止端莊、賢淑、文靜,要求男孩富有冒險精神、競爭性以及堅強、勇敢,其明顯限制了女性活動的競爭性。為了中小學學生的順利發育,應及時了解各個學生的家庭情況,且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改善學生負面情緒[12-14]。

分析本次研究結果,可發現女性中小學生核心家庭(OR為0.563;95%CI為0.054~1.803;β為9.2562),大家庭(OR為0.423;95%CI為0.198~0.741;β為5.0258),隔代家庭(OR為1.236;95%CI為1.054~1.402;β為0.2058),單親家庭(OR為1.269;95%CI為1.003~1.571;β為0.1458),重組家庭(OR為1.354;95%CI為1.156~1.698;β為0.3214),而男性中小學生核心家庭(OR為0.469;95%CI為0.158~0.762;β為10.3651),大家庭(OR為0.416;95%CI為0.246~0.568;β為6.2041),隔代家庭(OR為1.348;95%CI為1.136~1.521;β為0.4234),單親家庭(OR為1.289;95%CI為1.139~1.396;β為0.3698),重組家庭(OR為1.398;95%CI為1.265~1.569;β為0.4583),由此說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對中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保護性,能夠降低危險事件發生率。

本次研究中,從傷害種類來說,穩定家庭主要表現為扭傷、跌墜傷,其大多數傷害尤其是扭傷可能為體育鍛煉玩球類游戲或不適當跑跳或玩耍過程中發生;而不穩定家庭則主要表現為動物咬傷、燙傷/燒傷、跌墜傷,可能由于不穩定家庭中對學生管理較少,或部分家庭家中飼養小動物從而導致動物咬傷、燙傷等危險事件發生[15]。而男女學生之間對比傷害率雖然沒有統計學意義,但仍存在一定差異,可能是由于男、女性別生理特征不同而造成,也可能是在此次調查中存在不穩定家庭小樣本的局限性,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段蕾,楊焱,張崳,等.中國三城市兒童非故意傷害狀況調查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7,23(5):10-12.

[2] Pilecki MA,Mcguire BB,Jain U,et al.National multi-institutional comparison of 30-d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readmission rates between open 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and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rostatectomy using NSQIP[J].J Endourol,2014,28(4):430-436.

[3] Mistiaen W,Roussel NA,Vissers D,et al.Effects of aerobic endurance,muscle strength,and motor control exercise on physical fitness and musculoskeletal injury rate in preprofessional dancers:An uncontrolled trial[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12,35(5):381-389.

[4] Kearns RD,Ortiz-Pujols SM,Craig CK,et al.Advanced Burn Life Support for Day-to-Day Burn Injur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Preparedness: Stakeholder Experiences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Following 56 Advanced Burn Life Support Courses[J].J Burn Care Res,2015,36(4):455-4664.

[5] 邵際曉.重慶市青少年學生亞健康現況及其危險行為因素研究[D].重慶醫科大學,2012.

[6] 吳向紅,戴曙光,戴春云,等.江蘇省射陽縣中小學生傷害相關知識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2,28(12):1033-1036,1046.

[7] 王暢,池桂波,莫素芳,等.2010年廣州市大學生精神暴力發生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4,48(10):872-877.

[8] 曾宇明,何娟,歐陽西中,等.東莞市常平鎮中小學生傷害的流行病學調查[J].宜春學院學報,2011,33(12):83,144.

[9] 劉曉曉,葉開友,高紅梅,等.兒童青少年傷害相關危險因素中文文獻的meta分析[J].環境與職業醫學,2016,33(1):34-38.

[10] 蒲永蘭,王語嫣,王曉智,等.北京市海淀區中小學生傷害流行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J].首都公共衛生,2013,7(3):120-123.

[11] 楊道余,王映輝,陳廷瑞,等.蒼南縣中小學生傷害現狀調查及負擔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2,24(7):11-14,20.

[12] 王向東,熊建菁,顧崢奕,等.上海市閘北區中小學生傷害流行病學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2012,24(4):205-208.

[13] 梁大艷,徐浩鋒,孟瑞琳,等.廣東省2012年中小學生醫院傷害監測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5,36(5):725-728.

[14] 何俊,徐守先,楊波,等.曲靖市中小學生傷害發生現狀和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3,21(5):565-567.

[15] 竇東梅,王培席.開封農村留守小學生非故意傷害類型與影響因素對應分析[J].衛生研究,2015,44(4):549-552.

(收稿日期:2017-05-02)

猜你喜歡
預防對策
交通事故道路條件成因及預防對策分析
基層檢察機關如何妥善處理涉檢信訪
小議水稻倒伏的原因及對策
私設“小金庫”引發的職務犯罪預防對策研究
氣候變化對森林火災的影響及預防對策的探討
ICU醫院感染狀況的調查及預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