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體獻血模式在血液招募的優勢分析

2017-08-17 17:19么俊卿
中國醫藥科學 2017年14期
關鍵詞:無償獻血

么俊卿

[摘要] 目的 分析集體獻血模式在制定采供血計劃和保障血液安全方面的優勢。 方法 統計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東莞地區采供血數據;分析開展集體獻血前后的采血人次、采血量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天數差異;對比集體獻血和街頭獻血血液檢測不合格率。 結果 開展集體獻血后集體獻血比率明顯高于街頭獻血比率(P<0.05),工作人員的工作天數明顯減少,集體獻血血液檢測不合格率低于街頭獻血(P<0.05)。 結論 集體獻血模式能更好地滿足臨床用血、減少工作人員上班時間的同時降低血液檢測報廢率??稍诟鞔笱就茝V。

[關鍵詞] 無償獻血;集體獻血;招募;臨床用血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4-254-03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 of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model in blood recruitment

YAO Junqing

Dongguan Blood Center,Dongguan 52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of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model in formulating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plan for ensuring blood safety. Methods the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data was counted from January 1,2015 to December 31,2016 in Dongguan.The differences of the donation person times,donation volume and staff working days before and after carrying out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were analyzed.The blood unqualified rat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and street blood donation. Results the donation rate of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treet blood donation(P<0.05).The number of staff working days and the blood unqualified rates of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treet blood don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 model can better meet the blood for clinical use,reduce the staff working time and blood scrap rate as well.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blood center.

[Key words] blood donation;collective blood donation;recruitment;blood for clinical use

由于經濟結構調整,東莞市一些大中企業“雙轉型”導致流動人口銳減,加之街頭獻血受到天氣、溫度、人流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了街頭采血量的大幅下降。2015年12月我站正式成立血源招募組,2016年1月始大力發展以政府主導、多部門協作、社會共同參與的集體獻血模式,為合理利用血液資源,保障臨床用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數據來源于東莞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32鎮區80多家臨床用血單位的血液出庫信息及東莞市中心血站集體獻血的人次、血量、血液檢測結果和采血工作人員工作天數。其中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集體獻血15544人次,集體獻血不合格230人次,流動獻血51387人次,流動獻血不合格1170人次;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集體獻血40086人次,集體獻血不合格873人次,流動獻血35510人次,流動獻血不合格686人次。

1.2 方法

應用血站管理信息系統SHINOW9.0,按年份、月份分別統計2015年和2016年全市臨床用血單位的用血情況。對比2015年未開展集體獻血和2016年開展集體獻血東莞市中心血站集體獻血的人次、血量、血液檢測結果和采血工作人員工作天數等情況。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開展集體獻血前后獻血比率變化

2016年開展集體獻血以來,集體獻血比例明顯上升,總獻血人次明顯增加,見表1。

2.2 開展集體獻血前后工作人員的工作天數變化

隨著集體獻血的開展,采血量增加而工作人員的工作天數比街頭獻血反而減少,結果見表2。

2.3 開展集體獻血前后血液檢測不合格率變化

血液檢測總不合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2.4 2015年和2016年度臨床紅細胞用量統計

2015年和2016年度臨床紅細胞用量按月份進行統計,見圖4。

3 討論

3.1 集體獻血的招募模式是保證采血量的重要原因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和人口老齡化,我國普遍面臨血源緊張問題[1-3]。面對此種情況,本站一方面嚴格控制臨床用血量,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另一方采取加大無償獻血的宣傳力度,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和工作天數、延長工作時間等對策,但這沒能解決根本問題。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在全國醫政工作中明確提出:“建立政府領導,衛生部門牽頭,多部門合作的無償獻血長效機制。引導地方構建以集體獻血為主的無償獻血模式,建立以單位集體為主的固定獻血者隊伍”。因此,2015年12月我站成立了針對集體獻血的招募組,通過與政府部門溝通,由政府對各鎮區進行動員,倡導各鎮區參與無償獻血工作。由各鎮區組織社區居民、工業區企業單位集體獻血。通過大力開展集體獻血招募后,2016年本站的采血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2016年的集體獻血比率比2015年明顯上升(157.89%),采血總人次增加了12.95%??偛裳吭黾恿?0.08%,工作時間由平均每月的22.3d減少到17.0d。由此可見采取集體獻血的招募模式是保證采血量的重要原因。

3.2 集體獻血的招募模式可降低血液的檢測不合格率

加強低危、固定獻血者的隊伍建設是WHO提出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集體獻血的不合格率低于街頭流動獻血的不合格率[4]。本站2016年采取集體獻血后檢測總不合格率為1.98%,低于2015年的街頭獻血檢測總不合格率的2.13%。也低于2005~2008年東莞市無償獻血總體不合格率3.86%的統計結果[5]。2016年集體獻血檢測不合格率高于街頭獻血,筆者認為是2016年是開展以政府主導集體獻血的第一年,部分集體獻血者隱瞞相關傳染性疾??;其次是集體獻血時同一時間內獻血人數較為集中,存在初篩漏檢的可能;第三是街頭獻血時強度稍低,初篩效率高,導致街頭獻血檢測不合格率低。提示合理安排集體獻血可進一步降低血液的檢測不合格率。

3.3 集體獻血的招募模式面臨的挑戰與應用創新

臨床用血量受季節、假日等很多因素影響不能維持在一定的水平[6-8]。本市臨床用血量最高為1月和3月,最低是2月。2月是春節假期,很多擇期的手術都選擇在1月或3月[9],其他月份基本持平。春節前大量獻血者返鄉,僅靠街頭流動采血已經不能滿足臨床用血的需要。集體獻血作為流動采血的補充形式,在保障臨床用血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臺灣、香港等地的臨床用血一半以上為集體獻血[10]。對集體獻血的招募,我們可以通過海報、展板、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無償獻血的理念和知識,并事先告知所需血型和數量,以解決受節假日影響用血不平衡的問題。

集體獻血具有很大的優勢,一可以預先安排,量化目標;固定的集體獻血具有較強的計劃性,若不能合理安排,也會加大血站和醫院的血液庫存壓力[11]。采供血機構可以對每個集體進行獻血人次、采血量和獻血周期進行統計,在日常采集時或緊急狀況下可以主動選擇。二可以優化結構,解決血型分布的偏型問題;血液偏型是每個采供血機構經常面臨的問題,臨床用血的特點也同人口血型分布特點相似[12-14],通過集體獻血我們就可以提前通過宣傳動員并告知我們所需要的血型,讓已知血型的集體獻血者做好準備,這樣可以按血型分布的特點滿足臨床用血。 三可以動態協調,解決季節性血液緊張問題,具有應急優勢[15]。在臨床用血多的月份增加集體獻血,以解決每年用血量受季節、假日等諸多因素影響的問題。四可以減輕工作人員工作壓力,減少上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減少由于街頭隨機獻血等待的時間。五可以降低血液初篩不合格率。

采供血機構在血液儲備時需要考慮三個問題,一是足夠的滿足臨床用血的需要;二要避免因儲存過多造成血液的浪費;三是大量用血的應急處理。街頭流動獻血不能很好滿足臨床用血的時候,要加大集體獻血的招募,充分發揮集體獻血的優勢,使無償獻血可持續發展,為臨床用血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Ringwald J,Zimmermann R,Eckstein R.Keys to open the door for blood donors to return[J].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2010,24(4):295-304.

[2]馮飛,章雅清,李選妹.2010-2012年海南省團體無償獻血比較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7(4):417-418.

[3] 季陽,鄭忠偉,蔡輝,等.談談解決我國當前“血荒”的策略和措施[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1):1-2.

[4] 李仲平,鄭優榮,梁浩堅,等.廣州市單位與個人無償獻血輸血相關傳染病篩查結果分析[J]. 廣州醫藥,2012,43(4):45-47.

[5] 黃志森.2005~2008年東莞市無償獻血者血液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0,8(17):162-164.

[6] 張軍,王楠,管政.某市臨床用血情況調研分析[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2):132-134.

[7] 崔振紅,范艷華,盛霞.無償獻血血源緊張的原因分析及招募應急策略[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5(10):679-680.

[8] 李娟.春節長假血液庫存量調整的探討[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2,14(4):351-352.

[9] 張會洲,李巨性,李芳莉.春節備血與血液庫存調整的臨床應用[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5,16(2):203-204.

[10] 蔡霞.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談團體無償獻血招募[J].健康必讀,2012(5):12-13.

[11] 陳琦,袁明超,陸華新.血站血液庫存管理現狀研究[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3,26(1):132-133.

[12] 姚勇,石圓圓.連云港市2008_2013年臨床用血情況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1):14-18.

[13] 鐘昌瑞,邱小蘭,闕慶和.臨床用血血型分布和人群各類血型分布分析及應用[J].醫技與臨床,2014,18(26):3544-3545.

[14] 范瑾,血液庫存偏型時的應急招募及定期獻血與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關系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2015,3(15):125-126.

[15] 施建平,許海蓉,文軍,等.建立固定團體無償獻血體系應對突發事件的必要性[J].中國輸血雜志,2011,(2):89-90.

(收稿日期:2017-05-05)

猜你喜歡
無償獻血
我國農村無償獻血的困境與策略
無償獻血暈針反應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
大學生無償獻血激勵措施研究
烏蘭察布市中心血站血液成本分析
無償獻血志愿服務的倫理學創新思考
高職護理專業與血站聯合教學的研究
不同檢測模式對獻血前ALT篩查效果分析
德陽市無償獻血人群分布特點獻血心理狀態淺析
淺談街頭無償獻血初篩血型錯誤原因及預防對策
無償獻血的健康教育對住院患者家屬認知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