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病信教”:中國農民的宗教心理及其發展

2017-08-21 21:19
文化縱橫 2017年4期
關鍵詞:基督徒信教功利化

“因病信教”在鄉村社會中非常普遍,調查顯示,我國有2/3以上的基督徒開始信教的原因是“自己或家人生病”,疾病因而成為當下農村信仰選擇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本文通過對蘇北望村基督徒因病信教現象的考察,試圖剖析信教農民宗教心理的形成與發展。作者認為,因病信教的起點心理是一種“信念”,與信仰不同,這種最開始的信教是個體面對危機尋求外力幫助,并對外力賦予期許的一般性“信念”,而基督徒只是將這種“信念”指向了基督教。在因病信教的心路歷程中,信徒被兩條邏輯所左右,一是行動者的依賴邏輯,個體為了從困境中解脫,其“信念”中所承載的宗教期許及家庭倫理使得這種依賴轉變為“不得不信”的無奈;二則是宗教自身的吸附邏輯,宗教賦予疾病以意義,并給予信徒強大的情感支撐,宗教生活還有助于修補信徒因疾病被打破的正常生活秩序,建立互幫互助的關系網絡。作者認為,從“信念”這一宗教心理切入,有助于厘清將中國鄉村宗教文化“功利化”的觀點,其認為中國宗教是純粹的功利主義虔誠,這不僅忽視了具體情況的復雜性,也遮蔽了深入理解個體宗教心理發展的空間?!靶拍睢痹谧铋_始僅是個體面對危機時渴求外力幫助的自然心態,但宗教作為一種“自成一類的力”,使信念在實踐中得以過渡轉化為信仰,農民從對“肉體平安”的注重轉化為對“靈魂拯救”的追求,從功利化的“有求必應”逐步成為純粹的信仰。最后,對“信念”的宗教心理剖析有助于理解中國農村的宗教復興,除去外部的政治經濟因素的影響,當農民面臨常規路徑難以解決的困境時,尋求宗教幫助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周浪孫秋云:《因病信教農民的宗教心理及其發展》,《社會》2017年第4期。

猜你喜歡
基督徒信教功利化
解決大學生入黨動機功利化的創新機制研究
學校教育支持系統視角下信教大學生的理性回歸
追求一流大學建設不能功利化
當代中國大學教育功利化及其主體性失落
圣誕的中國往事
“ 90后”大學生宗教信仰特點及影響因素分析
女性基督徒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
對“無功利化閱讀”的思考
中世紀英國基督徒的借貸活動
宗教工作本質上是群眾工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