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我國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

2017-08-21 15:22李倩倩
大經貿 2017年7期
關鍵詞:立法法立法權設區

【摘 要】 依法治國,立法先行。2015年修改的立法法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這是對立法權的創新和突破。在賦予我國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的同時,我國的法制統一、地方立法水平和立法質量也面臨著挑戰。設區的市在立法實踐中,如何準確把握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限,調動地方立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地方立法質量,進一步厘清我國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與范圍無疑具有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圍繞我國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展開論述。

【關鍵詞】 地方立法 設區的市 立法權限

一、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的概念和特征

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是指設區的市需要通過立法方式加以調整、控制和規范的事項的權力范圍,即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立法職權的權力限度和內容范圍。對于我國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范圍,《立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法律對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痹O區的市的立法權限具有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自主性與從屬性相統一。

二、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的意義

(一)積極意義

首先,有利于完善我國法律體系,為全局性的改革提供立法經驗。地方立法作為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法律體系構架中肩負著重要使命。地方性法規是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立法的補充和完善,可以為國家立法及全局性的改革積累有益經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次,有利于發揮地方立法積極性,符合現代法治的要求。很多設區的市在發展過程中,對依靠適應實際的地方性法規保障發展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想切實實現地方立法權,設區的市必然需要制定本地區地方性法規。賦予設區的市立法權,在立法權限上明確了設區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權的法律依據,既有利于發揮地方立法積極性,方便其制定適合本地區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又有利于其充分適應各地法制發展不平衡的特點,符合現代法治的要求。最后,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利益,擴大人民民主。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政治根本。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有利于推進民主的具體化程度,更容易解決好人民的利益訴求。

(二)消極影響

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有很多積極的意義,但設區市行使立法權存在的消極影響也不容忽視:其一,立法經驗不足。新賦予地方立法權的設區的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過去基本上沒有從事過立法工作,缺乏立法經驗,難免對地方立法工作的復雜性、專業性估計不足,認識上不易到位?,F在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要素保障等各方面條件不夠成熟、立法能力尚在起步提升階段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因為心理準備和知識能力儲備不足而影響立法工作的有序進行。其二,地方法律保護主義。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后,容易導致在一個省內多個設區的市有不同的關于地方法規的的規定,每個地方都會為促進本地方經濟發展而制定有利于本地的法規,不利于形成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其三,可能出現重復立法、交叉立法現象,浪費立法資源。

三、科學厘清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的邊界

《立法法》規定的“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事項”具有概括性,立法要明晰界限,防止越界,把握好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尤為重要。依法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是黨中央回應地方多年期盼的重大決策,也是立法法修改的一個亮點所在。立法權限作為我國立法體制的核心,是設區的市立法之基礎,雖然立法法對于各個立法主體的權限作了列舉式規定,由于立法技術以及語言文字本身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原因,對地方立法權下放的權限范圍仍然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模糊性。如對于“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具體包括哪些事項,以及在三個事項后的“等”字是“等內”還是“等外”,不同的人對此見解各異。因此,設區的市的立法權限,明晰性與模糊性并存。

四、設區的市用好立法權的建議

首先,要提高立法質量。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蓖瑯?,設區的市立法必須在立法質量上狠下功夫,必須通過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來有效提升地方立法的質量。其次,不照搬照抄,要突出地方特色。設區的市立法無疑有自己的個性,地方特色是地方立法的生命力。有特色是地方立法的基本原則,是地方立法始終保持活力的重要體現,也是衡量地方立法質量的一條重要標準。設區的市要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在增強地方特色上下功夫。最后,要以維護法制統一為重要前提。維護法制統一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也是立法工作的根本底線。當前,一些地方利用地方性法規實現地方保護主義,損害了國家的法制統一。設區的市立法要守住底線,這條底線就是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不得進行變通性立法,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定。一定要在法定權限內立法,以維護法制統一為重要前提。

結 語

賦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機遇與挑戰并存。設區的市的立法在我國的立法體制中肩負著重要使命,任重而道遠。設區的市立法要注重實用性、創新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突出地方特色,以維護法制統一為重要前提。設區的市要不斷深化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壯大立法隊伍,提高立法質量,為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保駕護航。賦予設區的市立法權后,有立法權的主體數量大為增加,設區的市今后在明確自己的立法權限的基礎上如何用好地方立法權,做好新形勢下的立法工作,需要結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的實踐不斷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謝暉.法律哲學[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2] 汪俊英.關于設區的市立法權的若干思考[J].學習論壇,2016,(03):64-68.

[3] 曹眾.地方立法,做好“精細化”文章[N].檢察日報,2016-04-11(005).

作者簡介:李倩倩(1996.1-),甘肅臨洮人,單位:南昌大學法學院,研究方向:憲法法理。

猜你喜歡
立法法立法權設區
論地方立法技術*——基于廣東省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的分析
地方立法權“下放”三年回顧
《立法法》第37條的法解釋學分析
《立法法》第72條第2款中“等”的含義解釋
撤縣設區后新建區“村改居”策略研究
《立法法》修改背景下我國稅收授權立法制度的改革
如何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權
設區的市地方性法規的監督路徑
呵護發展的地方立法權
修改立法法,亮點都在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