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寸藏乾坤 真情惠人間

2017-08-23 10:36葉宏汪建華
榮譽雜志 2017年7期
關鍵詞:集郵殘疾人

葉宏+汪建華

林清池老先生

人如其名,如同一泓清泉般讓人倍感親切。對於集郵,他的熱情與專業亦讓人倍受感染。他從部隊到地方政府機關歷任多種職務,再至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市殘聯常務副理事長等職,均以真心去灌溉擔當,干一行愛一行,行行都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以真情去助力眾人,以真意去傳承使命。

方寸之緣 惟以心交

一張張只有方寸大小的郵票,在從前的那個慢時代,不僅僅是承載著彼方與此方思念的橋,方寸里的絢麗藝術更記錄著一個個令人動容的故事。

林清池先生於1934年出生於福建省南安市詩山鎮聲東村的一個歸僑家庭,1950年在家鄉參加土改工作隊,後於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的一次體育比賽中負傷,成為傷殘軍人,並加入榮軍行列。1964年,他從部隊轉業到晉江專員公署(現泉州市)民政局,也正是從這里開始,林老先生與方寸大小的郵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為工作的關係,特別是從事殘聯專職工作,林清池先生接觸殘疾人面廣,漸漸結識了很多“身殘志不損,自強如嬌子”的有志能人,耳聞目睹了他們不幸人生,不屈的精神和不平凡的業績,深感同情和敬仰。他認為這些殘疾人不是“殘廢人”,也是兩個文明創造者,建設者要不負使命宣傳他們,展現他們。之後就將集郵的重點放到了殘疾人題材上來,收集了諸如羅斯福、海倫·凱勒、貝多芬、愛迪生、梵高、塞萬提斯等殘疾名人郵品和殘疾的產生,康復、就業、教育和殘疾的預防等殘疾人專題素材。

集沙在壘,集腋成裘,他想方設法,從國內外收集了140多個國家(地區)發行的《國際殘疾人年》紀念郵票和其他殘疾人專題的郵品。他在欣賞、研究這些郵品時,把集郵與本職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每逢重要會議、全國助殘日,便請美工人員設計精美紀念封,邀請市領導題詞,印發給社會各界,利用這些殘疾人專題郵品舉辦郵展、講座,對殘疾人事業進行有效的宣傳。這一殘疾人事業宣傳的創新,受到我國殘疾人工作者和集郵界的高度讚譽。

1995年,雖已從殘聯領導崗位退下的林清池先生,老當益壯、退而不休,把與殘疾人結下的深厚感情,傾注在集郵之中。開始了一份他在職未完成的宣傳殘疾人、展現殘疾人的更加巨大的事業工程。他走進圖書館,深入殘疾人中間去搜集古今中外和家鄉先進殘疾人的事蹟,撰寫郵文在各種報刊上宣傳。精心編組五部殘疾人題材的郵集參加展覽,功夫不負有心人,《殘疾人》郵集在“德勝盃”全國專題郵展上榮獲鍍金獎。在茫茫的郵海中,他精選近500枚郵品,編組一部五框80個貼片的專題郵集,講述和展示了殘疾人的全面生活故事,包括什麼是殘疾人,殘疾人的產生、康復、就業、教育、體育,殘疾的預防,以及殘疾人模范人物事蹟等,向人們說明自有人類以來就有殘疾人,殘疾不可避免,是可以預防的,呼籲社會更加理解、尊重、關愛佔總人口10%的弱勢群體,使他們能平等、參與、共享社會文明生活。郵集選題應景切合時宜,素材豐富應用切題,所以被評審員評為“鍍金獎加特別獎”,而後這部郵集又被選送參加第20屆亞洲國際郵展,再獲鍍金獎桂冠。從而開創了我國由殘疾人編組的《殘疾人》題材郵集,在國際郵展上獲獎的先河。幾十年磨一劍,多麼艱難呀!

常言道:問遍百家成行家,終不負苦心。由林清池先生編著的《郵票上的中國少數民族》一書曾榮獲中華全國首屆老年集郵展覽銅獎、中華全國優秀集郵圖書評選知識類紀念獎;他編著的《荷殘藕香》榮獲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集郵展覽鍍金獎……

正所謂,“惟以心交,方能久遠”,林清池先生用真心實意鋪設了一條通往方寸郵花的大道,他所獲得的榮譽與他所承擔的使命感,相輔相成,互聯互通。

荷殘藕香 綻放華彩

林清池先生在郵壇上成名之後,引起了殘疾人集郵愛好者的關注。他的好友“中國保爾”全國著名殘疾人集郵家李少華先生來電說:“許多殘疾人朋友邀請你出來組建全國性殘疾人郵集組織,為他們平等、參與、共享搭建一個平臺”。開始,他受寵若驚,認為規模大不太可能,就以年邁體弱為由婉拒,後來,經過調查論證認為組建鬆散型的組織是可行的。林先生熱情地說:有一天,在珠海一次火災中被燒傷的李少華先生來電,告知他已返杭休養,並談對組建的設想。李先生對朋友的敬意,對集郵事業的熱愛執著,深深感動了林清池先生。他想,少華燒傷面積達90%,醫院四次發病危通知書,大傷初愈正處康復中,仍念念不忘組建集郵組織之事,令他由衷敬佩,於是就偕同夫人專程從泉州飛抵杭州看望他,並商談組建事宜。他倆心靈相通,志趣相投,一拍即合,情同手足,共同擔當,慷慨解囊,帶頭捐贈郵品和著作,自掏腰包走南闖北去宣傳發動,籌集經費。他們無私奉獻激勵了大批殘疾人集郵愛好者,“得道多助”所到之處受到了熱烈歡迎和熱情支持。在全國集郵聯和中殘聯極大關懷和社會精英的支持下,籌備工作進展順利。

2009年6月,林清池先生拜訪老朋友香港著名實業家、攝影家、集郵家洪建筑先生時說:“即將組建的中國殘疾人集郵聯誼會經中殘聯批準,擬在第二十屆世界集郵展覽在河南洛陽市舉辦的同時,召開全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宣告成立,並邀請洪建筑先生光臨指導?!焙榻ㄖ壬犪?,即表示樂捐一萬元人民幣作為會議經費,同時捐贈他的大作《荷之韻》攝影集一書作為大會的紀念品,林清池先生為洪先生的深情厚意十分感動,連忙表示感謝!此後,洪先生將大作寄泉州,再由林先生託運到洛陽,千里寄“鴻書”情意濃濃,令人難以忘懷。

經過緊張的籌備,聯誼會於2009年4月9日在我國古都——河南省洛陽市隆重成立。全國集郵聯合會在賀信中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全國性殘疾人集郵組織”。林清池先生不負眾望,76歲的他被選為首任會長,李少華先生被選為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洪建筑先生被聘為名譽會長。

中國殘疾人集郵聯誼會是中國各民族殘疾人集郵愛好者的自愿組織的專業群眾團體。它一成立就顯示出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林清池先生在李少華先生的大力支持和理事們共同努力,根據會員分佈廣,經費欠缺,又沒有固定的活動場所的特點,採取全國性的重大活動由聯誼會統籌實施。每逢重大活動前,林先生都會光臨杭州,與少華先生精心謀劃,然後在網上召開理事會研究部署,組織實施,事後總結經驗。日?;顒觿t立足於基層,發揮基層的積極性,因地制宜開展各種小型分散,生動活潑的活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殘疾人集郵文化發展道路,取得了豐碩成果,受到各屆人士的讚譽。

同時,他們成功舉辦殘疾人集郵史上規模最大、參展人數最多、水平最高的殘疾人運動會郵展和殘疾人集郵全國一片郵展;創辦16K·45A圖文並茂的會刊,成為凝聚殘疾人集郵者與兄弟郵協交流的好讀物。

組織大量的知識培訓、學術研究、集郵聯展,集郵進校園,會員生日祝壽等活動,並組織會員撰寫文章,在社會報刊和集郵報刊上宣傳殘疾人集郵文化活動。

積極組織參與兄弟郵協開展的集郵活動,促進殘疾人會員與健全集郵者之間的交流了解,使殘疾人編織的郵集能在省、市,乃至全國的郵展殿堂上與健全人同臺競技,許多郵集在郵展中取得了披金戴銀的好成績。

集郵組織不斷的發展壯大,基層組織遍佈全國10多個省市。特別是吸引了許多集郵專家、學者、社會賢達的極大關注,他們踴躍報名參加該會愛心會員,慷慨解囊,惠予郵識,指導編組郵集撰寫郵文,使殘疾人的集郵水平大大提高。過去殘疾人受歧視,受打擊,如今,中國殘疾人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理解尊重和關愛,多麼令人震撼!

全國集郵聯會士,原副會長王新中先生稱讚林清池先生寫著:“林清池先生不僅弘揚殘疾人頑強拼博、自強不息的精神,而且為廣大集郵愛好者提供關愛殘疾人的教科書,為中華郵苑注入新的生機活力”。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殘疾人問題日益引發社會的關注,國家先後採取了諸多有效措施防患於未然,並為殘疾人士提供貼近人心的幫扶工作,而那些來自殘疾人士的自立自強、百折不撓的故事亦觸動著世人的心弦,鼓舞著眾人不斷前行。

林清池先生高興地對記者說:聯誼會在李少華會長的領導下,與中國特殊教育最高學府——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商定開展“院會聯誼”活動,已在學院成功舉辦“方寸之間傳遞大愛在殘疾人中助力小康”的2016年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集郵展覽和“集郵與特殊教育”高端論壇。學院計劃開設《集郵與特殊教育》博雅通識課,並在學院特殊教育博物館籌建中國殘疾人集郵館。這使殘疾人集郵將走上與特殊教育相結合的道路,對發展殘疾人集郵文化和發展殘疾人事業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舉措受到全國集郵聯楊利民會長的極大關注,親臨學院視察指導,殘疾人集郵愛好者深受鼓舞,社會各界對此高度讚揚。

辛勤耕耘一枚小小的郵花,傳遞著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人類社會對殘疾人這一特殊困難群體的關愛,架起了一座互助互愛的心橋,幫助大家實現各自的人生價值,綻放華彩。

大愛無疆 歲月長情

在心里,家鄉在林清池先生的心中佔據著重要地位。多年來,他一直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

林清池先生的家鄉有一條溪流叫東溪,發源於永春縣,穿流本村境內流入晉江,水源豐富。為改變家鄉面貌,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隊長、支部書記到泉州找他商量修建水電廠,請求支持,他滿口答應,想方設法幫助,水電廠終於建成了,為家鄉送去光明,結束幾千年來點油燈的歷史,為發展村企業送去動力;多次為村圖書館,母校圖書館捐送圖書和自己的著作近千本,以及教學器材;多次捐款資助家鄉修筑道路,續修林氏譜誌,舉辦佛誕祭祀祖先等活動,感恩母校和家鄉父老鄉親。

2007年7月25日,泉州媒體發佈一條消息,小姑娘麗芬的媽媽患尿毒重癥,需要昂貴的醫療費用,希望社會能伸出援助之手,他立即捐出500元人民幣。在眾人的幫助下,麗芬的媽媽手術成功,現已能正常工作、生活??芍^是,幫助一人,解放一家。四川汶川地震時,他又第一時間捐了人民幣1000元,為災區重建家園奉獻一份微薄的力量,還為災民和山區貧困戶捐助衣服,送去溫暖。

在《泉州晚報》舉辦的“為山區孩子捐一本書”活動時,林清池先生得知後捐贈《郵票上的中國少數民族》一書320本。香港國際釋迦文化中心主席郭兆明先生看到《郵票上的中國少數民族》一書後,認為這本書內容豐富是社會各界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狀況和少數民族政策的工具書,打電話給林清池先生在香港的長女要買200本,擬贈送海外華僑團體學校圖書館收藏使用,林清池先生得知後,為郭兆明先生殷殷的民族情感感動,即將其所需的書,專程從泉州運到香港,無償贈送給郭兆明先生。

林清池先生的樂善好施,助為人樂,慷慨解囊,為殘疾人、戰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捐款資助排憂解難,種種善舉受到了社會的好評。

醉心方寸間,關愛民間集郵組織

林清池先生十分關心民間集郵組織,先後為十多個集郵組織的成立、誌慶和聯誼活動捐款,捐贈他的著作,推動民間集郵組織的發展。

例如,第八屆全國殘運會在杭州舉辦時,他拿出100本《荷殘藕香》郵書捐給大會做紀念品。他誠邀清末皇弟愛新覺羅溥傑入門弟子、我國著名的國畫大師趙首河先生為泉州殘疾人基金會捐贈100幅書畫,為泉州發展殘疾人事業貢獻一份力量;2016年第六屆全國殘疾人郵展在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舉辦時,他借此機會,將其所集的國際殘疾人郵票(有的是珍罕品)以及著名的殘疾人張嘉濱生前贈送他的作品書畫,捐贈了該院收藏,該院也向其頒發證書以示紀念。

2008年,林清池先生被選為中華醫學集郵研究會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後,又致力於和全國各地的殘疾郵友們組建全國性殘疾人集郵組織的工作……因而,他成為了全國著名殘疾人集郵家李少華先生筆下的“殘疾人的娘家人”,時刻都將殘疾人事業擺在首位,不遺餘力的去傳播;他也成為“臥人”集郵者張嘉濱先生風雨航行路上的一盞指明燈,充滿了溫暖的力量;他更是不使“明珠蒙塵”的殘奧冠軍鄭寶珠的“伯樂”,重現了嶄新的人生光彩……他是千千萬萬個殘疾人士的力量之源,竭盡所能地燃燒著自己去溫暖周邊。同時,他的事蹟被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收錄《中國集郵人物風采錄(珍藏版)》。

“給我郵票不如惠我郵識,一人樂不如眾人樂,分享才是最大的快樂?!绷智宄叵壬幹?、出版發行的《郵票上的中國少數民族》《荷殘藕香》兩本文獻均是自費,除出版社銷售外,他所留部分書籍都是贈送給社會團體、圖書館、集郵教育示范基地及集郵愛好者。他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令人可敬。

如今,時代在變遷,世界有些浮躁,面對這些,林清池先生依舊在不停地探索新的表現方式,通過各種有效手段,讓更多的年輕一代加入集郵的隊伍之中,他積極參與開展集郵進社區,集郵進軍(警)營,集郵進校園(大、中、小學),大手牽小手集郵傳薪火等活動,銀發斑斑情更篤,但將厚望寄新人,他帶著自己精心編組的郵集,親自為小朋友講解郵票上的故事。讓更多的人能夠有機會去接觸、了解、深識這方包羅萬象的精彩世界。

輪椅上的美國總統羅斯福曾說:“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情能像集郵那樣使你終生趣味無窮?!绷智宄叵壬硇撵哆@方寸,將大愛遍灑人間,傳遞正能量,其樂融融。

猜你喜歡
集郵殘疾人
集郵養生 身心兼顧
@集郵愛好者,《哆啦A夢50周年》限量版系列郵品上線
郵票上的70年光輝歷程(集郵)
王九成集郵漫畫欣賞
淺析殘疾人就業對策
王九成集郵漫畫欣賞
集郵
我驕傲
為殘疾人筑一個“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