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視域下地方高校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困境與出路探析

2017-08-23 19:20陳征
東方教育 2017年12期
關鍵詞:權責學院改革

陳征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地方院校始終沒有建立真正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制約了高校發展。本文結合工作實際指出地方高校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困難,客觀分析原因并提出推進改革的基本思路,為地方高校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地方高校;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困境;探析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高校面臨的人才、資源競爭壓力日益增大,外延式的規模擴張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高校開始向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轉向。發展方式的變化對高校的組織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以學校管理為主的傳統集權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難以滿足內涵式發展的要求,阻礙了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以學院管理為主的校院兩級管理成為了新時期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選擇??傮w看來,只有少數地方高校建立了相對完善校院兩級管理體制,實行了真正意義上的校院兩級管理,多數地方高校仍處于改革的探索和啟動階段,未能真正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制約了地方高校的發展。故加快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仍是地方高校發展道路上的重大現實課題。

一、地方高校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面臨的困境

當前,地方高校組織架構已經以學校、學院兩個管理層級為主,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權責劃分和管理重心下移的嘗試,但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輕學校層面的組織管理壓力,未觸及學科關系重組,不同利益群體間責、權、利的重新調整與分配等深層次問題,地方高校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面臨著相似困境:校院兩級權利、責任界定不清晰,權力下放以事權為主,學科、教學、科研等日常管理運行及經費支配權下放進度遲緩,重大人權、財權、物權集中于學校層面,教育資源整合和配置不合理,職能部門的職能轉變步履維艱,距離管理重心下移、激發辦學活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效益的改革目標相去甚遠。

地方高校在結合自身實際推進管理體制改革進程中暴露出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學院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有些地方高校的學院受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對學校依賴程度較高,“等、靠、要”的現象在一些學院非常突出,有的學院非但不能主動作為,反而主動“后退”,將應該以學院為主落實的工作推給學校和職能部門,甘愿當“配角”,學校不得不重拾“指揮棒”,參與到具體的管理工作中,影響學校履行監督考核和管理服務職能。二是辦學條件、資源利用不合理。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突出,多數學校已經為各學院購置公共服務、儀器設備等公用的基礎教育資源,但仍有學院提出購置功能相近的儀器設備的要求,既占用大量辦學經費,又導致教學資源缺乏統一監管,不便于其他學院使用,降低了利用率。三是考核激勵機制不完善。多數地方高校已經開始推行績效工資、生師比核編等與管理體制改革配套的措施,但考核激勵標準過于死板,缺乏靈活性,激勵效果并不明顯。比如,基礎性績效所占比例過高,獎勵性績效所占比例較低,導致“干多干少差不了多少”的思想,影響教職工的積極性。四是實施精細化管理存在誤區。多數地方高校簡單的提出實行精細化管理,忽視了校院兩級管理的基本要求,將更適合學院完成的工作上升到學校層面,增加學校層面的工作量,反而不利于工作落實落細,有悖于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初衷。

二、制約地方高校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原因探析

(一)思想認識和思維觀念轉變是推動改革的基礎。只有將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說明白、講透徹,才能贏得教職工的理解和支持,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改革上,共同推動改革。一是認識不到位。有的地方高校前期沒有針對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進行深入宣傳和廣泛動員,很多教職工始終不理解校院兩級管理的基本觀點和改革目標等,沒有形成基本的思想認同,不能凝心聚力推進改革、攻堅克難。二是傳統組織管理觀念根深蒂固。學院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習慣于學校的“指揮”,主體意識和創新思維受到束縛,對學院內部問題改革力度不足,形成了被動接受指令和過度依賴學校的思維慣性,總是希望借助上級部門和學校的力量推動工作,短時間內難以適應校院兩級管理。

(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是對高校組織管理模式進行的系統性變革,完善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必須制定總體規劃,明確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和階段部署,才能有力推動改革。一是改革總體規劃不明確。校院兩級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勢必要經過不同的改革階段,一些地方高校急于推進改革,沒有結合學校實際進行充分醞釀和廣泛討論,沒有制定完善的改革方案、配套措施、任務分工等,缺少工作抓手,難以完成各項改革任務。二是配套管理體系不完善。多數地方高校沒有結合實際建立、調整或完善責權分配體系、管理制度體系和目標責任體系,不能合理的劃分校院權、責、利,明確校院兩級分別承擔的職責,更沒有根據管理制度要求,重新梳理和規范工作流程,難以對校院共同確定的目標任務進行監督和考核。

(三)權力下放、責任下移是推動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基礎,合理劃分和正確使用權利,保證校院兩級責、權、利相統一是落實各項改革舉措的必要條件。一是學院權責不匹配。由于權力下放側重于具體工作和日常事務管理職能的疏解,關系學院發展重要事項的決定權仍在學校,學院承擔更多工作任務的同時,沒有得到相應權利,影響學院參與改革的積極性。二是權責調配機制不健全。校院兩級的權責并非一成不變的,多數高校不能根據內外部環境變化對校院兩級權責進行重新分配或調整,很多時候校院兩級承擔的權責已難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急需適當調整。三是對權責的極端態度。學院不能切實行使賦予的權力,使學校不得不收回權力,分散精力參與學院的具體工作;職能部門看重權利,不能有效轉變職能,有的地方高校職能處室在權責清單梳理時,甚至不愿明確列出部門的權利。四是信息反饋機制不完善。隨著事務性工作下放至學院,信息溝通以單向下達為主,導致學校對學院實際情況缺乏了解,決策容易“想當然”,管理服務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學院的實際需求。

(四)高素質工作隊伍是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根本,是各項改革舉措落實的關鍵。一是領導干部素質不高。有的干部思想有惰性、路徑存依賴,主觀上不愿了解學校改革的決策部署,不能結合本職工作思考服務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新招法,僅遵照校領導的指示開展工作。二是學院管理人員能力欠缺。隨著管理重心下移,習慣于傳統管理體制的學院工作人員逐漸暴露出管理經驗不足、工作效率不高的短板,不能快速轉變角色,適應工作節奏。三是管理人員配備不合理。學院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多為“雙肩挑”人員,完成教學、科研任務的同時,兼顧學院的管理,工作職責范圍過大。同時,管理重心下移增加了學院管理人員的工作量,學校卻沒有相應地配套人事編制,導致學院人事編制與工作量不匹配,影響學院的工作積極性。四是培訓機制不完善。校院兩級管理人員權責意識不強,缺少全局觀念和工作思路,工作效率低,影響改革任務的落實。

三、地方高校推進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體制改革要堅持統籌推進與先行先試相結合。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是系統性的變革,必須堅持自上而下統籌推進,確定完善的改革方案,明確改革思路和總體規劃,分步實施,保證改革舉措落地。同時,選取基礎條件較好、積極性較高的學院作為改革試點單位,改革內容選取由易到難,堅持邊做邊改,允許失誤。通過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循序漸進推進管理體制改革。

(二)權利下放要堅持適度集中與實事求是相統一。要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到權利適度下放,對不適宜下放的權利堅決不能下放,做好學校層面的統一部署。同時,地方高校要結合辦學定位等方面的特色與差異,自主選擇適合的改革模式與實現路徑,不要求“一步到位”??梢越Y合學院的實際,探索“必要”和“可選”兩類權責清單,由學校和學院共同確定,避免權利下放“一刀切”,確保責權利相統一。

(三)實際工作要堅持監督指導與自主辦學相協調。要將學校從“運動員”的角色定位中解放出來,進一步轉變職能,學會當“裁判員”,行使學校監督指導和管理服務的主要職權,對學院予以監督指導的同時,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遵循適度指導的原則,避免影響學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勵學院發揮辦學主體作用,積累工作經驗,推動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

新時期,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是激發地方高校發展活力,實現事業發展的重要體制保障。地方高校必須重新審視改革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認真分析短板與不足,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改革發展思路,充分做好改革前的準備工作,才能將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王海驪等.高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的理論與實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10(2):100-103.

[2]都光珍.高校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對策思考[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

[3]張金剛.高校實行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的現狀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07.

猜你喜歡
權責學院改革
福建:制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省級地方標準
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運用
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分析
海盜學院(12)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海盜學院(7)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西行學院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