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加速實施聯合反潛行動劍指何方

2017-08-30 00:22方曉志
世界知識 2017年15期
關鍵詞:反潛巡邏機反潛潛艇

方曉志

近日,美國在聯合反潛行動方面動作頻頻。7月4日,美國與英國、挪威簽署聯合協議,三國將共享針對俄羅斯的反潛情報,美國盡快將P-8A海上反潛巡邏機部署到英國和挪威,以實現在北大西洋地區應對俄潛艇的聯合反潛行動。7月10日,美國與印度、日本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上舉行了大規模的以反潛戰為主要科目的“馬拉巴爾-2017”聯合軍演。在國際安全形勢日趨復雜的情況下,美國同時在北大西洋和印太地區加速實施聯合反潛行動,劍指何方?

多管齊下:美軍不斷增強整體反潛能力

反潛行動是世界性難題。潛艇都擁有強大而持續的隱身能力,對航空母艦有著致命的威脅性,因此美軍一直以來非常注重提升反潛能力。由于反潛單靠一種方式很難取得圓滿效果,目前美軍實施的是立體反潛,即,將空中、水面和水下力量聯合在一起,多管齊下,構建起全方位的整體反潛網絡。美海軍現有反潛實力包括54艘攻擊型核潛艇、120多架P-3C反潛巡邏機和100架P-8A飛機。

在各種反潛裝備中,岸基反潛巡邏機既能攻擊遠洋深處的核潛艇,又能攻擊近岸的常規潛艇,成為包括美國在內各國海軍發展的重點。從反潛性能來看,目前美國最先進的反潛巡邏機是P-8A“海神”,系波音公司專門為美海軍研制的最新一代多用途噴氣式反潛巡邏機,集對潛、對海、對陸偵察與打擊功能于一體,網絡化、自動化水平明顯提升,可執行反潛、反艦、情報、監視、偵察和打擊等多種作戰任務,主要用于替代不斷老化的P-3C。該機2013年開始服役,現已裝備7個中隊。P-8A反潛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未來必將逐步替代P-3C成為美國海軍反潛主力。

除加快自身列裝外,美國積極向其盟國出售和部署P-8A,以加強反潛能力融合。2015年1月,美英簽署戰略防務安全協議,美國將從2019年開始向英國空軍提供9架P-8A海上反潛巡邏機。2016年12月,美國批準向挪威出售5架P-8A,以替代其原有的6架老舊P-3C和達索“獵鷹”20飛機,預計2022年完成交付。美海軍還在日本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部署了6架共一個巡邏中隊的P-8A,目前已可同部署在該基地的P-3C和EP-3飛行中隊聯合執行任務。

特朗普上臺后,開始實施“美國優先”的戰略收縮政策,要求盟友在防務安全上承擔更多責任,提高盟友自身防務水平成為美國對外軍事合作的重要內容。在反潛合作領域,美國將繼續向盟國提供和部署包括P-8A在內的各種反潛裝備,一方面提高伙伴國自身反潛能力,充分發揮盟友在聯合反潛行動中的支援作用,另一方面也以此密切與盟國之間的防務合作關系,共同構建應對潛在對手的反潛遏制網。

針對俄羅斯:北大西洋反潛目標始終如一

俄羅斯作為世界上潛艇實力較強的國家,裝備有13艘彈道導彈核潛艇和24艘攻擊型核潛艇,是唯一能與美國在相關領域直接抗衡的國家。在俄潛艇家族中,949A型“奧斯卡級”核潛艇最為著名。該潛艇設計于冷戰期間,專門用于在發生沖突時攻擊美國的航母戰斗群,水下最高時速可達37英里,下潛深度可達500米。雖然“奧斯卡”級潛艇隱身技術并不尖端,但因裝備有巡航導彈,仍是遠距離威懾水面艦艇的有效途徑,且還在不斷升級。2017年3月,俄國防部副部長尤里·鮑里索夫稱,將在2020年之前至少升級三艘“奧斯卡”級潛艇,包括換裝新的3M-54“口徑”反艦巡航導彈,以替代原來的P-100“花崗巖”巡航導彈,同時還將升級新的傳感器、作戰信息和導航系統等。2017年7月,俄主管裝備的海軍副司令維克多·布爾蘇克在圣彼得堡海事防務展上表示,俄將繼續研發第五代“哈斯基”級核潛艇,并將該項目列入新版《2018-2025年國家武備計劃》中。

由于歷史原因,俄一直是美國在北大西洋地區的主要反潛對象。冷戰期間,美國與北約一起在北大西洋地區開展針對俄的聯合反潛行動,在該地區部署了水下監聽系統和海上反潛巡邏機。近年來,隨著俄潛艇技術的不斷發展,美國認為,無論是美自身還是北約其他盟國,已不可能單憑一己之力與俄相抗衡,因此加快了相互之間的反潛合作力度。

2017年3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德森、英國海軍大臣菲利普和法國海軍司令克里斯托弗在英國倫敦簽署協議,達成了在北大西洋地區開展針對俄潛艇的聯合反潛行動意向。此次美國與英國、挪威簽署聯合反潛協議,實際上是對3月協議的再確認,為今后北大西洋地區反潛合作確立了規范框架和指導原則。在該協議指導下,美國將會聯合北約盟國,沿直布羅陀海峽到北極圈構建起一張針對俄潛艇的大網,使得未來在大西洋方向活動的俄潛艇基本處于嚴密監視之中。

針對中國:亞太反潛行動不斷升級

近年,隨著中國潛艇作戰水平的快速提升,美國在西太方向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防務壓力。美軍認為,從目前美中兩國的潛艇技術水平對比看,美國雖仍具備領先優勢,但已無法保障對中國海軍的絕對封控,因此同樣需要加強與盟友的合作,全面強化亞太地區的聯合反潛作戰能力,力爭保持可以有效封控中國的絕對優勢。

于是,美國在東海方向重點與日本加強了聯合反潛力度。美軍認為,日本共擁有19艘潛艇和4艘直升機航母,配備有先進的反潛探測設備和攻潛武器,同時還擁有多架P-3C海上巡邏機,其反潛作戰能力目前在世界上是名列前矛的,非常符合美國統領亞太反潛作戰的需要。2017年6月,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海舉行聯合軍演,日本自衛隊派出了直升機航母“日向”號,該艦最多可以搭載11架反潛直升機,差不多相當于一艘美國航母上的一個反潛直升機中隊,其“參戰”等于將美國航母艦隊的反潛力量增加了1/3,能夠很好滿足一般威脅條件下的反潛作戰需求,實現對中國潛艇的絕對壓制,取得在相關海域進行反潛作戰的絕對主動權。

在南海方向,美國不斷培養新的聯合反潛對象。南海域闊水深,特別適于潛艇作戰,歷來是美國實施反潛活動的重點。目前,美國已在菲律賓“輪換”部署了P-8A反潛飛機,實現了對南海大部分海域的覆蓋,但由于設在菲律賓的基地距馬六甲海峽附近海域仍比較偏遠,P-8A起飛后需要進行長途飛行,對飛機、人員和設備都會造成較大的損耗,不利于持續作戰,也無法對在南海海域活動的中國核潛艇活動實施有效監控,有“鞭長莫及”之感,美國將眼光投向了距馬六甲海峽更近的新加坡。2015年12月,美國與新加坡達成協議,將在新短期部署P-8A反潛巡邏機,這樣可以向北進入水深較淺的納土納海開展反潛行動,向南監控中國海軍南下印度洋的兩條通道,顯著加強了美國在馬六甲海峽、南海乃至印度洋的反潛巡邏能力。

在印度洋方向,美國不斷加大與印度的反潛合作力度。美國認為,由于近年來中國核潛艇頻頻出現于印度洋,而美國在印度洋的反潛力量相對薄弱,因此必須要與印度提供先進的反潛裝備,以實施對該地區中國潛艇活動的全方位監控。目前,美式反潛裝備已廣泛裝備印度海軍。2015年11月,印度從美國引進8架P-8I反潛機,這些飛機可以與部署到迪戈加西亞基地的美軍P-8A反潛巡邏機相配合,對途經馬六甲海峽的中國潛艇實施接力式跟蹤反潛。除了反潛巡邏機,近期美國還向印度出售了可以執行反偵察任務的MQ-9B長航時無人機,這為印美加強反潛合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條件。

此外,美國還不斷擴大在印度洋地區的聯合反潛演習范圍和規模。7月上旬舉行此次“馬拉巴爾-2017”演習是美印在該地區舉行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聯合反潛演習,將日本也包括進來。此次演習中,美國派出了包括“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在內的約15艘軍艦、2艘潛艇和數十架軍機,印度則派出其唯一的“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6艘水面戰艦和1艘“基洛”級潛艇。這是“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2013年11月服役后首次與外國軍艦一同進行全面戰斗演習。正在進行遠海訓練的日本“出云”號直升機航母也參加了這次演習,從而使得此次反潛演習的規模達到了驚世駭俗的“三航母”級別。由于美日兩國具有豐富的聯合反潛經驗,因此通過聯演,可以給印度提升反潛能力提供重要參鑒。

未來發展:加強應對美反潛能力迫在眉睫

作為目前唯一的水下突擊力量,潛艇具有隱蔽性好、機動性強、攻擊力大等性能,是水面艦艇的“致命殺手”,越來越受各國青睞。而隨著潛艇技術的不斷擴散,世界上已有超過40個國家擁有各種類型的潛艇,中俄兩國近年潛艇數量和性能的增長尤其顯眼,美國認為僅憑其現有的發現和追蹤能力已很難單獨抗衡,因此把與盟國的反潛合作作為其提升反潛能力的重要手段,積極拉攏別國進入聯合反潛活動。這樣既能讓自己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又可讓盟友分擔責任,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目前,美國海軍在北大西洋地區針對俄羅斯的反潛巡邏由第六艦隊進行,該艦隊還同時負責東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安全防務。如果今后挪威和英國能按與美協議實施聯合反潛,將大大減少美國在北大西洋地區的反潛壓力,從而助其騰出時間專注應對黑海和東地中海方向的“威脅”。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加強聯合反潛,也可使其集中更多精力進行自身反潛能力建設。因此,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美國將會在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在重要航道和重要海域,通過不斷加強與盟友和伙伴國的合作來開展聯合反潛任務,并逐漸擴大合作的范圍和領域。

為了提高自身反潛能力,美國還在積極開發新型反潛技術。據報道,美國已經組建完成5個反潛攻擊技術研發實驗室,在反潛彈藥制導系統、跟蹤系統和觸發系統等方面都實現了突破,這些反潛探測技術和攻擊技術進展都是基于網絡的新型融合技術,不僅便于容網集成使用,還能根據作戰需要實現快速升級。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升級和優勢的凸顯,美國也在大力設計研發各種無人反潛平臺,以應對越來越繁重的對潛搜索跟蹤任務。

2016年4月,美軍最新“海上獵人”反潛無人艇下水,這是專門設計用于獵殺潛艇的實驗性自主航行無人艇,也是世界最大的無人水面艦艇。從美國官方公布的數據看,該艇可在無人駕駛或遠程操縱的方式下,在大洋水面不間斷航行兩至三周,最遠航程可達1萬海里,具有洲際反潛和區域內長航時反潛巡邏能力。預計最早將于2018年開始部署投入現役,未來將成為美軍艦隊的“偵察尖刀”。

可以預計,隨著美國反潛技術升級節奏的不斷加快,未來美國還將會研發更多的反潛技術和利器,其整體反潛作戰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而從部署地點來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仍將亞太地區視為美國必須重點關注和不斷加大投入的軍事存在前沿,因此,美國正加緊研發的先進反潛裝備一旦成熟化,很有可能首先應用于西太海域,靠前部署在新加坡、日本沖繩、菲律賓、澳大利亞等美軍基地,這樣將會對我海上戰略通道和相關海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隨著中國的不斷崛起,美國將會繼續深化與亞太地區國家的海上安全合作,組建圍堵中國的反潛封鎖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加強對美反潛能力反制方面的研究,將是我軍面臨的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作者為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

猜你喜歡
反潛巡邏機反潛潛艇
反潛戰:追擊沉默的對手
十分鐘讀懂潛艇史(下)
潛艇哥別撞我
十分鐘讀懂潛艇史(上)
潛艇躍進之黃金時代
反潛江湖大亂斗
靜悄悄的反潛戰
扇形航路雷達探測式反潛巡邏機績效評估方法*
有人/無人機協同護航反潛研究
無人機和反潛巡邏機協同護航反潛配置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