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初探

2017-09-01 14:19孫寒嬌
未來英才 2017年9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新課改教學

孫寒嬌

摘要: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滿足國家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要,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在新課改的理念要求下,對于高中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教學發展目標,政治學科作為高中基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政治;教學

高中新課程改革是在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形勢發生顯著變化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如何適應課改要求,實現教學方式、方法的適應性轉變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嚴峻課題。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潛能

高中學生已經進入成長的關鍵時期,因此擁有了初步的自主思考與分析能力,政治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綜合分析能力,充分激發他們的潛能。

1、加深對知識點的挖掘深度。時代總在不斷的發展,永遠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不合乎時代發展要求的事物會慢慢被淘汰,同時新生事物越來越多??墒?,對于高中政治教學來說,其涉及到的知識點中有很多都是概括世界運行規律或者事物本質的,是真理,因此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墒?,如果政治教師教學的時候沒能挖掘出這些知識點的深刻內涵,那么學生自然就只會將其作為一般的知識點那樣去理解以及記憶,令這些人類寶貴的文明財富,無法發揮自身的價值。

2、拓展對知識點的發散廣度。雖然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這方面的訓練,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要求太高,因為畢竟高中生要承受巨大的學習與心理壓力,學習的時間非常寶貴,而且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也有很大的差異。不過身為政治教師,要肯花心思了解學生,若是學生具有這方面的敏銳性與潛質,那么我們就要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向更高的認知層次發展。我的學生中就有一名學生非常熱衷于哲學,于是我就為她介紹了幾本具有代表性的哲學作品,雖然以她的認知程度來講,這些作品有一定難度,但她還是十分喜歡。事實上,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迷茫到清晰,本身就是令人欣慰的進步。[1]

二、構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材體系

政治課程的很多知識,理論性與邏輯性非常強,而且語言抽象,這就無形中會增加學生學習、理解的難度,因此結合學生需求適當地整合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梢詮倪@兩方面著手。

1、聯系生活,找準“興奮點”。例如,針對班級老家在農村學生較多且近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事實,在講授《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一內容時,我大膽拋開了教材中過多過細的知識點,根據鰲江邊上農民耕地被征,地少人多,而順溪等西部山區農民單純種糧收入也不高的事實,要求學生思考如何促進鰲江農民收入的增長。由于牽涉到自己家庭的發展問題,題材又具有本土化特征,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出來了。你一言,我一語,不用我點名,爭先恐后地起來表述自己的見解,并且在講述自己見解時還懂得運用理論知識作為佐證。這節課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教師不用過分擔心學生知識是否落實,應更多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在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方法后知識點自然能融會貫通,因為“方法是最重要的知識”。

2、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矛盾。為使課堂教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必須精心備課,預設教學效果。備課前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現狀,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了解掌握學情。這樣在教材重新整合時,易使所設置的情境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改變教學方法

高中政治學科的知識量大,而且知識難度增加,要想真正使學生學得會、學得懂,必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方便學生的學習。

為了方便學生的學習可以采用學案式教學模式,教師通過提前給學生準備即將學習內容的學案來指導學生做好預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式探究模式,發揮學生的團隊優勢,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鍛煉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離學生較遠的問題,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文字、視頻等多種途徑來豐富學習的內容、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參與進來,有利于發揮他們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

四、完善評價機制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要求我們改變傳統的單一評價模式,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重結果但更重過程。其基本理念是,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以此精神為指導,我嘗試著開始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開學伊始我就告訴學生,期末他們從我這里拿到的分數,不是單純考試的分數,還包括平時作業和上課發言,學習態度等評價,并給出了具體量化考核的標準。評價的手段也不是具體的分數,還有等級和評語。

1、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不僅僅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評價的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個體差異。這學期我對學生評價的參照不僅是考試成績,還包括作業完成情況,課堂的參與意識與參與能力。為激發學生課堂參與意識,在教學問題設計上我更多傾向于設計一些開放性的題目,留給學生一定的思維活動空間,讓他們有話可說;設計的問題難度具有階梯性,不同的難度選擇不同水平的學生來回答,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尤其是在評價標準上,只要言之有理,即使與教材內容有所不符也不予以指責,而是充分肯定他們的創造精神,學生從中充分體驗到參與的樂趣。

2、評價手段多元化。傳統的評價方式以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發展水平,甚至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從而異化了考試的功能,出現不少高分低能的學生,不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思想政治課要想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必須改變評價手段和方式。我也希望這種新的評價機制,能夠發揮出更大的教育功能,發現和發展學生身上多方面的潛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尤其是建立起對于考試、評價乃至學習的積極情感。

總之,新課程新理念,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對于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擺脫課堂中冷場的困境,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最重要的是它通過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引起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這一切對于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落實素質教育,實現中華民族的飛騰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立科. 構建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生活化[J].教學與管理,2005,(22):56-58.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新課改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