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程在高職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2017-09-04 08:39劉偉才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微課程效果高職

【摘 要】 微課程在高職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主要包括前期準備、內容設計、資源整合、學習評價等環節,要做到 “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取得實用性強、促進教師隊伍向專業化發展等實際效果。

【關鍵詞】 微課程;高職;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改革;應用;效果

一、微課程概述

隨著網絡信息化的不斷發展,新媒體的出現帶給整個社會重大影響,教學方式順應時代召喚,使長期以來刻板單一的課堂上教學有所改變,如果能有效的利用網絡技術,是最好的辦法,于是就有了微課程的定義。微課程最早的出現,是美國和英國的教授們所提出的六十秒演講和一分鐘視頻教學,其核心就是“短期課程”。用移動化、個性化等方式進行線上教學,針對某一知識點,特別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疑點專項練習,提高學習效率,更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成分體現現在社會中“以人為本”的理念,適應時代發展趨勢。

二、微課程在高職環境工程專業課程中的實施效果

1、做到“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

如果說傳統的教育方式中學生還只是一個“聽眾”,那么在微課程上學生直接搖身一變成為知識的主人,極大的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微課程上可以簡單、有針對性地找到自己在學習上需要的內容,把整體的復雜的知識體系“碎片化”,與知識的互動性加強,微課程的簡短性這一特點也正好滿足現代學生耐心差的特點,圖片、視頻、動畫、聲音等多位一體的方式能刺激學生集中力,實現因材施教。

例如:環境工程這一專業對于剛上大學的學生們來說絕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學生們很容易產生迷茫的情緒,微課程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初期直接尋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從初步的概念,比如學習環境工程的意義,當前資源危機的影響等等,再到深度的分成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等多個方面的學習,對整個學習流程都有幫助,也對日后的練習測評,學習反饋起著引導作用。

2、實用性極高

傳統的教育方式中,學生被限制在課堂上,時間與空間上都不能自己去掌握,局限性高,方式也很單一、固定,這樣的教育方式實用性低。而微課程卻妥善利用了可操作這一特性,主張學生隨處學,隨時學,不被任何時間地點限制?,F階段是新媒體盛行的時期,幾乎每個學生手中都有智能產品,學生通過這個產品就可以進行學習,方式新穎,激發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加大學生維度。

例如: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環境工程專業課程時,如果因為課堂上教師講授的快,同時上課的學生多不能一一解答問題,就可以通過微課程進行再次學習,寢室、教室、甚至家里都是微課程學習的好地點,點開課件就可以把今天學過的但是還有疑問的課程再次學習,并通過線上練習題加以鞏固,同時對明天的課程做一個提前的預習,方便跟上思路。環境工程這個學科非常復雜,如果不能及時掌握專業知識,有知識斷點,會導致整個專業技術學習的漏洞,微課程在這方面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3、促進教師隊伍向專業化發展

微課程的大力推進是不是就代表傳統的教師授課隊伍即將過時了呢?這個想法是絕對錯誤的,可以確定的是,微課程的設計也離不開人的作用,其核心還是人來設計教學內容,只是換了一種學生更喜歡的方式。教師隊伍在面對微課程時,也是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升,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程與時代接軌,走科學化道路。設計符合專業的素材軟件,把教學上缺少的生動化彌補,課件通過微課程展示,促進師生間交流,同時也可以進行教學反思,把整個職業生涯做的更加信息化、先進化。

例如:環境工程專業課的教師,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經驗,先設計出一款微課程,再在日后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也可以單獨針對其中一個模塊,比如環境噪聲控制工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效率,保持科學。

三、微課程在環境工程專業中的應用方式

1、前期準備

環境工程絕對是現在的熱門專業,社會的發展給環境帶來的壓力導致國家急需環境工程專業性人才。因此環境工程專業在前期準備中就要做足功課,選擇一個適合的主題,定制合理的教學目標,比如:選擇“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作為主題,并針對這一主題設立“切實解決固體廢物污染”的教學目標,方向明確且具體。

2、內容設計

對環境工程這一專業進行內容的單元劃分,環境工程這種大概念能衍生出的分支很多,比如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環境噪聲控制工程等等,針對每一個單元,形成具體的教學設計,采取不同的方式,多樣化,系統化,讓環境工程枯燥的內容變得生動起來,使學生每一節課都充滿學習勁頭與興趣。

3、資源設計

針對環境工程專業課件的制作也很關鍵,因為涉及到環境,最直觀的像環境污染圖片,環境污染視頻都是最好的課件資源,同時對于每一節課都設計不同的習題,讓學生勤于思考。教師也要不斷的整合資源,更新課件,保證教學的內容,所用的例子都是新鮮的或者說是時下熱門的。

4、學習評價

因為環境的復雜性,學生在學習環境工程專業時,即使掌握的理論知識非常多,也需要親身實踐,但是簡單的實踐可以在現實中完成,很多實踐內容卻并不能輕松實現,比如環境微生物學等,微課程就可以設計專門的虛擬實踐項目,仿真化教學,學生可通過在智能軟件上操作,總結實踐成果。學生在每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做出學習評價,反思學習遇到的困難,爭取更加科學的學習專業知識。

四、結語

微課程可以說代表了新時期的教育方式,把網絡全球化的意義很好的詮釋。雖然現階段,微課程本身還有不少漏洞,這種教育方式也沒有被全面接受,但是這條路的方向是對的,科學化、技術化的核心是對的,在未來除了要大力宣傳微課程這種教育形式,也要在源頭上對微課程的系統技術、內容資源設計進行管理,相信微課程的應用會給教育界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姜玉蓮.微課程研究與發展趨勢系統化分析[M].北京: 中國遠程教育 , 2013.11-14.

[2] 周浪.淺析高職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建設[M].山東: 科技信息, 2009.33-35.

【作者簡介】

劉偉才(1984-)男,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教學論.endprint

猜你喜歡
微課程效果高職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靈動耳環
巧借微課,翻轉課堂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偽裝效果
各種運動項目的鍛煉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