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探索

2017-09-06 03:56閆彩紅劉殿臣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知識管理原理

閆彩紅+劉殿臣

摘 要 網絡自主學習與知識管理是相互交融的統一體,應用知識管理的理念,將知識管理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網絡自主學習相結合可以增強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授課學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學生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網絡自主學習的知識管理狀況,探索主題任務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方法、學生與資源、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等網絡交互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方法。這一探索的實踐有收獲,今后要不斷改進。

關鍵詞 知識管理 “原理”課 網絡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19

網絡自主學習中的知識管理,不同于一般意義上對知識的簡單加工,而是以網絡自主學習課程為平臺,學生在網絡課程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用以促進其認知建構的方式。以課程學習者為對象,結合問卷調查和訪談,探索知識管理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以下簡稱“原理”課)中的實踐,以增強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

1 調查基本情況

為了了解大學生在網絡自主學習中應用知識管理的真實情況,對紅河學院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樣本為所教授“原理”課的學生,隨機發放問卷。問卷調查人數為200人,全部有效。男生和女生的比例相差不大,年級集中于大二和大三學生。從“使用網絡的場所”調查得知,學生個人擁有電腦的比例很高,絕大多數學生具有開展網絡自主學習的物質條件。從總體來看,開展“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問卷調查從學生對知識管理的了解、知識的獲取、知識的存儲等環節了解網絡自主學習中的知識管理狀況。在進行知識管理之前,學生首先應當掌握知識管理的相關知識和能力。調查顯示,對個人知識管理“完全不了解”的占到42%(圖1),需要在學生中普及知識管理的常識。

對于知識的存儲,75%的學生會把知識“保存在電腦或U盤中”,只有19%的學生選擇“保存在自己的管理工具中”(圖2),學生需要獲得知識存儲的工具及其具體應用的方法。

對“您是否在網絡自主學習中進行了個人知識管理”的問卷調查顯示,72%的學生選擇了“沒有”;對于知識管理工具在個人知識管理中的重要程度,只有9%的學生認為“非常重要”,28%認為“可有可無”(圖3)。知識管理的作用除了介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

“如果您求助于網絡資源,您首先會選擇”的調查顯示,53%選了“搜索引擎(百度、谷歌、迅雷等)”,選擇“專業相關的門戶網站”和“知識庫(百度百科、豆丁網等)”的24%(圖4)。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給學生介紹更多的網絡課程資源。

對于曾經使用過的網絡學習資源,65%的學生選擇了“課程網站”(表1)。訪談得知,大部分學習課程網站的學生是因為任課老師的要求,表明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

2 基于知識管理的“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實踐

“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的學生知識管理包括知識的獲取、交流、運用、整合等過程。通過“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課程、平臺搜索、網摘等方式獲取知識;通過網絡課程論壇、QQ群、個人圖書館等途徑進行知識交流;通過討論交流、成果展示、寫學習筆記等環節實現知識的運用和整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小組協作學習促進了問題的解決。

在“原理”課的網絡自主學習中,探索以網絡自主學習主題任務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方法、以學生與資源、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等網絡交互為中心的知識管理方法,以期增強學習效果。

2.1 以網絡自主學習主題任務為中心的知識管理

2.1.1 知識庫的建立

“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以問題與活動為向導,教師事先設計和發布主題任務,要求學生搜索課外學習資源,運用這些資源來解決問題。為了促進學習資源的存儲和共享,利用“360doc個人圖書館”建立了班級知識庫。教師先注冊并建立個人圖書館,將資源進行目錄分類,分別存儲在不同的文件夾中。學生進入后,利用網站的搜索功能,查找教師并“添加關注”,全班學生的名錄就會顯示在教師的通訊錄中,學生頁面中的內容會在教師的站點中顯示,“通訊錄”里可以看到學生對知識庫的貢獻。

2.1.2 設計問題與活動

通過對學生的了解發現,學生對知識管理知之甚少,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實施知識管理,需要突出教師的干預作用,教師設計問題,告知學生問題解決的操作程序和步驟。如關于第一章質量互變規律內容的主題任務設計:一是教師提供微課視頻“跬步亦人生——質量互變規律”,上傳“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平臺,讓學生自主學習;二是學習小組每人都查找相關資料——1個反映“質量互變規律”的實際例子或者前沿資料,上傳“360doc個人圖書館”;三是小組共同思考并寫作完成——結合觀看的微課視頻和小組每位成員查找的資料,闡述質量互變規律的方法論意義;四是評價、交流,先兩個小組之間課下評價,形成評價性文字,然后課上班級互動交流。

2.2 以學生與資源、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等網絡交互為中心的知識管理

“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課程打破傳統課程課堂面對面語言交互的局限性,突破時空限制,學生與資源、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交互活動成為網絡自主學習的主要活動。

2.2.1 學生與資源的互動

利用“原理”課網絡教學平臺中“教學資料”模塊和論壇模塊發布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參與互動交流,目的是讓學生圍繞學習任務進行知識的獲取和分享,同時對學生知識管理成果進行評價,以此促成學生進行知識管理的良性循環。

“原理”課網絡教學平臺中“教學資料”模塊可以上傳文檔、視頻、鏈接等形式的資料,教師提供學習資料,讓學生按要求在頁面評論處發表評論。如觀看視頻資料《永遠在路上》第八集標本兼治,在視頻所在頁面評論處運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發表觀后感;閱讀文檔資料《居里夫人》,在文檔所在頁面評論處回答:《居里夫人》告訴我們什么樣的哲學道理。endprint

2.2.2 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的網絡互動及自我知識的總結

“原理”課網絡教學平臺中的學習任務要求每個學生都完成,然后對另外一位同學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評價。教師可以對任何一位學生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網上評價。在所有網絡評價結束后,組織課堂交流。最后寫學習筆記,進行自我知識的反思總結。

2.2.3 學習小組成員間的互動

“原理”課的學習需要相關經典文獻的閱讀,教師選取五篇經典文獻——《<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共產黨宣言》,發布在“原理”課交流平臺,學生能夠自主下載學習。學習小組選取學習內容,在小組QQ群中討論交流學習,寫出讀后感,制作課件,在課堂上分享和交流學習成果。

3 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總結

(1)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通過使學生進行知識管理,可以提升學習效果。訪談得知,有學生剛開始反感,認為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增加了學生的課外學習任務,但通過實踐,自己有所收獲,逐漸接受了這種學習方式。有學生認識到“學生在網絡中的交流,很好地解決了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能很好地幫助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知識資源”。有學生對寫學習筆記表示認可,認為“通過寫學習筆記,讓自己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夠形成反思總結,收獲更大”。有學生表示“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的進程中,能夠較快地找到適合自己的信息資源,學習效率有了一定的提升”。

(2)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實施知識管理難度不小。一是教師知識和能力不足。教師處在探索中,無論理論還是技術水平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提高。二是學生基礎有限。學生缺乏知識管理相關的知識基礎,對什么是知識管理、如何操作等不清楚。三是操作方面有限制。由于學生還沒有形成知識管理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學習活動缺乏主動性,教師只有通過布置學習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嘗試進行知識管理的操作。

(3)因水平、能力的限制,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處在探索階段。在知識管理中,學生會應用一些常見的網絡輔助工具和軟件來獲取海量的網絡資源,例如:搜索引擎、下載軟件、BBS論壇等。這表現為知識管理中的知識獲取、存儲。但對于網絡資源和軟件工具的使用,多數學生還只限于簡單的基本操作;學生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個人的行為居多,與他人的互動交流少;“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課程網站的資料(教案、課件、經典文庫、視頻、鏈接等形式的課外學習資料等)都是教師發布,學生只是閱讀,不能自覺地與原認知結構中的知識形成聯結。

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的知識管理中,學生的知識共享還未能形成很好的氛圍和激勵機制。對于“您覺得和其他同學共享自己的知識需要哪些條件?(多選)”的調查,46%的學生認為“具有共享知識的氛圍,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識”,85%的認為應該“具有激勵機制,要能夠為分享自己知識的同學進行鼓勵”。學生的知識整合還沒有形成習慣。在“當您從網絡上取得大量有關知識時,您會對其進行總結與反思并應用到以后的學習中嗎”的調查中,45%選擇了“有時”,36%選擇了“偶爾”,還有6%選擇“從不”,只有13%的學生選擇“經?!?。

基于知識管理的“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還沒有形成完善的評價機制,評價內容單一,主要就資源的貢獻和提交的作業對學生予以評價。在“您認為網絡自主學習評價應包含(多選)”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評價還應包括“學習態度(登錄次數、在線課程學習時間等)”和“交互能力(在線發表言論、回答問題、參加討論的時間、次數、質量等)”對于“您認為當前網絡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多選)”的調查,45%的學生認為“學習監控不夠,應用效果的評價機制缺乏”。

總之,通過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有一定的收獲。通過實踐,認識到知識管理是實實在在的學習活動,“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實質是進行知識管理的過程;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過程中,運用主題中心的知識管理和交互中心的知識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教師的信心源于學生的良好表現。在這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一定程度的激發,對“原理”課的網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知識管理在“原理”課網絡自主學習中的實踐雖處在探索階段,有一定的難度,但有信心不斷改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洪玲.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平臺的設計與開發[D].天津師范大學,2011.

[2] 程宏達.基于網絡自主學習的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云南大學,2013.

[3] 石運才,柳俊林.基于知識管理的中職網絡自主學習平臺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15).

[4] 趙呈領;劉麗麗;梁云真;趙剛.網絡學習空間學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探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6(3).endprint

猜你喜歡
知識管理原理
淺析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及其原理
淺析狹義相對論的建立及其原理
人力資源管理實踐、知識管理導向與企業績效
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
提升企業知識管理能力 增強企業的強勁發展態勢
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知識管理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實施知識管理的重要性研究
兩個原理的區別及其應用
祖暅原理的推廣及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