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等自然權利:馬克思《1844年手稿》第一筆記隱含的預設

2017-09-06 14:48邱太昌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私有制手稿異化

邱太昌

摘 要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第一筆記中,通過對古典經濟學的工資、利潤和地租概念的考察,提出了著名的異化勞動理論。在馬克思關于地租和異化勞動的論述中,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一直以一種隱而未彰的信念存在著,事實上這種存在在私有制條件下表現為自身的反面。如果不平等、不自由是異化勞動的結果,那么在異化還未出現之時平等必作為自然權利而存在。本文試圖從平等自然權利的規定出發,通過分析筆記本Ⅰ中關于地租的來源和異化勞動的二元結構,揭示出《手稿》筆記本Ⅰ所隱含的平等自然權利的預設。

關鍵詞 平等自然權利 地租 異化勞動 二元結構

中圖分類號:A811.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70

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在西方古典思想中或者作為一種個人信念,或者作為普遍的精神信仰,長期影響著西方世界的思想進程。馬克思作為西方世界偉大的思想家,無疑受到了西方古典思想的影響,“離開西方古典思想,離開西方傳統思想,無法貼切地理解馬克思”。 ①馬克思在《手稿》筆記本Ⅰ中批判地分析了國民經濟學的局限性,指出了他所要進行的經濟學研究的新任務。接著,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異化勞動理論,分析了異化勞動的表現形式、產生的根源及其所造成的后果。在馬克思論述地租和異化理論的過程中,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一直以一種隱而未彰的形式存在著。之所以說它“隱而未彰”,是因為它在《手稿》筆記本Ⅰ中并沒有直接的論述,而是作為馬克思思想的基本信念隱含在其中的??墒?,這并不意味著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在《手稿》筆記本Ⅰ中無跡可尋,事實上在私有制下它實際表現為自身的反面。因此,分析私有制下的異化勞動現象對于理解馬克思思想的深層信念將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1 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

要追問平等自然權利觀念的由來必須首先問及自然權利觀念的發展,因為事實上平等是作為自然權利的重要原則而存在的。

自然權利觀念在西方世界由來已久,“它來自基督教(根本上是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概念”,②發展到近代逐漸成為西方自由思想的一個重要形態?;舨妓故堑谝粋€對自然權利概念作出明確的界定的學者,并賦予這一概念以平等的原則?;舨妓顾x予的自然權利概念的平等原則有三層含義,即每個人生命權的平等、自衛權的平等、對所有事物的權利的平等。從某種意義上說,平等自然權利指明了一個原則,即平等是人生而具有的權利。換言之,平等是在任何社會組織形成之前的自然狀態中就已然存在著的,不平等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就“平等自然權利”的揭示和闡發而言,西方近代政治學家盡管有著諸多差異,但他們都以自然狀態的假說為出發點。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認為人類在自然狀態中是平等的,不平等只是歷史發展的結果。他認為如果人類的不平等有一個起源的話,那么肯定有一個時候是沒有不平等的。人類之所以會出現不平等的狀況,是因為某一天突然發生了一個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自我意識的出現,而這恰恰也是文明社會的基礎。盧梭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說,“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并想到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的真正奠基者?!币簿褪钦f,文明起源于這樣一個事實——之前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種根本不分你和我的平等狀態,那個時候自然界的物產十分富饒,沒有人知道想要占有比別人更多的東西,人們的一切活動都限于生命的延續。而且那時還沒有父母子女的觀念,所以人就沒有私心,不會為了別人占有東西。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人對大家說,這塊地是我首先意識到的,這是我的東西,以后誰都不能來侵占這塊地上的東西。當“我”知道說“這是我的”的時候,“我”有了自我意識,有了主體觀念?!拔摇庇辛俗晕乙庾R之后,“他者”就出現了,同樣“我”和“他者”的關系也就出現了。正因為有了“我”和“他者”的區分,才打破了自然狀態下的平等原則,不平等現象也就開始出現。

2 筆記本Ⅰ關于地租來源的論述揭示了不平等的歷史性

馬克思在《手稿》 筆記本Ⅰ的第二部分追述了地租的形成過程和影響地租的因素,進而分析了地產之間相互競爭的歷程。馬克思對于地租來源的分析一方面揭示了私有制形成的歷史性,換言之,如果作為社會關系的私有制是歷史發展的結果,那么伴隨私有制產生的不平等現象也應該是一種歷史現象。另一方面,從馬克思對于地租來源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平等自然權利”的觀念一直作為隱含的信念,成為他追述私有制和進行道德評價的出發點。如果沒有“平等自然權利”觀念的預設,馬克思對私有制的道德評價將會變得沒有根據。

馬克思認為“土地占有是私有財產的基礎”,③也就是說私有財產最初是以對土地的占有為其表現的。那么,土地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何以能夠被人占有呢?馬克思說,“土地所有者的權力來源于掠奪”,④也就是起初不為人所有,后來之所以有人獲得了支配土地的權力只是由于掠奪。這種掠奪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對自然的掠奪,一方面是對具有同樣權利的人的掠奪。

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掠奪”一詞在馬克思文本中的使用?!奥訆Z”作為一種不正當的占有方式,本身就帶有一種道德的評價在里頭。另外,“掠奪”還預設著有一種權利本該是人人都平等享有的,是不當受到剝奪的。如果不是這樣,起先對土地的占有也就不能稱為掠奪。具體說來,在馬克思的觀念中,土地和人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起先每個人都平等地具有使用土地的權利,只是由于一部分人通過掠奪的方式才破壞了原有的平等原則。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筆者認為馬克思對于地租來源的論述和評價本身隱含著平等自然權利的預設。

3 異化勞動的二元結構預設了本真的勞動狀態下勞動者平等的自然權利

馬克思在《手稿》筆記本Ⅰ第三部分闡發了他自己對于異化勞動的思考,他分析了四種異化的表現,分別是勞動者與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者同勞動的異化,勞動者同他的類本質的異化,最后是人與人相異化。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和私有制相互作用,造成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與資本家的不平等,是所有工人貧苦不幸的根源。在馬克思關于異化勞動理論的規定中預設了未異化的本真的勞動的存在,如果說異化條件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表現為不平等,表現為階級斗爭的話,那么在勞動的本真狀態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endprint

那么,什么是異化勞動呢?馬克思說,“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產品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的、物化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現實化就是勞動的對象化”。⑤也就是說,馬克思把勞動理解為主體所具有的能動的力量,因此,勞動本身是作為主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但是,勞動作為一種創造性的能力,具有對象化、物化的傾向。當勞動完成產品生產的時候,勞動產品具有了獨立的性質,成為了外在于人的、與人對立的東西。這個時候,勞動既是它自身,又是它自身的對立物,這就是異化勞動的二元結構。

克思在別的地方指出,人們通過勞動生產自己的生活,同時生產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從這個觀點出發,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斷不平等現象只是異化勞動條件下的歷史現象,只要改變了勞動的異化狀態,回到勞動的本真狀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就會隨之改變。那么,如何才能改變勞動的異化狀態,使人重新獲得平等的自然權利呢?關于這個問題有兩條路徑可供選擇,一條路徑是回到人類的原始狀態,在這種狀態中,勞動作為人的自然能力還未與人分離,勞動僅僅表現為人的求生存的生命活動。在這種原始的自然狀態下,人與人之間既可以說是平等的,又可以說是毫無關聯的。另一條路徑就是馬克思設想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在共產主義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社會按需分配,勞動不再是私有制下那種實現和滿足欲望的手段,而成為了人的第一需要,成了生活的目的。這個時候,因為沒有了私有制和私有觀念,平等自然權利也就得到了保證。

雖然馬克思在異化理論中所指出的人類解放的道路并非回到原始的自然狀態,但是平等自然權利的信念始終是他設想的未來共產主義的遙遠參照?;蛘哒f,馬克思設想的共產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是一種經過揚棄之后的更高層次的平等自然權利的復歸。

注釋

① 伯爾基.馬克思主義的起源.武慶,王文揚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

② 伯爾基.馬克思主義的起源.武慶,王文揚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58.

③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共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2000:44.

④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共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2000:35.

⑤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共中央馬恩列斯編譯局譯.人民出版社,2000:52.endprint

猜你喜歡
私有制手稿異化
拒絕異化的人性之光
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異化勞動”的探析
作家手稿
天價手稿
羅丹手稿
市場經濟條件下,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堅持
認識和把握戰爭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
感性個體與社會存在的分離及融合
“社會主義異化”論與精神污染
費爾列希特《異化:從過去到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