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能力探議

2017-09-06 12:01蔡月云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就業能力高職高專途徑

蔡月云

摘 要 畢業生就業工作是反饋和改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是進一步探索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而在如何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能力是所有高職院校就業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本文針對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就業能力的現狀,分析了高職高專學生在就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提高實踐能力、心里受挫能力、擇業觀念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就業能力的對策和做法。

關鍵詞 高職高專 就業能力 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77

近些年,大學招生規模一直在擴大,高校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導致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而高職院校由于學制短,學生人數較多因此其就業壓力更突出。因此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高職院校如何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1 提高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必要性

國內,大學生就業能力概念通常定義為:大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專業及相關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對自身潛能的開發而獲得的能力實現自己就業目標和理想,滿足社會的需要,在社會中實現自身價值。就業能力是一種與職業相關的綜合能力。

1.1 提高就業能力是增強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

高職院校是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專門性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職教育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也需要全面提高高職生的綜合素質。高職畢業生如能具有較強的就業能力,爭取到更多的工作機會的話,對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十分重要的。

1.2 提高就業能力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截至2015年,高職(??疲┰盒S?224所,“十一五”期間高等院校為社會輸送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高職教育正處于新的發展時期,其教育培養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F今,社會對于高職院校評價標準是以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為標準,用人單位也十分看重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也以此作為衡量畢業生的標準。因此,高職院校在建設社會需求的專業和學科的同時,需提升教學質量,提升社會適應性,提高畢業生就業能力,提高就業率,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

1.3 提高就業能力是大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前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難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學生在邁出學校走向社會的時候面臨著大量的求職問題,用人單位對技能型專業人才的要求與畢業生相對較弱的適應力形成了較大的反差。因此,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需根據用人單位和社會的需求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2 當前高職畢業生就業能力的分析

2.1 實踐能力還較為欠缺

實踐能力指的是畢業生的動手操縱能力。實踐性教學是高職教育的特色和重要組成部分,但不少高職院校,因受設備的限制,實訓室的數量和質量不盡如人意,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訓練機會。大學生在校時只注重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因此工作中缺乏工作經驗和實踐操作能力,導致用人單位在給予安排工作時覺得有所局限。

2.2 就業心理還較為脆弱

就業心理較為脆弱主要表現為:(1)就業心理準備不足。觀念有待轉變,存在眼高手低,過于強調專業對口。(2)就業過程中抗挫能力較差。缺乏冷靜、理智的擇業心理,在求職過程中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或采取逃避方式。

2.3 就業觀念還有待改進

高職生的就業觀念還不夠積極,多數人選擇被動的“等”、“靠”和“要”。有的畢業生甚至逃避就業,主動待業在家。另一方面,部分畢業生對“從基層做起”這樣的觀念認識還不夠,缺乏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和艱苦創業的心理準備,也沒有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只是一味地追求工作環境好、薪水高的工作。

3 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能力的對策及做法

由上述分析可見,高職生的就業能力還存在著欠缺,高職院校就業能力的培養體系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具體的對策和做法有以下幾點:

3.1 轉變辦學觀念,提升社會適應力

(1)加強教學的改革。學科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圍繞著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和就業質量的提高這個目標,培養“適銷對路”的學生。高職院校應與時俱進地轉變辦學觀念,加強特色專業的建設,在不斷提高教學的適用性的同時,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努力做到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內容與社會相貼近。在進行課程設置的時候,可多設置實驗、實訓、實習等課程,在暑期利用社會實踐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到工廠、企業去感受那里的工作氛圍,去與那里的員工進行交流,也可在學生離校頂崗實習的時候提前讓學生適應社會,逐漸完成社會角色的轉換。通過把教學、畢業設計和實習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學以致用,且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強化,社會競爭力和適應力得到了增強。

(2)建立新型的“導師制”。建立一種新型的“導師制”,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分專業建立畢業生信息中心,開辟網上校友錄,讓任課老師與畢業生對接互動,建立穩定的有針對性的“導師制”進行指導,推行任課老師一人幫扶幾個學生模式,通過任課老師一對一聯系的形式及時掌握和收集畢業生就業情況,利用任課老師的專業知識及就業經驗對畢業生進行就業指導,使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跟指導老師進行反饋,并得到相應的指導。通過此種新型的“導師制”,不僅使畢業生與老師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也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及時有效解決并且給學校帶來更多有關本校畢業生就業的一些動態信息。

(3)符合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文素質?,F行高職院校在人文素質培養方面普遍缺失,企業最為看重的高職畢業生“工作態度”、“思想道德水平”、“團隊合作”及“溝通協作能力”往往是畢業生最缺失的。人文素質是架構畢業生比較優勢和就業競爭力的制高點,情商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事業的成敗,因此高職教育要加強職業精神、協作精神等,以此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為其今后的職業生活奠定堅實的道德基礎。endprint

(4)構建高職院校學生全程化職業指導體系。通過近幾年的就業調查跟蹤反饋發現,不管是畢業生還是用人單位均指出了加強對學生就業指導全程化的重要性。讓學生從進入大學一開始就帶著目標學習,避免學生到了臨近畢業的時候才開始騎驢找馬。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需求,分階段地建立職業指導體系,學校的就業指導思想需得以轉化,在實現職業指導教育全程化的基礎上,將職業目標、職業生涯、創業等教育貫穿大學三年,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就業指導。在大一期間幫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在樹立正確的目標后做好職業生涯的初步規劃;大二期間主要幫助學生拓展職業素質,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活動及社會實踐以便進行相應的生涯規劃的調整;大三則注重就業技巧的指導,就業心理的調試等來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三年全程化的指導,使學生能了解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興趣取向、積極進行自己興趣崗位探索,幫助畢業生實現匹配的就業。

3.2 加強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提高生理承受力

(1)提高就業老師的專業素質。在畢業生的就業觀念的樹立及就業心態的調整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利用就業指導課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職院校如果想要在提高學生就業能力方面有所改善的話,需要首先提高就業指導人員的素質,使其具有較系統的理論知識,熟悉有關高職畢業生各方面的就業文件、政策和規定,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的機會,使指導人員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提高,能夠給學生更多更好的指導。

(2)高職畢業生自身也要更新就業觀念,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恰當確定自身的就業值。調整好心態,避免盲目追求,正確認識自我才是最根本的途徑。在畢業前需要掌握各種求職技巧,在求職中敢于積極主動地推銷自己。改變傳統觀念,接受先就業在擇業的觀念,能夠吃苦耐勞從基層做起,腳踏實地。

(3)高職生在求職過程中遭遇的心理問題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激烈的人才市場競爭,在尚未完善的公平機制下,畢業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針對這一情況,高職院校應通過素質教育的深化來強化畢業生心理素質的養成,同時配備一支信譽度高、專業性強的心理咨詢師資隊伍,當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所遭遇的心理問題能夠得到完善的咨詢和指導。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畢業生減輕了就業壓力。

3.3 拓寬渠道,加大產學結合的深度和廣度

產學結合是今后高職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學校綜合辦學實力和影響力,實現就業直通車的必由之舉。高職院校要培養企業需要的畢業生,就應該大力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企業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也可以將企業自身對員工的要求反映給學校,使學??梢愿鶕嶋H情況進行調整。同時學校應鼓勵更多的教師到一線企業去實踐,提高“雙師型”教師的素質。拓寬產學結合的廣度的同時也從另一方面擴寬了畢業生的就業途徑。

總之,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下,高職院校要以就業需求為導向,不斷地改進人才培養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畢業生自身也要調整好心態和預期值,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習、實踐和職業能力,從而逐步緩解就業壓力,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姚霞.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誤區及其對策分析[J].中國西部科技,2006.

[2] 任江林.關于提高大學生能力的幾點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5.

[3] 劉楊.談高職生就業能力培養的現狀與體系建構[D].教育與職業,2007(24).

[4] 劉余鎮.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構成及其培養[D].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5(3).

[5] 賈筱俠.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天津農學院,2009.

[6] 崔彩.新形勢下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解析[J].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09.

[7] 熊愛莎.高職畢業生就業心理的自我調適[J].義務工商學院,2007.

[8] 蔣潔.青年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分析與思考[J].中國青年研究,2007.

[9] 葛敏.大學生就業形勢與思考[J].科技信息,2007.

[10] 夏祖浩.淺談大學生就業能力標準與競爭優勢[N].中國教育報,2006.endprint

猜你喜歡
就業能力高職高專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高職高?;A會計實踐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云南省高職高專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
武漢市部分高職高專院校足球課的開展現狀及制約因素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