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觀與實際就業情況的分析

2017-09-06 17:30馬駿
科教導刊 2017年20期
關鍵詞:就業觀畢業生高職

馬駿

摘 要 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本??圃盒5漠厴I生都面臨著找工作難的現狀,高職畢業生由于在學歷和社會文化中的認知程度上均與本科院校畢業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就業市場中的受關注程度不僅有限,也時常會受到就業歧視。本文就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就業觀與實際就業情況的對比,試圖找到學校就業板塊教育的特異性的教學理論和側重點,因此來指導在校生未來就業時的心理預期,提高其在就業市場的受關注程度。

關鍵詞 高職 畢業生 就業觀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85

目前我國的就業狀況較為嚴峻,黨的十八大以后,國家的大政方針主要為關注民生,黨內反腐以及發展經濟,但是近幾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發展模式的變革以及我國經濟多元化程度的加深,通過教育部的相關調查和調研,發現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對于理論型研究的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實際需求是有限的,以目前本科院校的輸出量相比,就業市場是嚴重的供大于求,而市場對于??萍夹g型的畢業生的需求是較為旺盛的,[1]這與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有較大關聯,第一產業的勞動力是較為恒定的,即有多少耕地對應就有多少勞動者;而第二產業在目前實體經濟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崗位需求量大大壓縮,況且制造業目前是從以往以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轉變為以應用工業機器人和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發展模式,因此,制造業對實際用工的數量銳減,但更偏好以機械保養和來代替機械無法完成工作的“低端”崗位;第三產業的需求量更大,但是結構復雜,從業人員學歷普遍較低。[2]通過分析C校D系2014級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就業情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析與發現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所體現出在校就業教育的必要性。

1 應屆畢業生的就業觀與就業訴求

對于大學生而言,讀書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就業,不管是升本、考研、考博,最終的落腳點都繞不開工作,因此大學生的就業觀和就業訴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個體的工作方向差異,盡管很多人在實際就業時會因為種種不可預期的變故或者原因而改變自己的觀念與行為,但是,其最終方向還是以個體的就業觀念和人生規劃為導向。

通過2014級會計電算化專業畢業生的訪談與問卷調研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1)絕大部分學生的就業觀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就已經被決定了,這種觀念是主被動同時存在的。通過訪談與問卷調查,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高考后填報志愿時,不論是填報學校還是專業,全都由父母代為操辦,學生本人的意志和選擇權受到了壓制,而其中絕大部分學生又服從了父母的選擇,被動的來到被錄取學校進行學習。這一部分學生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本身學習能力突出,自律性較強,在校期間能夠及時調整逆反心態,努力來學習專業知識,然后希望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會計工作;另一類學生則始終對于專業學習心不在焉,在力圖不掛科的基礎上,還是會在課余學習或者嘗試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例如現在流行的直播,或者自主創業。

(2)畢業生大部分都傾向于先就業,再擇業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確實表現出了這種行為。通過對該專業200余名應屆畢業生的問卷調查,70%的畢業生選擇先就業、再擇業,這與他們對于社會的認知程度是分不開的,幾乎所有同學都認為目前就業狀況是較為嚴峻的,也認為??茖W歷在就業市場中是不具有優勢的,這說明,在校生對于社會就業情況時有過了解的,但是在學習和生活中,并沒有明顯表現出對于這種就業壓力的緊張。在當前的就業統計中,大部分畢業生也表現出了這種就業觀表現的行為,很多學生都已經在很短的時間內有過多次跳槽的經歷。

(3)就業的渠道散點呈紡錘狀圖形分布,通過父母幫助和選擇升學的占少數,大部分畢業生選擇自主就業。在問卷調查中,選擇通過父母幫助和選擇升學的不在多數,大部分學生選擇自己找工作,在畢業情況統計中,也發現就業散點分布確實與問卷數據呈正相關,也就是說,本次問卷調查的的信度較高,能夠如實反映該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意圖。

2 頂崗實習期的實際工作落實情況調查與分析

根據學校相關規定,大三學生在該學年的12月初就應當離校進入頂崗實習階段,時間到畢業為止,也就是說,實際上大三的第一學期末就已經進入了準就業狀態,截至目前,基本所有應屆畢業生已經就業完畢,以下幾點是針對畢業生走訪的調查分析:

(1)專業對口的程度并不高,大多數畢業生希望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但實際上較有難度。以往老師和學校會強調學以致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專業對口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就會計電算化(泛會計)專業來說,目前的專業對口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這里面有應屆生本身的社會文化定位,同時也有大會計專業目前的就業現狀之影響。從應屆生本身來說,會計專業的特殊性在于在校學習的會計與財稅知識與實際的會計工作的接洽并不是十分緊密,同時在企業中,會計的分類很細,而在校學生的專業學習較為寬泛,不夠專業化和精細化,另外企業更需要能夠立馬上手業務的老資格會計,而不太偏愛需要培訓、培養的新會計,這就導致該專業的畢業生在專業對口的選擇上較為困難;另外一點,目前國家提倡和引導記賬和財稅一體以及電子化,較大的工作量只需要一個操作人員就可以在電腦終端進行錄入,系統會進行運算,從而對會計行業的從業人員實際需求銳減。這兩個方面都導致應屆畢業生要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難度較大。

(2)部分應屆畢業生跳槽頻率過高,而且對于薪資福利待遇的要求明顯與自身工作能力和價值出入較大。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有部分畢業生在短短的3個月的頂崗實習時間中經歷了至少3次以上的跳槽,原因很多,主要集中在不滿意企業的人際關系、不滿意較低的薪資報酬、受不了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節奏等,而且,通過這部分學生的在校表現,發現其在校時就偏向避重就輕,然后不喜好參加集體活動,并且成績普遍較差。不難發現,學生在學校表現出的意志力和行為,是可以影響他們在就業時的選擇和工作態度,并不存在那種在學校懶散,就業后短時間內變勤奮的學生,他們的行為表現出來是一致的。endprint

(3)就業的多元化是前所未見的,這反映了當代中國經濟的多樣性和包容性。與過去的大學生相比,當今的大學畢業生所從事的行業多種多樣,在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就業統計中,包含了各種各樣的行業和工作,這就是說,當代的高職類學生在就業時并不十分拘泥于過去我們認為重要的穩定、社會地位等價值觀念,他們更追求自我意志的表達,更關注自我的感受,更喜歡挑戰和自由等等,但是通過對家庭構成的分析,又可以得出,家境較好的學生,通常會更隨性一些,在就業的問題上并不是十分關注,但是家境并不好的那一部分學生,則會更加在意職業規劃和未來發展,因此在細分的基礎上,家庭情況的差異,決定了學生就業的差異。

3 就業板塊教育的必要性和差異性

從實際的就業情況來看,結合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特提出針對在校學生就業板塊教育的必要性和特異性:

(1)不必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的重要性,應該鼓勵學生靈活就業。對于當代的大學生就業教育,不必拘泥于專業對口的教育,應該是鼓勵他們靈活就業,并且以自己的特長和愛好作為前提,將工作由一種沉重甚至帶有壓力的行為轉變為一種可以發揮自己創造能力的行為。學生對于工作的認知,最重要的就是,不再有很長的假期,不再可以隨便請假,也沒有了在校時的自由,因此對于工作,本能是排斥的,所以就業教育,首先應該消除學生對于工作的恐懼感,其次鼓勵他們自主擇業,這樣才能在工作崗位中找到樂趣,從而主動工作。

(2)學好專業知識之余,更加培養人際交往能力、提高抗挫折能力。專業知識無疑是在校學習最重要的,但是只是學好專業知識并不能在復雜的就業市場中得到關注,而較為重要的反而是人際交往能力以及亟需提高的抗挫折能力,人際關系能力體現在社會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溝通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個體在整體中的位置,與他人的融洽程度;而抗挫折能力,是避免畢業生在走出學校后,因為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現實差異而選擇一些極端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情緒。

(3)對學生進行分類的就業教育,通過對學生家境的了解進行精細化的就業教育。由于學生的就業目的和行為是受到家庭環境影響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因此在就業教育中,首先應該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環境,然后再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有差異性地來進行就業教育,大眾化的就業教育不太適合不同的受眾群體,同時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綜上所述,高職類學生的在校表現與實際就業情況是具有一定聯系的,而作為輔導員和教授就業教育的專職老師,要在分析學生構成和就業情況的基礎上來進行差異化的就業教育,這樣才能將就業教育課程的效用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曹起武.本科院校轉型形勢下高職院校的定位分析[J].職教論壇,2015(22).

[2] 朱勤.產業升級與大學生就業能力構成要素實證研究——基于浙江省327家企業的問卷調查[J].中國高教研究報,2014(5).endprint

猜你喜歡
就業觀畢業生高職
以就業為導向在中職化妝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探究
你根本不知道,這屆畢業生有多難
中醫藥院校學生就業觀對就業質量的影響分析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新一線城市”吸引畢業生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51萬
試論當代大學生擇業觀與就業觀的形成及作用
湖北美術學院98年畢業生作品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