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對策分析

2017-09-06 11:28代素蘭
科學與財富 2017年24期
關鍵詞:突發性

代素蘭

摘 要: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不斷加快的工業化進程導致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已成為常態,不僅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一定制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具有較長的污染時間、較廣的危害范圍和嚴重的危害程度,而且其處置過程復雜多變,存在各種不安全因素。目前,我國仍缺乏完善的污染事故處理體系和較強的事故應變能力,因此相關部門需要重視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和預防工作。

關鍵詞: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預防處理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不僅指人們經??吹降拇髿馕廴臼录退廴臼录?,而且包括固體廢物污染事件和振動噪聲污染事件,同時污染類型還包括化學物品污染、自然環境破壞以及放射性污染事件,這些污染因素形式多樣,所引發的事故也不可預測,具有突發性和多變性等特點,危害程度比較嚴重。相關部門只有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對策進行不斷完善,使事故處理人員的應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才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環境污染對人身健康和周邊環境造成的危害。

一、環境污染事故的出現原因

1、危險化學品缺乏正確的運輸、存儲和使用方式。作為一種動態危險源,危險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惡劣的天氣環境、運輸工具的不安全狀態、駕駛員的不安全行為都可能造成事故的發生。另外,跑冒滴漏現象在運輸過程中也時常出現,從而污染生態環境。在儲存和使用危險化學品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疏忽大意導致化學物品的泄露燃燒,也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2、缺乏及時的污染反饋和處置能力。近年來,很多大規模污染事故,均是因前期污染信息報告上報不暢,造成環保部門無法對污染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因此導致污染事件的補救工作未能夠有效開展。在現場處理突發性污染事故時,一些部門沒有組織充足的人員參與其中,各管理部門之間合作不協調導致污染事件逐步擴大。在今后的二十年間,我國經濟總量將持續遞增,人口數量逐步增加,與此同時帶來的污染負荷也將增加3—4倍,這就需要我國環保部門采取有效措施正確處理好環境與發展的突出矛盾,使生態環境壓力得到有效控制。

3、生產設備未及時維修和更換。我國很多企業由于未及時更換和維修老化設備,導致其運轉不正常,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另外很多地區在水源地和居民集聚區建設大量的污染企業,如果出現安全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另外,很多企業缺乏安全意識,未制定正確的應急救援措施,當生產過程中發生化學物品泄露、燃燒或爆炸事故時,無法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應急處理,從而擴大事故范圍,嚴重污染環境。

4、缺乏完善的應對機制。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企業都缺乏完善的環境應急預案,當出現污染事故時,由于處置不當導致大范圍的環境污染情況出現。還有部分企業雖然按照上級要求制定了相關的應急預案,但缺乏實際操作,未定期開展應急演練,在事故發生時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妥善處理。

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處理對策

當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出現時,環保部門需要精密組織,科學制定對策,對污染范圍進行有效控制,通過深入的調查準確了解和掌握污染情況,從而確保有針對性的應對突發環境事件,并迅速監測環境污染程度,全面有效的分析環境污染的發展趨勢和方向,將處理方案制定出來。

1、應急響應。在獲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后,環保部門需要及時安排工作人員認真核實現場的相關信息,并根據應急預案,結合實際情況科學指導現場應急處置,另外需要將處理意見和信息及時向辦公室反饋。應急指揮部管理人員要根據反饋的信息,制定出應急計劃,并帶領工作人員前往現場進行協調處理。監測人員要采樣分析現場的污染物。在進行應急處理時,要確保應急救援電話24小時暢通,另外通過電視、廣播等多媒體平臺向廣大群眾公布污染事故狀況和正在采取的措施,確保將現場情況及時傳遞給應急區域內的群眾們,使他們能夠積極配合相關應急救援工作。

2、進一步強化現場監測。首先需要明確監測因子,在進行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理時,要及時確定監測因子,在獲取充足的現場資料以后,可以按照數據庫的資源對現場情況進行分析,結合現場調查情況初步確定應急監測的污染物。工作人員可以通過便攜式檢測儀、檢測試紙以及快速檢測管等手段對污染物實施應急監測;其次要科學布置監測點,應急監測結果受采樣點布置的完整性、及時性以及代表性等因素的直接影響,事故的發展態勢和影響范圍通過精確的監測結果能夠得到充分反映。與此同時,想要使應急監測數據具有較強的說服力,需要環保部門對典型的參照樣進行采集,從而確保事實清楚,客觀公正的檢測數據能夠在處理環節突發性事故時全面呈現出來。假如遇到江河污染問題,需要在事故發生的下游和發生地布置監測點,如果水流較小或靜止的狀態下,則可以在不同的水層采集污染物樣本。同時,還需要對出現事故區域的飲用水和農灌水進行實時監測。假如出現大氣污染情況,則需要在事故的上風口布置監測點,而采樣點必須設置在污染區域的人群活動區和住宅區,監測人員可根據風向變化情況對采樣的位置進行及時調整。假如出現土壤污染情況,則需要在地層深處和地表層間隔性布置監測點,并采集事故附近區域的樣本進行分析。監測人員要對樣品進行分類保存,防止有交叉污染情況出現;再次是檢測完化學樣品以后,需要向公眾準確、如實的告知檢測報告,避免社會公眾出現不穩定情緒。

3、對污染區域進行有效處理。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出現以后,要及時組織工作人員做好應急監測和應急處理工作。在處理過程中,工作量較大,工作涉及范圍較廣,因此需要多個部門聯動,及時成立應急救援小組,其中包括有消防、衛生、安全、環保等多個部門,部門之間要提前做好協商工作,明確各自的職責,在應急救援過程中相互配合,互相支援。在對污染物進行處理時,環保部門要加強監督,對可再利用的固體污染物進行及時回收,對無法回收的固體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另外,要有效處理污染水源,確保其符合規定標準后再實施排放。在應急處理過程中,可能有部分污染物出現大幅擴散,環保部門要進行實施跟蹤,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使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得到最大限度的減少。

三、結束語

通過以上內容能夠看出,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嚴重制約著生態平衡,影響著經濟發展。雖然我國對相關的應急處理工作逐漸加強重視,但較低的工作效率、老舊的技術設備、較差的人員素質仍阻礙著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理能力水平的提升。相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建立健全應急預案,不斷強化應急事故處理演練,從而有效控制和處置污染事故,使生態環境得到保護,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促進環境與經濟的和諧發展?!?/p>

參考文獻

[1]方航;胡瑋;胡琳.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監測淺析[J].人民長江.2012年第12期.

[2]劉霞;淺談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監測要求;經營管理者;2012(04).

[3]李楠;關于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理中應急監測的作用分析;低碳世界;2016(02).endprint

猜你喜歡
突發性
頸夾脊穴為主治療突發性耳聾驗案1則
人性化護理在治療突發性耳聾中的應用及效果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強對流天氣快速識別預警改進方法
不能耽誤的急癥:突發性耳聾
電視新聞記者在突發性事件中的職業素養初探
不同類型突發性耳聾的臨床療效觀察
突發性消防新聞宣傳報道的相關思考
突發性耳聾53例不同時期行高壓氧治療的療效觀察
針刺治療突發性耳聾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