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級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及管理問題研究

2017-09-06 11:59吳恩偉
科學與財富 2017年24期

吳恩偉

摘 要: 在縣級地區交通基礎設施規劃過程中,停車場選址是重要構成部分,通過預測區域內停車需求以及決策行為,設計確定停車設施位置及規模,停車場規劃及管理屬于靜態交通系統,應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本文主要對現階段縣級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構建停車需求預測模型,結合筆者實踐經驗探討停車場規劃程序及方法。

關鍵詞: 縣級中心城區;停車需求分析;停車場規劃管理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攀升狀態,目前機動車數量已經達到了2.9億,各地區汽車擁有量也不斷增大,尤其是縣級中心城區停車資源更為緊張,停車長供給與需求方面存在結構性矛盾,對交通動態運行造成一定影響。中心城區由于資金、土地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停車設施供給受到限制,應當從停車需求預測、場地選址及設計等方面入手,加強停車管理的科學化,以保證道路暢通為前提,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為交通正常運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一、停車場規劃及管理中存在的題概述

停車設施設計規劃在增強交通可達性、緩解擁堵、保障交通安全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現階段對于靜態交通缺乏定性、定量分析,在停車場建設完成之后,未形成統一布局分析與管理標準。伴隨信息技術發展,停車場管理也逐漸趨于智能化,就目前停車現狀而言,還存在較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停車場建設相對滯后。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攀升狀態,但停車場建設不足,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機動車增長速度遠高于建設步伐,逐漸擴大停車泊位缺口,且中心區建筑容率相對較高、密度大,增加了停車場規劃建設難度。通常情況下,停車供給的主體為自備配建停車泊位,但其指標偏低且監管不力,導致縣級中心城區存在占道停車、違章停車等現象,影響交通正常運行。

二、縣級中心城區停車需求分析

1、影響停車需求的因素

為保證停車設施規劃的科學性,對停車需求準確預測是必要前提,根據預測分析結果,調節停車場管理資源。若預測結果與實際需求存在偏差,將會直接影響停車場規劃,因此必須明確影響停車需求的因素,并以此為依據探尋科學預測方法。由于車輛使用引起了停車需求,廣泛存在于各項經濟活動中,影響需求的常見因素有以下幾點:

(1)經濟發展水平及人口狀況。交通工具、設施的需求程度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影響,直接決定了交通出行頻繁程度,進而產生相應停車需求,大量研究證明,經濟發展程度與需求量成正相關。其次,若人口狀況出現變化,將會引發消費量及交通工具使用的變動,停車需求也會產生一定改變。

(2)機動車數量對于停車需求有著直接影響,伴隨機動車數量增加,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停車需求。據相關學者研究,若注冊汽車增加1輛,則停車泊位需求將增加1.2—1.5個,其具體關系如圖1所示。初期階段,縣級中心城區入地利用類型簡單,在停車設施方面的供求矛盾較小。隨著土地利用集約化,機動車保有量上升,出現了更大的供需矛盾。

(3)路網條件。停車需求也受到路網條件影響,道路容量有限的情況下,停車需求的超量增長將會被限制,因此區域內供應規模的上限值與相應道路容量密切相關。在某些特定地區,車輛出行受到道路容量限制,需明確路網高峰期內的交通及停車容量,均衡動靜態交通系統??h級中心城區較為繁華,每天車流量大,路網服務水平還存在一定不足之處。此外,相關管理政策、停車收費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停車需求。

2、停車需求預測方法研究

為實現停車供需平衡,必須準確預測停車需求,為縣級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及管理提供依據。停車生成率模型是較為常用的分析方法,構建相應模型分析停車泊位數。停車需求產生率與土地利用性質是停車生成率模型的基礎,以不同性質土地為依托對象,分析具體產生的停車需求量,各個單地塊吸引量之和即為總體需求量。單一土地需求量計算公式為:

P=R×L

式中:停車需求量表示為P

停車需求生成率表示為R

土地利用指標表示為L

在此基礎上,區域內總停車需求為:

式中,高峰停車需求量表示為P

i類土地停車需求生成率表示為P

i類土地利用指標表示為L

土地利用類型綜合表示為n

在停車需求預測中,該模型計算較為嚴謹科學,廣泛應用于停車設施規劃工作之中。針對不同性質的土地利用形式,可選取相應變量回歸分析,實現進一步細化研究。

三、縣級中心城區停車場規劃及管理措施分析

停車場布局規劃的基礎是停車需求預測以及停車決策,在區域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實現滿足停車服務指標目的。外界區域資源有限性的約束下,設計確定科學的停車場位置及規?!,F階段,停車場管理規劃建設工作中還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公用停車場數量不足,對于停車基礎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導致布局不合理,影響其使用狀況。在停車場投入使用之后,監督管理工作也有所欠缺。需要結合區域發展實際情況,推進停車場管理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

1、停車設施規劃程序與方法研究

(1)通常情況下,路外及路內停車資源是公共停車資源的主要構成部分,其中路內停車資源相對簡單,屬于交通管理工作中輔助措施,可結合道路設計情況計算路內停車資源總量。社會公共停車場即為路外停車資源,屬于規劃與設計工作中的難點及重點,應通過分析土地利用情況,確定可供應量,使各項停車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2)停車資源分配應以需求預測結果為依據。在進行公共停車資源分配過程中,充分考慮靜態交通管理政策,結合需求預測結果,盡量減少供需矛盾。在利用路內停車資源時,應確定樹立全局意識,進行長遠規劃,確保停車場規模、布局選址等滿足中心城區需求。

(3)通過對停車資源的合理分配,應滿足大部分停車需求,同時輔之以相關政策管理。為合理控制城市停車行為,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加強政策法規的完善,實現靜態交通持續發展。

2、加強停車場管理的有效措施

(1)經濟措施。政府相關部門可采取財政支持政策,實現停車場經營產業化,促進停車收費標準合理化,適當加強調節措施,遵循市場規律進行停車場管理,由政府監督經營者行為。由于停車場具有公共產品性質,在停車場建設中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為其提供充分資金保障,降低政府財政壓力。

(2)行政措施?,F階段,縣級中心城區停車管理機構中存在不完善之處,應明確主管機構職責與義務,確保具體責任落實到位,防止職能交叉或重疊。同時加強停車場規劃建設,合理選址布局,使停車需求得到有效分散,在綜合考慮中心城區周邊道路容量的前提下,滿足區域內停車需求,并對其進行引導與控制,避免停車場分布過于集中。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機動車數量呈快速攀升狀態,停車需求也越來越大,尤其是縣級中心城區車流量較大,必須加強停車場規劃與管理,確保滿足車輛停車需求,避免出現占道停車、違章停車等問題,影響交通正常運行。準確的交通需求量預測是科學規劃前提,應結合區域內具體情況對停車場實際需求量進行分析計算,并以此為依據確定停車場布局及規模。同時加強停車場管理,采取有效監督管理措施,促使停車場管理的規范化及信息化?!?/p>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楊茜,李世峰.石家莊市中心區公共停車設施現狀調查及分析[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04期.

[2]梁嬌嬌,馬曉旦,何繼平.典型社會公共停車場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張家界中心城區為例[J].交通與運輸(學術版). 2012年01期.

[3]牛春亮,李明澤,馬莉莎等.中心城區停車場現狀調查及未來發展對策研究——以大連市為例[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6年30期.

[4]隋春光,于星濤,王喆.基于中心區改造的濟南市中心區社會停車場布局優化探討[J].城市道橋與防洪. 2013年06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