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的傳承及其變革

2017-09-06 08:50郭建明
世界家苑 2017年3期
關鍵詞:城市規劃新常態變革

郭建明

摘要: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發展的新常態的降速、轉向、多遠等幾個特征漸漸顯現出來。同時,隨著我國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深化,城市規劃主要在制度和技術層次上面出現變革。

關鍵詞:新常態;城市規劃;傳承;變革

1前言

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發展總是離不開傳承和變革這兩個詞語。不論是西方哲學還是中國傳統文化都認為一個事物的發展都是存在對立統一關系、相互轉化的關系,也就是說事物的傳承與變革都不是絕對的,是互相包容的。所以,我們應該追求傳承與變革兩者之間的平衡,而不是單純的某一樣??偟膩碚f,辯證統一的看待城市規劃的傳承與變革是這個時代的要求。

2新常態下城市規劃傳承與變革的背景與形勢

2.1全球背景

(1)全世界現在正處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這一革命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世界范圍內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革,其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使人類社會向更先進的社會邁步;(2)全球現在面臨多重危機,第一,是2008年開始至美國蔓延到全球的經濟危機,主要是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金價動蕩等等,二是全球性的氣候變暖以及極端天氣。

2.2“新常態”

我國當前和以后經濟發展主要以認識、適應以及引領新常態為主要思路,我國已然進入了一個趨勢性轉變的社會。新,就意味著發展方式的轉變,常態,則意味著這種轉變是長期而不是臨時的。這一方式符合我國的國情和未來發展道路。

3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的傳承

所謂傳承,其實也就是回歸本來。我國城市規劃的新常態可以用回歸正常、回歸本源、回歸理性這三個回歸來概括。

3.1回歸正常

3.1.1舊力將盡,新力未生

城市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這就有可能引發經濟危機。伴隨著土地價格和用人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原先“出口導向一制造業優勢一人力土地雙低成本一房地產補貼一低福利一改善基礎設施”的循環鏈條瀕臨斷裂,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在日益集聚。

3.1.2城市發展急功近利

這樣會導致社會不能穩定可持續的發展,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安全危機。有些地方可能為了做出一點成績去掠奪農民的土地權益,甚至去搶奪二三線城市的發展資源,削減城市居民福利。這樣做會導致城市和農村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城市內部階層的距離也會相應變大,從而使社會動蕩不安。

3.1.3環境危機

對不可重生資源的大肆應用可能會引發環境危機。為了讓城市能夠快速發展,大量資源被使用、生態被破壞,車輛的增加導致的城市擁堵以及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3.1.4特色危機

有對中華文化中的精華進行傳承?,F在的城市建設一味就是仿制、照搬,毫無民族特色可言。不能從城市中看到歷史發展的痕跡,文化空虛、文脈中斷。這樣的城市是沒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

3.2回歸本源

城市經濟發展脫離了城市發展的本質,這樣會導致城市變成一個只會追求增長的機器。因此城市應該轉型發展。然而,城市轉型就必須先回歸本源。

(1)城市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居民是一個城市存在最基本的條件。人們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才會從鄉村向城市轉移;(2)城市是人類歷史文明流傳的載體,城市是古代人類文明誕生的重要標志之一。

3.3回歸理性

一直以來城市的發展只是單純的追求物質以及經濟效益的增長,不考慮資源合理利用,這樣不僅僅違背了城市規劃的原理,也偏離了理想城市的發展路徑。由于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提高,城市政府官員就會因為追求政績而不顧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就會為了發展工業而不斷破壞生態環境和文化遺址。所以,城市的發展應該走多元化的道路,擺脫當前發展的單一模式,發展特色,才會讓城市回歸理性;也只有城市回歸理性,城市的發展才能走多元化的發展路線,這二者之間是陰陽互補的關系。當今我國的城市建設方針已經從適用、經濟和美觀向因地制宜,硬軟兼顧、剛柔并濟方向轉變,這是我國城市規劃中一直不變的追求。在城市規劃新常態下,城市的發展將會更加重視普通人和弱勢人群的需要,也會更加重視每個人之間存在的差異,爭取做到以人為本;城市規劃也會對地區的差異性進行研究并予以重視,因地制宜的解決不同地域的地區性問題,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城市規劃同樣也會更加重視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制度的建設以及公共政策建設,做到硬軟兼顧;最后,將會對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等關乎民生的底線問題上,加強監管。

4新常態下城市規劃的變革

4.1市場化的改革導向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隨著中國特色水足以市場經濟改革的不斷進行,我國的社會環境也因此發生了巨大變化。在中國計劃經濟體制下,全社會的資源都是由政府來進行管理和分配的,城市的發展因為經濟結構單一而發展緩慢。然而在中國特色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社會資源由政府控制轉向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利益沖突嚴重,城市發展的經濟結構開始多元化,政府開始轉變工作的職能并放松對市場經濟的管控。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城市規劃也變得更加復雜,城市規劃現在不僅僅是要合理對城市土地、空間進行合理配置利用;完善城市各個職能還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整合資源,調和關系以及調節整個城市各個職能區域的關系。

4.2“以土地為本”的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城市土地價格和社會成本一直在不斷提高,不斷被炒高的房價讓城市經濟和活力被抑制;房地產房源過多,供大于求,這不利于政府進一步供給和擴張空間。城市規劃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從經營一個城市,變成運營一個城市,這由很多內外部原因所決定。相對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經營和運營城市的主導都是政府來說,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主導就是市場本身。(1)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層次單一,我國經濟的發展太過于依賴國有銀行,這導致我國房地產發展迅猛,其他產業發展落后的形勢,然而,城市的發展需要多個產業多元化的發展,當其他產業不能正常發展時,也就沒有什么轉型創新了。(2)我國土地制度一直處于不斷深化改革中,要怎樣應對城市空間格局的不斷變化以及城鄉發展均衡需要予以認真對待。

結語

傳承與變革這兩者從哲學上來看是一種辯證統一的關系,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時代都會存在不一樣的理論演變。從理論上來看,城市規劃當中的制度、方法是值得被傳承和發揚下去的;但是那些城市規劃當中的糟粕則需要與時俱進,辯證的改革與完善。但是,無論城市規劃怎樣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它的終極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民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

(作者單位:江蘇金科天宸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城市規劃新常態變革
卷首語
變革領導力的三個層面
《城市規劃評價及其方法:歐洲理論家與中國學者的前沿性研究》
對我國當前城市規劃中公共參與的思考
“致敬變革者”頒獎盛典
淺談我國城市規劃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
變革中的轉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