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中職語文教學的任務

2017-09-08 04:23鄭凌燕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7年18期
關鍵詞:實用語文教學能力

鄭凌燕

摘 要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語文知識浩如煙海。無論何時代、何類型、何級別學校的語文教學都面臨共同的難題:究竟向傳授些哪些方面?語文教師要完成的具體教學任務是什么?本文在深入調研學生語文基礎水平的基礎上,根據職業教育對人才的需要和職業院校語文教學大綱,立足于正式職業學校當前生存環境和學生實際,提出了補舊賬、提高人文素質、注重實用性、注重能力培養等方面去貫徹實施《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的語文教學的目標與教學任務,以適應知識經濟時代和信息時代語文教學改革的需求。培養真正適應時代需求的建設人才。

關鍵詞 基礎差 補舊賬 語文教學 實用 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8-0097-02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沒有專業課位置重要,沒有立竿見影的價值展示,但她絕對是無論如何不可小覷的必修課。她不但對中職教育的成敗關系重大,也對中職學生的整個人生發展至關重要?!吨械嚷殬I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鮮明地指出: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中職語文課程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和思維發展,加強語文實踐,培養語文的應用能力,為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以及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進步文化,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服務。

在當今中國社會,在社會各階層人員心目中,根深蒂固地存在著對中職教育、中職學生的偏見和歧視。從領導官員、社會賢達,再到教育業內人士,無不口頭承認中職教育的重要,希望改革教育弊制,渴望振興教育,實現教育興國。但《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出臺了整整15年,到現在又是免費、又是補助,可結果怎樣呢?中職學校的生源仍然只是無奈人家的“不是讀書的料”“不爭氣的娃”。問責何人?暫且不言,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怎樣,可想而知。

面對現實,我認為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最迫切的任務,可用當今一個非常時髦的口號來概述“打硬仗,補欠賬”。就是要花大力氣去彌補這些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欠下的舊賬。

一、進一步積累知識,提高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補基礎帳

提高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是各階段語文教學的共同任務,更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主要是要應對即將開啟的職業大門中,交際的迫切需求,幫助學生夯實基礎,最大限度地積累詞匯,了解、運用語言文字,是中職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

積累、掌握語言文字知識,還絕不能僅僅拘泥于課本,拘泥于傳統文化,還要密切關注新興文化的發展與應用。課本之外的科技語言、網絡語言以及各種怪異音像、符號,都應該應交際的需要,納入語文教學的范疇,收集、整理、傳授新興語言文字,也是中職語文教師責無旁貸的教學任務。

二、重視口頭表達,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彌補基礎教育的欠賬

學生,特別是中職生,走出校園,面向社會,推銷產品、推銷自己,接待、洽談、答詢、協商一系列交際活動,主要依靠的就是口頭表達。有肉的田螺、茶壺里的湯圓,再有能力、本事,也屬廢物點心,于事無補。而這一方面正是當前中職學生的軟肋。之前,他們接受的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應試教育,評估他們優劣的只是卷面上的幾個字母和符號,口語能力,由于檢測操作的難度所限,僅僅停留在口頭上的重要位置。以前形容校園的“書聲瑯瑯”一詞,早已悄然淡出字里行間;現在說“讀”書,早已不確切,甚至說“念”書都勉為其難??上攵?,從“獨木橋上”跌下的中職學生,會有怎樣的口頭表達能力?現實迫切需要,而基礎又是如此堪憂,不作為重點訓練,何以維繼?在中職語文課堂,朗誦、演講、陳說、講故事甚至辯論、吵架、吹牛都應該是必不可少的訓練項目。走出去,到陌生環境,面對陌生面孔去演講、去陳述、去訓練也應是很重要的節目??傊?,務必讓學生熟練掌握口頭表達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以適應未來工作、生活之需要。

三、強化寫作訓練,指導學生規范寫作各類應用文,彌補社會欠賬

創作文學作品,對文人墨客可能是維系生活的需要,對于大多數凡夫俗子而言,可能就只能是一些點綴和粉飾。寫作專業應用文,可以說是每個從業者必備的職業技能。寫作訓練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必修課,高分之下,真正能夠及格的卻寥寥無幾。教師要努力讓學生掌握并會運用;教材上沒有的,只要社會需要,我們就應自覺地,從學生實際出發,著眼于學生生存發展,滿足社會的需要,把這些缺失的內容補充進去??傊?,提高學生寫作各種實用文體的寫作能力,應該成為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

四、指導博覽群書,培養氣質,補時代“欠賬”

曾幾何時,“氣質”成為時髦名詞,被人熱寵。悄然間成為了當代社會評價人的重要標尺。那“氣質”,究竟是什么新鮮玩意兒呢?綜合詞典各方面資料,普遍認為一個人的氣質是內部修養,外在的行為談吐……待人接物的方式態度等的總和。優雅大方、自然的氣質會給人一種舒適,親切,隨和的感覺,更有利于促進事業的成功。而氣質不是學來的,是經過后天培養出來的。多讀書、多學習、多思考是培養素質的重要途徑。但很遺憾,現如今就讀中職學校的多數學生,正是讀書少,少讀書的一代。網絡、游戲、手機或者名目繁多的培訓,幾乎占去了所有的課余時間。很難有時間涉獵經典、名著,真正博覽群書的學生實在太少。中職語文教學目標要求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弘揚民族文化,就應努力以語文課程為最佳載體,精選經典范文,通過優美的語言文字、動人的名家故事。努力挖掘其精神內涵陶冶學生情操、啟迪學生智慧,實施道德、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應有的職業操守、人格修養,培養社會需要的“氣質”。

此外,引導學生熱愛讀書,養成良好的讀書學習習慣。自覺傳誦經典,傳承民族文化精華和優秀文化傳統,更有利于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和發揚光大。具有這樣品質、素養的學生,將更會受到成功企業家的喜愛和社會各界的青睞,定然前程似錦,事業有成。

有一句話“語文,就是引領學生說鏗鏘有力中國話寫方方正正中國字書洋洋灑灑中國文做堂堂正正中國人?!边@應該就是中職語文教學需要努力完成的任務。

(責任編輯 陳 利)endprint

猜你喜歡
實用語文教學能力
消防安全四個能力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中職數學切實為就業做好鋪墊
“實用”外援主唱中超二次轉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