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隱患問題再思考

2017-09-08 10:17吳闊忠
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 2017年17期
關鍵詞:抱團留守兒童

吳闊忠

摘 要 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城鄉二元體系造成的一群“制度性孤兒”,由于父母“缺位”、親情缺失,隔代監護、補償心理,留守兒童群體“抱團”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塑造,阻礙其良好行為習慣及優秀品德的養成,甚至危及自身安全及社會穩定。要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隱患問題,應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重視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快農村基礎教育改革,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觀。

關鍵詞 留守兒童 父母缺位 隔代監護 “幫派”抱團

中圖分類號:G62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127-02

農村留守兒童作為我國長期城鄉二元體系造成的一群“制度性孤兒”,伴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推進,這一群體呈逐漸“壯大”趨勢。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有農村留守兒童 6102.55萬,占農村兒童37.7%,占全國兒童21.88%。與2005年全國1%抽樣調查估算數據相比,五年間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增加約242萬?!比绱藬盗魁嫶?、覆蓋范圍廣泛的農村留守兒童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關注和重視?!秶鴦赵宏P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關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贝罅哭r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存在已然成為事關孩子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因素,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一、父母“缺位”、親情“缺失”:影響留守兒童健全人格的塑造

“父母陪伴”這一看似尋常而普通的心理需求,對農村留守兒童來說卻是莫大的奢求?!吨袊r村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5)》報告,“中國有近1000萬留守兒童一年到頭見不到父母,這種情況使得留守兒童在煩亂度、迷茫度上高于非留守兒童?!遍L期的父母“缺位”導致留守兒童人格發展出現很多問題。

《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2014)》指出,留守兒童往往有嚴重的自卑感,但又有明顯的自我中心傾向,大多數兒童對父母充滿怨恨、盲目反抗。對于正處在成長關鍵期的農村留守兒童來說,父母的陪伴、親情的關懷、愛與被愛的權利全然被赤裸“剝奪”。在他們心底自己就是被父母拋棄的“孤兒”、被親戚鄰居嫌棄的多余人,老師眼里的“消極被動”分子。久而久之,強烈的自卑感、孤獨感形成,“孤獨的感受會引起人們的恐懼感。孤獨意味著自己被迫與同伴分離,與外界沒有聯系,不能發揮人的力量,意味著一籌莫展。孤獨意味著外部世界可以侵犯我們,而我們只能聽之任之?!庇晒陋毟挟a生恐懼感、無助感,甚至是絕望感,無形中鑄就了農村留守兒童自我隔離、消極被動的負面人格特質。

西方有句名言:“一個母親勝過一百個優秀教師,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备改笇⒆拥挠绊懥κ菬o法估量的,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性格和行為養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父母一方甚至雙方缺席,都將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產生某種障礙,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人格缺憾。心理學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親子關系為兒童的順利社會化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撫慰感。反之,“父愛或母愛的缺失會使人到外界去尋找補償,容易導致精神疾病”,有研究指出,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出現自暴自棄、孤僻、悲觀消極、偏激、內向、憂郁等現象,從而導致其道德行為發生偏差?!币徊糠趾⒆訌牧羰貎和瘻S為流浪未成年人,甚至成為犯罪未成年人,已經成為令整個社會為之擔憂“問題兒童”。

二、隔代監護、補償心理:阻礙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與優秀品德的養成

父母外出務工后,農村留守兒童其飲食起居等問題主要轉移到祖父母(外祖父母)身上,由此產生的便是隔代監護和隔代教育問題。就中國的傳統來說,隔代人更為寵愛孩子。尤其對于那些“沒媽沒爸”的留守兒童有著強烈的補償心理,百般寵愛不讓其受絲毫委屈,即便孩子犯錯,仍然袒護寬容。殊不知無原則的溺愛是不利于孩子良好行為習慣和優秀品德的養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良好行為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不良行為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绷晳T是行為的自動化,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就會成為支配人的一種力量,習慣形成個性,個性決定命運。良好行為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輝煌;反之,不良行為習慣則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成為一個人道德敗壞的罪魁禍首。

補償心理的監護模式,不僅影響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而且容易導致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偏離正確的軌道。法國教育家盧梭特曾如是告誡:“你們知道造成你們兒童的不幸的最可靠的方法是什么嗎?那就是他要什么便給他什么,慣見一切事物都屈從于自己的兒童,一旦投身社會,到處碰到的盡是違逆自己意思的事情,從前以為世界上的事可以隨心所欲,現在這個世界竟沉重的壓倒了自己?!痹诎僖腊夙槶h境中成長的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自私、任性、暴躁、不懂感恩、自我中心的現象。他們根本無法體會隔代長輩承擔起監護任務的不易和良苦用心,反而覺得所有的給予都是理所應當的補償。

三、留守兒童“幫派”抱團:危及自身安全及社會穩定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性格較為孤僻,有較強的戒備心,往往選擇與自己有著相同經歷的留守兒童為伴。如此,眾多具有相似經歷和相同心理發展水平的留守兒童容易達成共識、組成“幫派”。但是,他們并沒有形成明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且意志力比較薄弱,缺乏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差,行為易受外界影響,也特別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對自身和社會而言都構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近年來,網絡、媒體等報道的有關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事故呈上升趨勢。尤其是那些單獨居住和生活的農村留守兒童,受到意外傷害的幾率更大,特別是寒暑假期間,斗毆、觸電、溺水等意外傷亡事件時有發生。此外,那些被寄養在親戚家的留守兒童安全情況也是令人擔憂,遭受體罰、虐待者不乏有人,導致這一群體離“家”出走的比率更大,因而也極易成為不法分子侵害的對象。嚴重者道德情感發生異變,從而導致其道德行為發生偏差。一些農村留守兒童“幫派”抱團,漸漸喪失學習動力,養成逃學、厭學、撒謊、小偷小摸等行為。加之外界不良環境的影響,及“留守兒童幫派”的誘惑和從眾心理,他們混跡于網吧、游戲廳、錄像廳、賭博場所、黑社會勢力等少兒不宜場所,容易沾染社會不良風氣或受不法分子教唆,敲詐勒索、搶劫盜竊,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據公安部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犯罪率一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是全國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數在農村,其中大多數又是留守兒童。

四、結語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凡事之開始,為最重要之點而于柔嫩之兒童,則更宜注意,蓋其將來人格之如何,全在此時也?!鞭r村留守兒童問題是家庭之痛、社會之痛,更是國家之痛。它不僅是一個群體問題、教育問題,更是重要的社會公共問題,需要各界的幫助、關懷和重視,“從家庭到學校、從政府到社會,都要為孩子們的安全健康、成長成才擔起責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痹诋斍?,我國城鄉二元結構依然明顯的格局下,要有效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隱患問題,應大力發展農村寄宿制學校,重視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快農村基礎教育改革,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建構主義學習觀。

參考文獻:

[1] 全國婦聯課題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http://acwf.people.com.cn/n/2013/0510/c99013-21437965.html,2017-03-10.

[2] 繆榮富.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青年與社會(上),2015,(09):215.

[3][美]艾里?!じヂ迥?愛的藝術[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1:10,55.endprint

猜你喜歡
抱團留守兒童
抱團“娶”暖
合作社“抱團”種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謝鳳英 菌菇追夢 抱團脫貧
自愿結伴抱團養老
個案工作方法介入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研究
中小企業如何抱團取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