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方法初探

2017-09-11 20:44張玉榮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凝聚力群眾傳統

摘要: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前提是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而產生文化認同的前提則是文化需要具有較大的向心力,因此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傳統節慶活動,不僅可以較快的深入人心,還可以在豐富文化基因以及將傳統文化現代化的情況下提高文化的凝聚力。但是在當代全球多元化發展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漸漸去追求西方文化,而忘記了傳統節日,從而在一定方面限制了傳統節慶的開展與宣傳,因此我們應該首先明白以及處理好傳統文化以及現在文化之間的聯系,處理好西方與東方文化之間的關系,實現中西交匯以及古今互動的情況,滿足群眾的需求,進而更好的開展傳統節慶,豐富群眾的活動,提高文化的凝聚力。

關鍵詞:傳統節慶 群眾文化活動

我國作為擁有56個民族的泱泱大國,不同地域的人民有著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因此利用這些獨特的傳統節慶開展群眾的文化活動在一定方面可以實現全國人民的統一交流,比如春節。因此要想將優秀的傳統節慶日融入到社會中去,首先應該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通過群眾的傳承以及改進創新,以及后期的推廣以及表演,以積極的形式將傳統節日活動將深深的印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并世代傳承下去。其次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傳統節日的建設與發展,也不會因為商家大力宣揚西方節日而被人們淡忘。

一、在尊重傳統節慶的前提下開展群眾文化活動

本著尊重傳統節慶的目的開展具有現代化時代意義的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借鑒以往的傳統節慶,兩者之間的結合實現現代傳統節慶的發展,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將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傳統節慶印上時代的印記,通過借鑒傳統節慶的精華,開展具有時代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在繼承傳統節慶精髓的同時,不斷發揚創新,使群眾文化活動變得豐富而又精彩,在原有的情勢下出現嶄新的局面。

我們應該繼承傳統節慶,改造創新傳統節慶,使其可以充實群眾的文化活動。其次為了更好的實現傳統節慶現代化發展,我們應該集思廣益,只要有利于民族發展與社會進步就可以開展現時代的群眾文化活動,并且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實事聯系起來,以傳統節慶為主,后期發展補充為輔,將群眾文化活動與全球化發展相結合,開展具有中國社會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其次堅持取長補短的原則,吸取西方節慶的優點,將其與傳統節慶向融合,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活動。

二、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目的

(一)利用傳統節慶增加群眾文化的凝聚力

在當代,大部分的人群開始慢慢的追求西方節慶,而最為最神圣的中國傳統節慶逐漸的被人們所淡忘,更甚于出現一種陌生感,對于商家來說,隨著人們對西方傳統節慶的追求西方傳統節慶可以為他們提供商機,以至于在西方傳統節慶時進行大力的宣傳,因此在潛移默化中將西方傳統節慶植入到群眾的心中,并占據中國傳統節慶的位置,因此將傳統節慶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去變得至關重要。

傳統節慶不僅僅過得是一個假期,還有對前人的緬懷與紀念;傳統節日亦不是商家眼中的商機,而是深遠意義的文化符號,因此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僅可以提高人們對傳統節慶的認知還可以增加群眾之間的共同話題,從而為傳統節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將傳統節慶與群眾文化活動相結合可以避免傳統節慶與文化的缺失,有效的增加了群眾文化的凝聚力。

(二)去除傳統節慶的局限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節慶的一些內容相對顯得老舊古板,不能較好的適應當下時代的發展,亦不能有效的滿足當下群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此外傳統節慶在創新的過程中,因為方式的欠缺,使得傳統節慶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反而降低了群眾文化活動的凝聚力,因此為了使傳統節慶重新恢復原有的功能,我們應該打破原有的制度局限,根據群眾的需求對傳統節慶進行新時代的改革與發展,以保證傳統節慶在適應新時代的同時被人們采納。

三、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

初期的傳統節慶一般側重于祭祀以及家人團圓,而隨著社會的不斷創新發展,傳統節慶逐漸成為旅游以及歌舞的多種多樣的復合型活動,逐漸的變為具有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在宏觀方面來說,傳統節慶是屬于群眾的活動節日,而不是針對某個人的活動節日,而各地群眾組合在一起慶祝傳統節慶就成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特征體現,比如涉及每家每戶的傳統節慶“春節”,老幼皆知的傳統節慶,在以往的年代就非常能展現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性,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更加可以體現群眾性。

每個地方的傳統節慶都是建立在文化活動之上的,每個活動的發展都離不開群眾,因此群眾文化活動特征大都以娛樂活動為主,在春節時各地的人們聚集一起,載歌載舞歡度春節,將每個地方的特色展現在全國人民面前,雖然信仰不同,雖然生活方式不同,但是我們過著相同的傳統節慶并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互相溝通,這些群眾文化活動的特征逐漸提高了全國人民的凝聚力。

四、傳統節慶對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意義

基于傳統節慶的群眾文化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各地人們的生活狀況以及政治發展,而在另一方面豐富了群眾的業余生活,增加了生活的樂趣。一個社會的發展要看這個社會的文化如何,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在宣傳傳承傳統節慶的同時提高了群眾對傳統節慶由來了解,在一定方面提高了群眾的文化知識,此外,進行一定的文化活動可以使群眾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舒暢了身心,對群眾有益無害。

五、結語

傳統節慶不僅僅是為了群眾娛樂,更多的是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髓,利用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僅增加了民族之間的凝聚力,還在另一方面直觀的顯示了群眾所在區域當下的發展狀況,更好的方便國家對群眾生活的了解,并針對不足之處做出進一步的完善,而且對祖國的統一以及民族的和諧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好的傳承以及弘揚中國傳統節慶,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杜瓊.豐富群眾節慶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J].青年時代,2017.

[2]王婷.玉溪市紅塔區讓傳統節日文化浸潤群眾心田[J].社會主義論壇,2016.

[3]廖海歐.淺談基層文化站開展群眾文化生活的策略[J].劍南文學月刊,2016.

[4]何海艷,王占峰,楊昌美.九寨侗族節慶活動與民族傳統體育互動發展的探析[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6.

(作者簡介:張玉榮,本科,吉林省榆樹市城郊街道辦事處文化站,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策劃。)endprint

猜你喜歡
凝聚力群眾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多讓群眾咧嘴笑
“如此凝聚力”
論當代高校青年教師團隊凝聚力的提升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對增強兵團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老傳統當傳承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