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人本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2017-09-11 20:27蔣宇涵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人本主義馬克思發展

摘要:人本主義又譯人本學,意為人與學說。一般而論的人本主義,指的是人本學唯物主義,是是一種把人具物化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學說。馬克思人本主義是建立在對資本主義現實的研究分析基礎上,重點關注人類自身情況的學說。與以往抽象的、脫離社會現實的人本主義相比較,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它找到了無產階級通過革命贏得人類徹底解放的正確道路,力圖要消滅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剝削制度、消滅一切階級,包括無產階級自身。在這個社會中,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社會的最終目標,馬克思主義的人本主義是歷史唯物辯證的人本主義。從本質上來說,即由單一人類個體通過具體實踐活動獲得發展、進步推及至于集體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平穩進步與發展。

關鍵詞:馬克思 人本主義 發展

一、馬克思人本主義思想的產生

人本主義心理學從20世紀50-60年代于美國興起,主要學派代表馬斯洛、羅杰斯。馬斯洛通過研究發現,人類與動存在顯著差別,不可一概而論。他堅信自我實現論,認為人的需求是多層次、多方向、差異性的。他以追求目標和滿足對象的差異化為標準,把人的各種需要從低到高安排在一個不同層次排列的系統中,最低級的需要是基本生理條件的需要,這是人所感到要優先或者說必須要滿足的需要。羅杰斯的自我論與馬斯洛基本一致,都認為人類都有想要實現自我價值的訴求,但羅杰斯更加強調人類這一特殊群體自身所具備的主觀能動性與思考能力,從而在心理治療和心理學理論研究中發展出人格的理論。人類有一種先天性“自我實現”的渴求,即一個人發展進步的趨動力,它是一個人最大限度實現自身各種潛能的趨向,自此,人本主義的模糊概念被提出,為人本主義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萌芽的基礎。十九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對人本思想做了進一步解釋闡述。費爾巴哈尖銳抨擊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回到了唯物主義的正確道路上。費爾巴哈為了防止大眾把庸俗唯物主義同一般的唯物主義混為一談的誤會的發生,反對采用"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形成了早期人本主義思想的雛形。

青年馬克思起初單純推崇人道主義,之后思想受到費爾巴哈影響,從青年黑格爾式唯心主義逐漸轉變為唯物主義人本學,從簡單的民主主義過渡至初級共產主義,馬克思由此開始集中專注于對現實社會的事實性研究,之后在已有的理論成果基礎上,經歷萌芽、初步形成、日趨成熟的過程,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以實踐為基礎的歷史唯物主義人本學理論體系。在馬克思哲學思想體系的逐步深化過程中,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剝削規律,建立了剩余價值理論學說體系。

二、馬克思人本思想的基本內涵

馬克思人本思想是以客觀實際存在的人為前提和基礎出發的,在馬克思看來,“現實的人”需要滿足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人”,二是處于一定具體社會關系中的人。綜合來說,所謂現實的人就是在實踐基礎上,一定社會關系中,處于具體生活世界的人,而非“想象出來的、設想出來的現實客觀并不存在“的”假想人”。歸根結底來說,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觀是以人的物質實踐活動、現實勞動生產為前提,把實踐作為人的社會存在形式。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一種關系范疇,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和社會的生存發展都是由于人的物質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和社會需求的所推進導致的。換句話說,人類對自然的開發利用、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進步,從根本實質上來說都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與社會的需要,滿足民眾的正當物質文化需要才產生的。從根本制度角度來說,馬克思認為封建私有制度對人剝削壓迫,使人異化畸形,無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要消除這種病態的社會局面唯一的方法途徑即是消滅私有制,進入以公有制為基礎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主旨訴求體現為人類的徹底解放,特別是廣大無產階級的徹底解放,即讓人類徹底擺脫束縛和壓力,得到合理的生存與發展權利,促進人的本質回歸,實現人對自己全部本質的占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人的徹底解放,是馬克思人本思想的終極目標和價值歸宿,也是從必然王國飛躍至自由王國的重要標志。

三、馬克思人本思想的當代價值闡述

馬克思的人本思想形成后,通過與不同國家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多樣化的不同語言環境中,被更多的人以不同的文化方式進行了多層次的理解與闡釋。在中國社會主義進程化過程中,我黨一直都在繼承、弘揚、發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堅持以人為本,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實事求是地創造更為豐富充分的物質文化財富,通過人民的勞動實踐切實落實促經濟、謀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改善民生,縮短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的終極經濟理想。人民生活、客觀物質條件、文化發展程度的深化,也必將加快社會化進程的腳步,促進經濟飛速發展??偠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與人類社會整體發展的發展方向是高度和諧一致、相互促進的,我們可以把堅持以人為本的戰略思想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建設有機結合,統一到建設中國特殊社會主義道路上來,切實深刻地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本思想的核心,逐步并最終順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早日建成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全面小康型社會。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上冊[M].人民出版社,1972.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62.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簡介:蔣宇涵,碩士,湘潭大學哲學系,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人本主義馬克思發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弗洛姆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的啟蒙價值*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人本主義視域下的城市環境污染與治理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阿瑟·韋利中國古詩英譯中的“人本主義”透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