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經濟形式下的行政執法方式的變革

2017-09-11 23:28董曉軍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變革

摘要:建設法治政府是新形勢下政府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社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基本前提,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內容與重要環節。近年來,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同時,特殊的時代背景和特定的時代要求給予了這項工作以極大動力和壓力,唯有全方位推進依法行政,構建現代化的法治政府,才能讓行政權力的行使始終在法律范疇內進行。

關鍵詞:新經濟形式 行政執法方式 變革

行政權力是把雙刃劍。古今中外事實說明,有效制約強有力的行政權力,社會容易走向大治。然而一旦權力失衡,就有可能產生經濟和社會問題,甚至造成社會的崩潰,給人民帶來災難,與權力設置的初衷背道而馳。而對行政權力實行制約,最根本的是要有一套規范和有效的制度,在法律的框架內,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里。

一、行政主體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表現形式

(一)拖延做出行政決策

行政決策是一個大的概念系統,即是說,有些行政決策是行政主體面向國家做出的,而有些行政決策則是行政主體面向公眾做出的。行政決策若面向社會公眾做出,就涉及到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它也必然會成為行政行為的范疇。有些行政主體為了規避法律責任而消極對待行政決策,換言之,有些行政主體本來應當做出行政決策,為了怕承當更多的責任而放棄這樣的決策,有些行政主體則故意拖延行政決策做出的時間。在行政主體沒有及時做出行政決策的狀態下,這便是拖延法定職責的行為,這是行政主體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一種新的形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在行政法傳統中,沒有相關行政決策的法律調整問題,而當我們將行政決策納入行政法調整的范疇之中,行政決策的拖延做出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表現形式。由于行政決策在行政行為體系中,處于較為特殊的地位,對于這個表現形式,我們千萬不可以偏廢。

(二)拖延做出行政決定

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則將行政決定作為行政法上的一個獨立概念,就是行政主體針對某一個特定的行政處置事項所做的選擇,在有些情況下,也是行政主體在做出行政行為時的首要行為方式??偠灾?,行政決定已經成為一個正式的法律用語,我們在行政法治實踐中如何梳理行政決定的概念是非常關鍵的,這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和實踐。但就目前實在法的規定來看,某個特定的行政事態需要行政決定進行處置,它就應當做出相應的行政決定,而當行政主體沒有及時做出該行政決定時,我們便可以認為它拖延履行了法定職責,這是行政主體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第二個表現形式。

二、新經濟形式下的行政執法方式變革策略

(一)加快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大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加快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在推進依法行政的過程中,需要對行政權力進行全面、系統的規范和規制,將加快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建設提上日程,以便為新形勢下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推行奠定基礎。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指的是借助法治模式對政府和市場、政府和社會之間的界限加以厘清,依法確定政府職能與權限,把政府行使權力的根據、內容、模式與流程通過適當的媒介向社會公布,對一切法外設定權力的行為都要予以制止。在構建法治經濟與法治社會的過程中,需要將政府職能切實轉變為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以及公共服務等層面上來,使法治政府受到法律的約束,有限而有為。

促進行政決策科學化。為了提升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成效,需要進一步量化行政裁量標準,按照過罰相當的原則,充分考量經濟發展和行政案件發案的多種情況,確定裁量的范圍和種類,以便為依法行政提供制度依據,促進行政決策的科學化。

為此,需要把決策權力與決策責任緊密關聯在一起,甚至要保證兩者的終身掛鉤,以便構建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提高決策責任追究的范圍和深度。當然,還應持續推行政府法律顧問機制,構建以政府法制機構人員為主體的隊伍,使之能夠在政府重大行政決策和推進依法行政中體現更為積極的作用。

(二)完善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對于即將開展的行政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全面系統的評估工作,明確風險等級,保證實現風險評估程序的規范合理化進程。在此過程中,需要啟動多方評估模式,對重大決策事項進行研究討論。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健全政府內部決定性意見的審查體系,本著公正、公開的原則,對重大事件的決策要由集體投票決定,在此環節中,對于現場討論的內容和流程,做好記錄并歸檔。嚴格執行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還應該在政府考核制度中加入履約和守諾服務方面的內容,并予以公示。

(三)預防查處并重,科技創新助力

執法監察工作處在資源管理鏈條的最末端,前端解決不好,必然人為引發違法問題。將違法問題及時遏制在萌芽狀態,有利于降低執法難度和執法成本。在執法方式上,要注重日常監管,努力將問題發現在初始、解決在萌芽。

第一,需要不斷發揮執法的反饋功效,由小見大,從局部入手不斷向整體延伸,也就是在查處違法的個案時,可以發現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的不足之處,實現變被動為主動;第二,就現階段的公共工程發展來看,一些項目還存在違法違規情況,有些是在鉆法律的空子,因此需要剛柔并濟的治理策略,從起點就賦予法律保證內容,從源頭上解決問題。

(四)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機制,提升法治政府建設實效

在完善依法行政工作中,要不斷提升政府法制建設的時效性和科學性,不斷強化執行能效。有效聯合不同發展區域之間的聯動執法、部門聯動執法、系統協作執法,對于有限的執法資源優化整合。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分部門、分系統制定完善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行政執法機關,實現信息共享和案情通報制度,推動行政執法機制,及時處理違法事件。保證行政部門和執法部門之間互通有無,不斷規范執法流程,共同構建法制政府。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對行政執法輔助人員團隊的管理進行優化,嚴格遵守“誰聘用誰管理”的原則,建立崗位責任制,根據不同人員自身實際情況,安排在合適的崗位上。不斷推動比較集中的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城市執法體制改革試點和綜合行政執法工作,適時整頓執法主體,避免工作中出現多頭執法情況。

(五)充分利用社會輿論監督效力

俗話說: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社會民眾輿論監督的影響力是巨大的,通過公開的監督,使得行政執法內容充分展現在陽光下,尤其是在信息技術普遍得到運用的現代化發展階段,人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對公務人員進行全民監督,提出合理性意見,表達民意。開展的執法活動情況以及執法結果等通過政務公開展示板、門戶網站、服務大行政機關要將整個執法流程和要點內容和最新廳顯示屏、政務公開手冊等展示出來;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新聞媒體報道出來;通過行政服務熱線、執法宣傳站等講解出來,讓社會團體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進來,知道如何去監督,找到對行政權力監督的路徑。同時,行政部門要積極暢通監督渠道,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并完善舉報內容的處置和處理結果信息反饋程序,建立健全舉報者保護制度。

三、結語

法治觀念與人治觀念是相對的。在法治社會中,法律對任何問題均具有最高的法律權威性。因此,在國家倡導法制化建設的前提下,我們需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不斷創新的行政理念,讓法治政府與依法行政緊密結合,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參考文獻:

[1]牛凱,劉文革.新經濟形式下的行政執法方式的變革[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06).

[2]陳應珍.和諧社會視野下行政執法方式的變革[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5).

[3]廖敏.社會管理創新視角下的行政執法方式變革研究[J].法制博覽,2016,(33).

(作者簡介:董曉軍,山西省運城市建筑市場監察隊,中級經濟師。)endprint

猜你喜歡
變革
深刻的變革 輝煌的成就
三晉源山西老陳醋的掙扎與變革
以變革迎接新時代
變革開始了
在堅守與不斷變革中謀發展
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業 變革刻不容緩
海爾變革
讓微課促進課堂變革與超越
奪變革先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