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和諧社會建設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延伸

2017-09-11 23:48張曉娟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和諧社會思想政治工作建設

張曉娟

摘要: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功能,大力彰顯和諧精神, 著力詮釋和諧目標, 增進自身的人心凝聚功能,是客觀的歷史必然,對于增強民族團結和睦的品質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和諧社會 建設 思想政治工作

一、倡導和諧精神,加強政治導向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加強和諧思想教育, 和諧思想是以和諧為價值取向, 針對當前我國民眾思想困惑,通過對和諧感性認識的累積, 傳播、推崇和諧社會思想理念,實現質的飛躍,形成有關和諧的理性認識。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對和諧理念的宣傳, 整合社會成員思想、政治、意志,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宣傳、導向功能, 把握和諧政治原則, 須要將理論灌輸與實際操控相結合,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武器,要以積極的宣傳手段為途徑。利用社會輿論來開展宣傳工作,有理論先進了思想才能先進,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范圍涵蓋全社會,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弘揚主旋律,輔之以各種具體有效的傳播手段加強對網絡輿論陣地的引導等。

深化和諧認知教育使和諧思想,開展有關和諧的認知教育,在全社會中產生共鳴。使得人們在社會行為上能夠非常自覺、有意識地選擇和諧的行為方式,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找準認知教育的重點, 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道德觀,靈活運用各種科學的、理性化工作手段, 利用活動為載體展開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使有關和諧認知教育起到對行為的指導和外化,達到知行合一,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起來。

鑄造崇尚和諧的中華品位,積極關注和探討“和”的主題, 推崇“天地人和”傳統思想精華,順應自然發展規律、因地制宜、以民為本,積極進開掘傳統“和諧”思想的新用途。在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升華傳統和諧精神為現代先進文化,體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要順應自然發展的規律思想,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摒棄一些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內容。構建崇尚和諧的社會人文環境,發揮人的能動作用,達到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從根本上引導人們的思想走上正途,是創造良好社會環境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尊重知識與人才, 準確把握和諧的政治原則,鼓勵創新、發展科學技術,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理論的進步,推崇開拓進取的社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解決前進道路上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切實做好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 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以統籌兼顧法則貫穿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向人們宣傳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 處理好人民的內部矛盾,弘揚團結精神, 大力提倡奉獻精神,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和人民群眾的富裕安康。

二、整合和諧意志,增進人心凝聚力

必須積極創新人心凝聚功能, 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必須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民族和睦自強品質,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系,逐步強化人們的集體主義觀念, 增強公民和各種社會組織的責任感,提升人們對集體生活的心理需求, 注重幫助人們積極應對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使人們積極投身集體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活動。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加強自身理論修養,弘揚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加強共同理想教育,要加大對共同理想的教育力度,強化中華眾志成城心志,要求全社會人民團結互助、共同發展,教育科學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以共同理想為基礎,與時代的要求相符,開展民族復興活動,要培養人們自主創新意識,朝著和諧價值目標使勁。

三、和諧思想需要提升社會調節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要要了解社會各組成部分的利益關系,堅持將和諧的神韻以全體社會利益以及長遠的利益為主,融入和諧社會的構建全過程, 以全體社會利益以及長遠的利益為主,協調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各司其職,各安其份,分工合作,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和社會穩定。運用利益調節,緩解不平衡思想,在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當代社會環境下, 思想政治工作用利益調節緩解社會矛盾, 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對個人的關注上來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利益觀,強化以微觀調節為切入點的調節方式,正確處理個人、集體和社會利益沖突。在和諧社會的建設過程中,樹立正確價值觀導,引利益比較方式,以馬克思主義崇高的人生觀教育人們, 以教育為主,重在引導,避免強制灌輸。

當前我們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 運用心理情緒調節注重解決思想離散,思想政治工作要抓住人們心理受挫原因, 培養適應和諧社會發展的合格的社會成員, 特別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態,使人們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情感人, 加強心理咨詢注重疏通思想,要了解咨詢對象,找準病因,分析病因提出具體方案,論據方案幫助,通過咨詢與幫助, 給予咨詢者以真切的關懷。強化主流意識形態導向,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與闡釋注重優化主導心態。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當今社會是多元文化共存時期,要積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功能,要宣傳積極正面的觀點,注重調節文化沖突,激發民族凝聚力與創造力源泉, 以人的情感需求為切入點尊重人做到用科學的理論來武裝全體人民, 要努力打造兼容機制、整合多元文化,還需要正視信仰危機強化主導意識地位,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調節功能,教育人民誠信友愛,著眼點應放在不斷滿足人們的各種需求,這是,激起人的自覺性的重要前提,特別是較高層次的精神需求上, 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落著,激勵人們開發自身的潛能和創造力,使每一個人在個性、道德、能力等方面,得到自身的全面發展,從而實現同心協力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團體。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陳秉公.世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理論體系[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3]陳錫喜,包仕國,趙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構[J].理論探討,2007,(01).

[4]滕錫章.從科學的角度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征與功能[J].發展論壇,2000,(12).

[5]陳立思.當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張家口廣播電視大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和諧社會思想政治工作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群眾文化在和諧社會建構中的作用與發展策略分析
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