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全學分制下組建教學團隊培養復合型人才

2017-09-11 17:08何建麗董萬鵬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教學團隊復合型人才創新思維

何建麗+董萬鵬

摘要:為了能夠與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時俱進,高校全學分制下組建教學團隊培養復合型人才。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核心,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開展科研反哺教學,推進教師專業化,促進教師成長,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拓展發散性思維,使得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迎合社會需求。

關鍵詞:全學分制 教學團隊 復合型人才 創新思維

高校全學分制下組建的教學團隊是一支充滿活力、充滿動力及具有年齡階梯性、具有高調工作態度的團隊。團隊教師秉著“積極進取,努力創新,培養卓越”的精神潛心治學;秉著教育回報社會的目標,以創新思維拓展教學科研工作,將科研內容深入到教學,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一、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核心,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

為了迎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團隊教師逐步地摒棄傳統教學的“三中心論”—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和以知識為中心,積極努力地以現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為核心進行本年度授課,以此提升團隊整體素質,使學生受益最大化。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角色由“是主導、是關鍵、是權威”轉變為“是輔助者、是合作者”;教學形式上由“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團隊帶頭人不定期地組織有經驗的教師聽青年教師的授課,并給予意見與指導,幫助新進教師成長。為了進一步地提升整個團隊的教學水平及加快以現代教學理念授課的轉變,團隊每月組織教學討論會。通過討論,增強團隊成員在教育教學、基地建設、課程開發、應用研究、社會服務、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協同作用,開發優質教學資源,探索教學團隊的最優組織機制和運行模式,形成一個分工協作、知識技能互補的專業教學共同體,實現最優化的教育教學綜合效應。

除新進的教師外,團隊成員平均每人帶5-6名研究生。在指導過程中,導師不僅引領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查補薄弱環節,而且與班導師一道負責班級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適應社會,服務社會的復合型人才。

另外,平均每位教師擔任不同年級本科生的全程導師工作,全程指導他們的選課和學業,引導第二課堂及輔修專業修讀,開展課外輔導及相關咨詢。以自己豐富的學識、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健全人格引領學生勤奮學習、追求卓越。幫助低年級學生,引導高年級學生,密切各年級、各層次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系及團結和合作精神。特別對于新進新生,每月組織學生1次或2次有主題的討論會,每次要求學生自愿做有關主題方面的PPT。通過此方式:首先讓學生走出迷茫期,讓學生定位自己,進行人生規劃及如何發展自己;提高自學能力;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此外,通過不同專題的討論,開拓學生視野。

二、科研反哺教學,推進教師專業化,促進教師成長,助力學生成長成才,開展科研工作

團隊注重科研反哺教學,站在學科前沿,及時將最新的科研成果提煉、升華轉化為教學內容,保證學生學到最新的知識和最前沿的理念,將大量研究項目案例引入教學方案,形成教學促進科研、科研反哺教學的良性循環。

為了緊隨本專業國際發展與團隊教師個人的發展,團隊邀請國內知名教授做專業前沿的報告,并派遣教師到海外交流。另外,團隊積極參與國內本專業的報告。比如參加美國SFTC公司與交大申模聯合舉辦的DEFORM年會并作報告。積極與各科研機構、學術團體和相關企業進行學術探討,尋求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案和新技術的創新方法。研討會匯聚了相關領域頂尖的科研專家和一流的生產企業,通過交流不僅提升團隊教師專業素質,并與企業建立起良好人脈,為今后的產學研合作建立平臺奠定基礎。

團隊還利用與企業良好的合作關系,多方促進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如促成企業在學院設立社會獎學金,介紹企業走進校園召開專場招聘會,促成學生去企業實習、就業等等。與此同時關注用人單位的反響,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學生的行業適應性及綜合素質。

團隊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使得學生從進入大學開始,就能融入教師團隊,跟著老師,培養嚴謹、科學的研究態度。

三、教師以啟迪與導航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拓展發散性思維,開展第二課堂

上好第一課堂的教學,抓好第二課堂的實踐,與上海市“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精神緊密相連,團隊第二課堂教學碩果累累。如2016年度指導學生參加 “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上圖杯”先進成圖技術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等各級各類教學競賽。

團隊在第二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實現共情—站在他人立場、真情—適時適度分享和尊重—信任與肯定。充分體現現代教學理念思想,發揮教師的輔導作用和學生的主導地位。團隊成員克服各種困難,將大部分的業余時間都放在了指導學生開展創新活動和競賽指導上,讓學生收獲了知識,取得了榮譽,鍛煉了能力,在學生在人生道路上多了一份優勢和競爭力,贏得了用人單位的青睞,促進了就業,也為優秀學生脫穎而出創造了獨特的渠道和條件。

參考文獻:

[1]劉玉萍,黃蕾,王瓊芳.學分制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構建與實施[J].新西部:理論版,2016,(02).

[2]邢希娜,孫貽鋒.地方高校完全學分制條件下提高大學生班級建設質量研究——以魯東大學為例[J].教育理論研究,2017,(01).

[3]艾志紅.獨立學院教學團隊成員信任關系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心理契約視角[J].高教學刊,2017,(05).

[4]張肅,王含.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及其教育實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S1).

(基金項目:2017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課程建設項目“《材料加工過程中的物理場》課程建設”(k201705001);2017年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實踐課程建設項目“面向中國制造2025的冷擠壓模具設計”(p201705001)。作者簡介:何建麗,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講師,博士,研究方向:材料高溫成形斷裂及其應用研究、塑性成形的宏微觀演變機理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學團隊復合型人才創新思維
生物工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網絡營銷》精品課程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