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人格教育之我見

2017-09-11 08:19歷麗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道德情操人格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

歷麗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不但是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政治素質養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其也是有效滲透人格教育的重要渠道。所以,在此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積極地滲透人格教育,從而有效地完善學生的人格,推動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首先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人格教育彼此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然后探討了人格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 人格教育 道德情操 思想政治理論課

在人的生存與發展過程中,人格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對人格的培養是一個綜合性、復雜性的系統工程。大學時期是學生形成“三觀”的重要時期,所以,在此階段,學校的人格教育發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但是有效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政治素養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對學生是實施人格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就必須要充分利用這一渠道,積極地開展人格教育。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人格教育的關系

(一)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是滲透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徑

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會對學生進行“三觀”的教育,進行法制觀以及倫理觀的教育,這對學生健康人格的養成都會發生有效的基礎性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開展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寬松、健康的環境氛圍中,有效地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另外,在道德教化的作用下,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獨立的人格,可以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性格,塑造健全的人格,所以也是有效滲透人格教育的途徑。

(二)二者共同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首先,二者的教育目標是相同的,其最終目的均是為了能夠有效地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主要是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得道德修養與和科學文化素養進行有機地協調,使其能夠形成健全的人格。然而,對于人格教育而言,其主要是圍繞著馬克斯主義這一核心,努力地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可以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斷的努力,充分地發揮其精神的價值。

另外,二者之間是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是有效滲透人格教育的關鍵途徑,其不但要注重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而且還注重素質的優化。二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其目的是為了能夠推動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加優秀的人才。

二、人格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在日常教學與實踐中滲透人格教育

首先,培養良好的日常習慣。為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那么首先就要培養其能夠形成良好的日常習慣。高??梢栽O置相關的課程,組織學生參與有關的活動,并且引導學生能夠加強自我管理等,進而幫助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形成良好的人格。另外,教師要組織勤工儉學活動,或者是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引導學生參與實踐教育活動。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使其思想道德境界得到有效提升,因而,在實際活動中充分認識自我,努力提升自我,形成良好的人格。

其次,在教學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為了可以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獲得豐富的情感,那么高校就要組織開展相關的教育活動,使得大學生得到情感的共鳴。在心理學層面上進行分析可知,人們都是需要愛和理解的。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開展情感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使其自尊心、自信心得到充分滿足,有效提升其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第三,養成穩定的心理傾向。高等院校要為學生開設心理學選修課,成立心理咨詢中心,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要開設人際交往訓練與壓力緩解訓練等相關的課程,以使得學生在這些方面得到良好的培訓。另外,學校也可以建立各種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平臺,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使得可以充分地遵守社會道德以及社會規范,幫助其能夠形成比較穩定、健康的心理傾向。

(二)構建完善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學體系

為了可以在高校政治思想理論課教育教學中合理地滲透人格教育,那么學校就要構建完善、全方位的人格教育體系,實現“學?!彝ァ鐣钡挠行Ыy一,這是由于人們都是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與發展的。社會風氣、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各種社會活動等都會對大學生的人格形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父母對學生的成長與教育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會對學生人格的形成發揮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不但要在教育教學中充分地重視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而且也必須要積極地聯系社會、聯系家庭,形成三位一體的人格教育機制。三者可以進行有機地協調,共同加強對學生的人格教育,進而有效推動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效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三)發揮教師“無形教育”的積極作用

俄國著名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經指出,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都必須要以教師的人格作為基礎,這是由于教師的人格是發揮教育作用的源泉,所以,全部規章制度與人為機關都無法替代教師人格在教育事業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與價值,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教育不但可以傳遞文化,與此同時更是對人格心靈的喚醒。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其自身的主導作用,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自我,提升個人的人格修養,更好地為學生樹立榜樣的作用,有效地發揮“無形教育”的積極作用,充分地升華學生的人格。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開展人格教育,對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其道德品質的提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作用。因此,在課程的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地在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如,在日常教學與實踐中滲透人格教育、構建完善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學體系與充分發揮教師“無形教育”的積極作用,只有如此才可以充分滲透人格教育,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格。

參考文獻:

[1]郭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教育問題研究[J].科教文匯旬刊,2016,(12).

[2]董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學中健康人格教育的融入探究[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

(作者單位:遼寧廣告職業學院)endprint

猜你喜歡
道德情操人格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
幼兒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與策略
淺論小說教學對于中學生人格塑造的意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