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與其滲透探析

2017-09-11 10:54陳惠珍
祖國 2017年15期
關鍵詞:道德素養小學德育傳統文化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與現代化德育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為開展德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又蘊含著德育理念、德育內容以及德育方法等,促進了德育的開展。小學德育應該立足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新進行德育價值定位,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的各個方面,起到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德育 傳統文化 道德素養

一、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定位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來就與教育息息相關,特別的是,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學校加強了對學生智育和德育的培養,使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更加明顯。新時期,德育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同時傳統文化在德育中的的定位也必須要與時俱進,使其更好的發揮在促進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優秀傳統文化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內容,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一直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標,是中華民族道德文化修養的重要源泉。學校要順應新時代教育改革的號召,加強學生的道德修養的培養。學校要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從基礎教育抓起,發掘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將其運用在小學德育中。

(二)優秀傳統文化是小學德育的重要動力

近幾年出現的“國學”熱和“論語”熱等,說明了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對傳統文化促進道德修養提升的渴望,小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優秀傳統文化在德育開展中所起的動力作用,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落實到實處,為小學德育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

(三)優秀傳統文化是小學德育的價值源泉

小學生年齡較小,還沒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小學階段正式學生形成思維意識的重要時期,對其未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優秀文化包含了古代人民對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正確認識,為“德育”提供了價值源泉,對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具有重要作用。

二、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德育素材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素材,為小學德育的開展提供了支持,小學德育要從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素材,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民族情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等,促進其全面的發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就將古人愛國憂民的情感體現極致;“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這句朗朗上口的名言激勵著中華民族將國家的利益看得重于一切,表現了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相聯系的情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敝腥A民族歷來就具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在逆境中頑強奮斗,進行不屈不撓的斗爭,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建設中國而奮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睂⒅袊嗣裰t虛好學的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除此之外,中華民族優秀的民族精神,個人修養等都是小學德育開展的重要素材。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中華民族歷來就重視對于“禮”的追求,“懂禮、習禮、守禮”成為了人們日常的行為準則,成為了社會道德評價的標準,表達了中華民族對于和諧社會、高尚情操的追求;古人常說“以和為貴”,儒家、道家思想深深的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體現了對于社會和平、和諧的追求;老子的“無欲無求”的主張表達了對于宇宙萬物的敬仰,都賦予了小學德育豐富的素材。

三、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具體運用

(一)增加教材中傳統優秀文化所占的比重

小學生日常的學習都是以教材為載體的,要重視教材在培養學生德育方面的作用,增加傳統優秀文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充分的利用教材在培養學生上的作用。

在教材內容的選取上,要立足于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優秀傳統文化。首先要樹立良好的民族意識,在教材中要體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愛國主義、自強不息、團結統一、勤勞勇敢等,使得在開展德育時要讓學生體會民族精神,讓他們樹立民族情感,為建設國家而不斷努力;要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教材內容相結合,弘揚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讓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的養成愛文化、講文明的良好道德習慣,自覺養成自己的道德修養。在教材的編排體系上,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避免使用枯燥難懂的語句,將傳統文化以圖片、故事的形式展示出來,突出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加強傳統文化在小學德育中的實踐

俗話說的好:“實踐出真知?!庇捎趯W生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又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要開展具體的活動將傳統教育運用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落實到實處。

開展國學誦讀活動?,F階段,各大中小學普遍開始推行國學誦讀教育,相關教育部門要認真的準備經典誦讀活動,挑選比較經典的作品安排誦讀活動,將誦讀活動落實到實處,使得學生通過閱讀諸如《論語》、《三字經》等相關經典中獲得感受。

組織相關競賽。小學生具有好動的天性,開展相關的競賽活動會吸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帶動其學習的興趣。要定期舉辦朗讀比賽或者國學知識競答比賽,激勵他們更加主動的學習相關的傳統文化。

開展紀念日主題活動。利用傳統節日來宣傳傳統文化,增加學生對于傳統節日的認識,從而吸引他們去主動的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達到德育培養的目的。例如:在清明節開展掃墓活動,組織學生走進烈士陵園,了解烈士們的英勇事跡;在勞動節組織開展各種技能活動,感受勞動的光榮,體會我國偉大勞動人民的不易。

參考文獻:

[1]崔振彬.淺談小學德育管理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5).

[2]李寧,劉曉輝.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小學德育相結合[J].教書育人,2016,(01).

[3]許艷玲.小學德育中的優秀傳統文化及其滲透[J].教學與管理,2017,(02).

(作者簡介:陳惠珍,本科學歷,在職廣東省河源市源城區太陽升小學,職稱:小學語文高級教師。)endprint

猜你喜歡
道德素養小學德育傳統文化
大學生“媒體素養”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的調查研究
如何在小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小學德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