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滑雪季

2017-09-13 04:35何曉斌
智族GQ 2017年1期
關鍵詞:雪場雪道雪地

何曉斌

滑雪并非純體力活。穿上你最炫目的雪嶺戰衣,從冰點以下開始加速,在陡坡的沖刺中點燃心跳——然后呢?

在滑雪已成冬季生活方式的歐洲雪場區,一天的精彩在雪地上只是個開頭?;┖蠛图胰伺笥言谘┥降膽敉饪Х葟d休憩,晚上在人聲鼎沸的雪場小鎮酒吧暢飲,或者窩在度假酒店中看篝火熊熊,才是“滑雪”這個詞背后的更多歡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前往歐洲雪山體驗這別樣的溫度差,這其中也包括GQ時裝團隊。

從本期滑雪故事開始,我們用時裝大片專題講述衣服以外的更多生活風格。GQ號雪山纜車即將啟動,come ski with us!

又是一年滑雪季

踏入12月,在歐洲滑雪勝地的書報亭,搶眼的滑雪雜志蚓面上已經齊刷刷地擺上了“TEST”的大標題。又是一年整專業戶外品牌推出的滑雪新品做出了最深入專業的測試,目的就是讓盼望已久的滑雪發燒友們玩得盡興。

標榜自己為英國最佳度假雜志的《The Sunday Times Travel》在最新出爐的一期里選出了十個滑雪專家眼中最棒的雪國勝地,包括美國的Vail、奧地利的St Anton、加拿大的Whistler、瑞典的Zermat、Verbier等,而法國則坐擁Tignes、Courchevel、La Plagne、Meribel、Vald’Isere等多個地區的絕佳滑雪資源,這次GQ拍攝所在的Val Thorens,以對初學者友好的坡度以及豐富的夜生活而頗具人氣。

除了考慮時間、距離、預算,選擇滑雪場是個需要下功夫研究的有趣課題。對于想盡興滑雪的你來說,各項指標是最為重要的:雪量足夠嗎?是否有足夠的、路線合理的上山纜車?地形足夠多樣化嗎?雪道是循序漸進的,還是對老鳥來說也足夠有挑戰性?而對于想輕松滑雪,但更多是放松身心、體驗另一種生活方式的你來說,要更多留意的就是每個雪場在雪道以外的配套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Apres-ski享受。

山坡被白雪覆蓋成另一個世界,滑雪季一旦正式啟動,周邊乃至外地的滑雪愛好者們便組團出動,甚至舉家上道??粗|闊雪地上恐怕只有四五歲的小豆丁從坡上麻溜滑下,速度越來越快,正要為他擔心之時,他用雪板在道上劃出一條漂亮的剎車弧線,站穩了等著身后的媽媽,有勇有謀的姿態也稱得上是個型男。

很顯然,滑雪早就是很多歐洲人心里不能缺少的一項冬日活動,在我們還沒學會騎自行車的歲數,這里的孩子們就已經在爸媽的簇擁之下,嘗過了在雪地上飛馳的滋味,也就再也戒不了這份速度感。就像加拿大滑雪專家Karen Brooks所說的,“Whistler這里的每個當地居民都有一條屬于自己的秘密雪道,當周末來臨、雪下得不錯之時,便是自己獨享的時刻?!?/p>

是的,來點兒新鮮的吧——去歐洲或者北美旅行度假不應該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買買買。大雪山雖然不能給你和愛買的女友提供最時髦奢華的購物體驗,但能在這里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種享受,與物質無太多關系,一種在茫茫雪山上關于肢體與感官的“高冷”。

專業和時髦,各不相讓?

即便在印象中只“負責時髦”的購物網站上的搜索欄中鍘人來說,專注于滑雪服飾和器材無疑是個樂趣。細微到外套的內兜,都有一塊用彈力繩子系好的擦鏡布,這個細節當然稱不上什么不得了的黑科技,但正是在保暖、防風、摔碰緩沖等各種技術的簇擁之下,實打實的科技正被不斷地用到專業雪服,甚至男性時裝品牌的戶外款式之上,給好動男人帶來呵護和體貼。從Loro Piana的輕便防水罩衫到Armani的EA7滑雪系列,給滑雪這些對服裝有更高要求的活動提供了最體貼的高質量裝備,且能—鍵切換到現實生活中來。

除了當年的D&G,設計NJeremy Scott也為Moschino時裝秀玩過雪山主題的“play”。當然,別期待這些時裝設計師能給你正經搭一套高性能的滑雪服,他們則更多地把目光投向了Apres-ski后更炫目的裝扮,或者說,設計師眼中的這些時髦男女,來到雪山根本就不是為了滑雪,而是為了林中小屋的大派對?作為當時坐在秀上的編輯,GQ可以告訴你Moschino秀場下的“雪”其實是人工肥皂泡,且隨著秀的進行越下越大,大家最后濕身之余,還被洗滌劑的氣味熏得夠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今天,能看到、觸碰到真實的雪,并被它所包圍,其實也成了一種快樂。

還是認為運動就是和時裝絕緣,雪地不歡迎時裝的入場?當然,一身最專業滑雪品牌的裝備固然讓你在雪地上最大限度地靈活自如(至于技術還請個人修煉),然而,滑雪的姿態不只有這一種,你也不是非得穿上一些國內雪場里租借來的、臟兮兮的絢彩雪服。

事實上,雪地也可以適度時髦。今天的時裝品牌Pucci,誕生地居然是高山雪場。創始人Emilio Pucci 1914年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最古老的貴族家庭,從小就把游泳、滑雪、擊劍、網球、賽車樣樣玩得溜,17歲時就以意大利國家隊隊員的身份參加了在紐約舉辦的1932年冬季奧運會,雖然最終沒有上場。他第一次嘗試設計,是給他所在的Reed College滑雪隊設計隊眼,而1947年在瑞士Zermart休假的他給一個女性朋友設計的滑雪服被當時《Harper’s Bazaar》的攝影師Toni FrisseIl拍下,雜志時裝編輯順藤摸瓜,委托他給一組歐洲冬日時裝大片設計服飾。他采用了具有延展性的面料和光鮮亮麗的設計引起了業界轟動,馬上收到了幾個來自美國制造商的邀約。血管里流著的貴族血液,讓Pucci即便設計的是滑雪服,也滿載華麗與藝術裝飾,由此奠定了今天我們見到的高調亮眼的典型意大利品牌Pucci。

從雪場到都市的風格

不知不覺間,“滑雪服”因為它無可比擬的輕便和功能性,走進了大城市。除了常規線,Moncler Gamme Bleu和Gamme Rouge分別在男女時裝周上上演好戲,但在雪山環境下,或者你更該知道的是Moncler Grenoble這條線的High Performance服裝,這個系列在設計時吸取了來自運動員的建議和意見,比如俄羅斯滑雪運動員Iouri Podlatchikov的想法,以解決雪地上遇到的真實問題。這同樣也是一個誕生在雪山的“純血”戶外品牌:Moncler這個名字來自法國Grenoble地區一個高山小鎮Monestier-deClermont,創始人Rene Ramillon最早生產縫線睡袋、帳篷以及防風衣,工人們在自己的連體工裝外面套穿防風衣,在寒冷的山中小站工作。法國戶外專家LionelTerray最早發現當中潛力,這位專家委托其生產出一個“Moncler pour Lionel Terray”系列,當中包括縫線夾克、手套、睡袋、連體工裝,并通過自己一次次的上山實操而不斷改良。此后Moncler成了Grenoble冬奧會法國滑雪國家隊的官方供應商,品牌logo上的那只法國雄雞就是這樣來的。而隊員們也提出要求把此前的雙層款式變成一體化,這樣會更輕巧、更好收拾,也更能適應激烈的競技環境,并在肩上加上皮質的插肩細節,這樣即便長時間把雪板扛在肩上也不會磨壞衣服。

就像這次大片的創意和造型編輯睿騏所說:“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色彩鮮艷、設計精美的滑雪海報成為那個時代的經典寫照,幾何色塊的人形與遠處磅礴的雪山展示了滑雪的愉脫,著名滑雪勝地的名字像圣壇一樣召喚著滑雪者的朝圣。1979年,汽車大亨Gianni Agnelli在木屋前戴著滑雪鏡,依舊把腕表綁在襯衫外面成為經典的造型,那時候的優雅風格如今也被雪道上更加有實用功能性的雪服所代替?!?/p>

“曾經的雪花毛衣搭配法蘭絨長褲的造型如今也退出時代,反而成為Apras ski的穿著風格。如今眾多品牌也都在滑雪的領域尋找更多的突破,隔熱面料的滑雪外套,防水的絎縫短外套,內置護肘的滑雪毛衣,一切都將設計與功能更好地結合。我們以經典的滑雪風格為靈感,展示了更為功能性的滑雪風格,同時,也想把Apres-ski這項滑雪之后的社交活動,介紹給更多的GQ男人?!?/p>

“滑雪之后”也是一種時尚?

對的,Apres-ski(英語里的after ski)。如果說滑雪是一種生活方式,那滑雪之后又是另一個有趣的世界了。

雪場里的居民們說,滑雪之后最典型的場景,就是雖然還穿著雪靴,但雪板扔一邊、雪鏡架在頭上,把吊帶褲的肩帶一放,哥兒幾個就倚著小酒吧吧臺喝著、聊開。

從現在開始,需要添加進腦子里的觀念是——不要把雪場想象成一個“純體力活兒”的修煉場,這里可供享受的地方多著呢。就在雪場邊上甚至山頂都有露天的餐廳。對,露天,聽著覺得冷,但請你展開想象,讓自己穿越到一個陽光燦爛的午后,半山平臺上放了十幾張桌子,滑完一輪雪大家興致勃勃地圍坐一桌,喝咖啡、喝啤酒,快樂聊天,眼前是一望無際的藍天雪地,店里大聲放著high歌,溫度雖低,但在大雪包圍下,“享受這一刻”的氛圍卻甚高。

又或者,直接躲進一個溫暖的咖啡館,甚至一間也許不豪華但甚為舒服的小木屋里如何?就像滑雪愛好者所描述的,“一邊享用早餐,一邊看著冉冉升起的太陽把Matterhorn雪山繪畫成各種調子的橙和粉色,”,一邊聽著壁爐里柴火的噼啪聲,手捧一杯熱可可,裹著毛毯半躺在搖椅之上,看著窗外白茫茫一片,雪片厚厚地堆在常綠的松枝上,然后嗖地一下,又與地上的雪堆匯成一片。

再來看看雪鎮上是否有環境、菜色俱佳的餐廳,隨后到人聲鼎沸的酒吧里喝上幾杯吧。

好動的、高冷的、熱鬧的、享樂的,都能在雪場里找到自我。

猜你喜歡
雪場雪道雪地
雪地上的像
雪地給我拍照啦
發展滑雪需多方合力
穩中力求創新,思路源于實際
冰雪經濟
雪地
雪地里的小畫家
雪道整理員
2月滑雪正當時
美麗的“雪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