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資源稀缺的大問題不能由交警一肩扛

2017-09-13 17:27林杰
瞭望東方周刊 2017年34期
關鍵詞:體育場地公共資源面積

林杰

“限行讓暴走團”,在一些人眼中是實事求是的人性化執法,在另一些人眼中則是“混淆法治底線、曖昧事件是非”的懶政之舉。輿論擾攘過后,復盤整個過程,一個規定,執行3天即告取消,足見其背后爭議之大、分歧之深。

無可回避的是,如何健身、哪里健身,這些現實的問題須智慧求解,不該通過打壓一方的權利來“縱容”另一方,而事關多數人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制定,也不能靠交管部門單打獨斗或獨力“背鍋”。

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為2.22平方米、1.72平方米、2.38平方米、2.27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則僅1.46平方米。體育設施的面積和數量增長,遠遠無法充分滿足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

公共資源稀缺的大問題不能由交警一肩扛,盤活資源需要全社會通力合作。我們不妨放下成見,將青島警方的此番舉動視作結合實際,為了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發生,使道路充分被利用的“善舉”,如今反轉,也不過是為更好考量“合法”和“合理”等維度,完善政策。

全民健身、老年保健的社會剛需需要更多方面攜手實現。居民的休閑生活是基本民生需求,城市中大量免費開放的公共空間是必需的。在城市的規劃發展中,有針對性地分析好居民群體真實訴求所需的條件與不足,從協調好體育場、體育館、文化館、活動中心、甚至學校操場等城市現有資源做起,挖潛社會體育資源存量;同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提升社會體育場地的總量供給,以此來更好地滿足公眾不斷增加的公共文化需求,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猜你喜歡
體育場地公共資源面積
中國運動員2021年獲67個世界冠軍
我國高校體育場地對外開放問題和對策
盆景乎?風景哉?
2020年《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欄目選題
面積最少的國家
勵展攜手中國體育場館協會推出全新體育場地展,打造體育產業行業平臺
巧用面積法解幾何題
廣東:基本建成公共資源交易平臺
三種不規則面積的求法
一次函數和三角形面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