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的對策

2017-09-13 07:23黃俊
青蘋果·高一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新課標問題

黃俊

摘要 初中學科眾多,歷史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教學中種種原因,導致歷史教學的質量并不理想,以下就對于這些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從而為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教學;問題;對策

1 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

從學生角度出發,歷史既是過去事實的一種存在,也是正在發展和流動的,想要掌握好這門學科,就必須真正地了解歷史文化,并利用這種文化影響自身品德修養,從而完善自身綜合素質。雖然歷史如此重要,但是教學中卻存在種種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1 教師對于歷史教學的手段有待提高

歷史學科作為初中學科中重要的一科,但是學生普遍對于歷史印象較差,歷史學科的知識點繁瑣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老師教學方式單一、教學模式固定也是其重要原因,枯燥的知識點加上毫無生機的課堂教學絲毫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熱情,更加重了學生對于此門學科的厭煩,因此教學質量低下也是必然結果。

1.2 教師教學研究不足

現在的大多數初中學校,應試教育還占據著主要地位,教師教學不會從學生自身興趣出發,教學方式還是以強制性灌輸為主,不考慮學生是否能完全接受,這就導致在教學中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地位,被動學習相對主動學習而言,教學效果自然大大降低。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家教育局也認識到了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因此不斷推出新課標,這就又使得某些學校歷史教師為了迎合新課標,推動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導致課堂教學混亂,依然無法達成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1.3 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一直以來語文、數學、英語被譽為三大主科,而歷史一直處于“副科”的學科地位,因此歷史教學并沒有得到學校教育的足夠重視,大多數歷史老師也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主科的老師兼課教學歷史,那么教學模式也只能是照著書本畫畫重點,讓學生死記硬背,學校的不重視,學科地位的差別,導致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也自然不夠重視,教學質量又如何能夠提高?

2 初中歷史教學改進對策

2.1 改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

科學認識和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首先,教師要做教學的主人,而不是現代教學的奴隸。隨著科學的進步,教學技術也是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多的歷史老師更是充分利用了這一點,越來越依賴電腦教學,變得懶惰而不思考,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積極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成為多媒體教學的主人,使其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其次,教師要按新課改的要求規范自己的教學。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歷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實現歷史新課程改革的“三維目標”。再次是認真備課,謹慎選材。歷史課件的制作,不能以視頻和圖片為主,很多歷史老師的課件一味地滿足學生的觀賞需求,根本就達不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課件制作一定要注意視頻和圖片宜精不宜多,畫面要優美簡潔,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多于學生產生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學生產生共鳴,提高教學質量。

2.2 正確對待教材中的史實和史論,對各種新觀點應慎重處理

歷史教材的編寫都是一些基本史實,是經過科學論證的,沒有爭議的。當然,歷史上也存在有一些受爭議的問題,歷史學家既然把它們編進教科書那就代表著是編寫教材者謹慎選擇后編入的,是大多數歷史學家認可的,具有一定的科學性。然而一些歷史老師為了標新立異,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就一些爭議的話題進行討論,學生發言各抒己見,有的甚至是與教材相背的,但是老師們為了鼓勵學生課堂發言的積極性,對于學生的一些新看法都予以肯定,這顯然又違背了歷史教學的初衷,這不僅一方面使學生在歷史教學中產生了錯誤的認識,更嚴重的模煳了歷史的真實性,對學生的教育成長是產生負面作用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對某些觀點發表看法,另一方面老師要嚴格把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正確認識歷史,成為一個真正的引導者。

2.3 講究聽課技巧,注意聽課方法

對于學生汲取知識而言,課堂是主渠道。每個歷史老師教學特色各異,學生接受程度就會不一樣。因此,每個老師在接受新的一個班級的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情感的溝通,學生要熟悉老師授課的模式,老師更是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每一堂課程學生聽講過程中的一個反饋,不斷思考研究真正適合學生的授課模式,不斷改變,從而達到與學生的默契。老師與學生的默契是教學的最高境界,老師能夠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的某一個眼神、某一個動作判斷出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所授知識。當然這種境界并非一蹴而就,這是歷史教學的一大難點,它要求教師:教風民主、知識全面、思維敏捷、駕馭課堂嫻熟自如,調控得心應手。

2.4 選擇專題深入研究,寫出研究報告或小論文

開展研究性學習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新趨勢,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可以對歷史學科內的某一個重點問題或者是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分析,也可以針對跨學科的綜合性問題進行研究。在做問題研究時,學生要根據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內容、自主學習研究能力以及研究目標來進行問題的選題,并且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選擇研究方式、研究手段以及所需資料,根據研究課題制定相應的研究步驟和分工,明確研究目標。通過研究性學習,做出階段性或總體性的研究報告,或寫出研究專題小論文,以此訓練檢測學生的學科研究能力和綜合研究能力。

參考文獻

[1] 賴小玲.淺析新課標下歷史教學中常見問題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32).

[2] 樊華.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思考[J].神州旬刊,2013(04).

[3] 向朝蘭.新課標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淺議[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10).

(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寨英鎮鄧堡中學)

猜你喜歡
初中歷史教學新課標問題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實新課標 凸顯地理實踐力——以騎行青藏為例
初中歷史探究式學習的教學途徑
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的培養策略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對一道新課標高考題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