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2017-09-14 09:46孫曉姣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體育專業教學模式

孫曉姣

高校體育在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形勢下,對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想提高高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大教學改革工作。就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 問題 策略就我國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來看,教育工作者依然沒有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結合體育教學要求來進行教學,機械式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會逐漸失去對體育的學習興趣,體育教學目標難以實現。新形勢下,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而高校體育在培養復合型人才方面起著重大作用,要想培養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就必須教學觀念,立足社會,加大教學改革,要重新認識新時期運動教學改革的視點和目標,從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一、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觀念落后

就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來看,教學過程中依然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示范動作,學生跟著教師做。在這種教學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重視,學生所學到的知識都比較死板,從而限制了學生能動性的發展,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長時間下去,學生就會失去對體育的學習興趣。

2.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

體育作為一門運動型的學科,在體育運動中,許多運動項目對學生的體能要求較高,而不同的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挫傷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1000米長跑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而不同的學生體能存在不同,許多學生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就會受到懲罰,在這種情況下,那些體能較差的學生就會懼怕上體育課,從而不利于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

3.課程結構與內容安排不合理

就目前來看,高校體育教材主要是以理論性知識為主,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完全是按照教材內容來進行,忽略了課程教學與課外鍛煉之間的互動關系,比較重視理論教學,忽略實踐。另外,在課程安排上也存在缺陷,許多高校一周才安排一節體育課,在這種安排下,很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專業的教師比較匱乏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不可替代,專業的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科學的進行體育鍛煉,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來看,高校體育專業的教師還比較匱乏。一方面,體育教師比較少,難以滿足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需要,往往是一個教師要擔任幾個專業、班級的體育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水平難以提高;另一方面,當前教師專業能力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工作,沒有結合體育教學要求來教學,從而不利于體育教學的發展。

二、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依然在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機械式的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地位,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所教導出來的人才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新形勢下,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在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增加的同時,對教育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同時,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化,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重視,要求教育教學以學生為主。而高校體育在培養當代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方面有著重大作用,而如果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模式,必然會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只有加大改革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發展,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從而為我國現代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三、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

新形勢,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那種以教師為主,忽略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已經不適合現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要,而高校體育要想向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就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足夠的表現自我的機會,要尊重學生,要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如在扣籃技巧中講解中,教師可以就扣籃技巧讓學生去討論,然后讓學生自發的組織的比掃,比一比誰扣籃得分高,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啟發學生的思維。

2.分層教學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差異性是制約體育教學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必然會影響到教學水平的提高。而分成教學法是針對學生差異性問題而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法來進行教學。如,在1000米長跑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體能,制定不同的完成目標,體能好的學生可以縮短其完成的實踐,體能差的學生可以適當延長其完成目標的時間,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提升自己的能力。

3.合理調節教學內容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而言,要想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必要的實踐是不可或缺的,實踐也是提升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因此,針對高校體育,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優化教材,要適當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多組織各類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培養專業的體育技能。

4.組織課外活動

高校體育教學課堂時間是有限的,一節課也只有45分鐘,而在有限的時間里,學生往往難以盡興。而要想引導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安排,多組織一些課外活動,如籃球比賽、足球比賽、拔河比賽等,讓學生自己去組織課外活動,從而不斷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讓學生在課外比賽活動中培養團隊協作能力,提升自己的體育技能。例如,我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每周二、五組織一場籃球比賽,我將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重點交代,然后充當裁判,讓學生去組織其他學生來參加比賽。通過這種形式,既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也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的體育技能在比賽中得到了充分發揮和運用。

5.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

首先,高校必須對來引進專業的體育教師,為高校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其次,要現階段體育教師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專業教學水平;再者,還必須加強教師的職業素質教育,不斷提高教師的責任心。而作為教師,更要認識到自身的職責所在,要不斷的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

四、結語

綜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高校體育教學的需要,而要想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教學改革已成為必然。高校體育作為一門運動型的學科,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想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結合當前社會體育視點以及目標來進行教學,要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為主要方向,從而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匡勇進,邱紅偉,曾明.新形勢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學報,2007,(04):75-78.

[2]肖新橋.新形勢下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對策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15):7-8.

[3]董艷國,唐振宇,王海燕.大教育觀視域下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05):71-75.

[4]王克權.科學發展觀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05):78-82.endprint

猜你喜歡
體育專業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一句話惹毛一個專業
部分專業介紹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專業修腳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熱的專業
我們的“體育夢”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