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校企一體化辦學的真實性實訓基地建設

2017-09-14 13:43張榮康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真實性校企職業院校

張榮康

實訓基地是承載職業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場所,對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有著重要意義。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在推進實訓基地建設中,一再強調實訓基地的實用性、真實性等。校企一體化辦學下,實訓基地建設更應該強調真實性,使實訓基地成為學生與工作崗位、與職業實踐緊密接觸的紐帶。

校企一體真實性實訓基地一直以來,我國在發展職業教育中十分重視實訓基地建設。早在2004年,教育部、財政部在《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切實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并下達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各地政府、各職業院校也多方籌集資金開展實訓基地建設。大批實訓基地的建設,增強了職業教育基礎能力,有力地促進了職業教育辦學實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一、我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主要模式

縱觀我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大體上有以下三種模式:

(一)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

校內實訓基地建在職業院校內部,主要滿足學生實訓教學和專業教師培訓的需要。一些職業院校加大力度開展實訓基地建設,努力拓展功能,將實訓基地建成為集教學、技術研發、社會培訓、職業技能鑒定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實訓基地。

從主體看,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有不同形式:一是學校主導型,即以學校為主,進行實訓基地建設、組織實訓教學;二是企業主導型,學校引企入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以企業為主組織生產和學生實訓;三是校企融合型,企業提供生產車間作為學校生產性實訓基地, 或者學校實訓基地在開展實訓教學的同時進行真實產品的生產。

從發展過程看,不少職業院校校內實訓基地開始從生產型實訓基地轉向生產性實訓基地。生產型實訓基地, 是指雖然實訓項目與生產實際相關聯,但實訓基地的教學并不生產真實產品。這種生產型實訓能夠實現在生產中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但它是消耗性運行,不利于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生產性實訓基地, 是指開發基地的生產功能, 通過生產性過程來 實現經濟效益,既能讓學生在真實生產環境中進行技能訓練、實現零距離對接工作崗位、積累職業經驗,又能通過實訓基地的效益性運行,保障實訓基地的可持續發展。

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成為職業院校、企業行業的一個共識,其重要原因是這樣的實訓基地體現了真實性。

(二)行業性或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

這種實訓基地由行業組織或區域地方政府主導,一般依托工業園、產業園、創業園、職教園等,結合當地學校和企業數量、規模、布局等情況,因地制宜建設。從功能上看,定位在集教學實習、生產實訓、產品研發、社會培訓、技能競賽與鑒定為一體,秉持“集約建設、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創新建設體制和運行機制,面向學校、生產企業、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服務,建成為區域內開放式綜合性基地。

從建設主體看,有政府、工業園區管委會、行業企業、本科高校、職業院校等單獨或聯合建設,也有依托一所學?;蚱髽I已有資源建設,以及依托多所學校和多種社會資源聯合共建。在管理上,有些基地是由各方共同組建公共實訓基地運營管理公司,統籌公共實訓基地的運營管理;也有的基地是將部分實訓車間、實訓項目,委托給學校、企業、專業機構運營。在運作上,這類實訓基地,注重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對公益性的實訓項目免費提供服務,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辦法予以補償,對學校和企業、社會培訓機構的實習實訓,合理收取費用。

(三)企業實訓基地

企業實訓基地以企業為主導,建在企業。承擔新員工培訓、在職員工能力提升或技術升級和轉崗培訓,有時也承接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實訓、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還可能承接其他企業或社會人員的實習實訓。企業實訓基地更強調按照企業實際生產場景真實反映實際生產服務的業務流程,突出設備配置的實用性、先進性以及環境真實性。

二、職業教育真實性實訓基地的分析

從以上對三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的分析中不難看出,各種類型實訓基地各有自己的定位,因而帶來其功能和作用的不同,即使是同一類型的實訓基地,其實訓教學的功能與作用也會因不同專業而有所區別。但有一種屬性是所有實訓基地都應該具備的,即實訓基地應成為學生與工作崗位、與職業實踐緊密接觸的紐帶。

就職業教育來說,實訓基地的最大功能在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實訓基地應該是企業生產環境的再現,它不僅僅是技能訓練場所,還應該是職業素質養成的地方,應該成為學生遵守工作規范、安全守則和養成協作精神、文明素質的訓導中心。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必須使實訓基地具備“真實應用性”。具體為:

其一,實訓場所的真實。表現為真實完整的職業環境,在廠房、布局、功能、設備配置、標準化、質量安全等方面再現企業實際生產場景。這種真實的實訓環境,能夠體現具體工作過程中的各種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給學生提供職業環境的體驗,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能夠獲得真實的工作經驗,接受來自職業環境的熏陶,獲得從業所需職業技能、職業規范和職業素質的訓練和培養。

其二,實訓基地硬件軟件的真實。在硬件上,設備配置具有實用性、先進性,達到國家對技術設備配備標準的要求,軟件上,實訓基地的組織形式、人員、規章制度、管理流程、紀律要求和相互之間的協調關系等要素,也應體現企業的工作環境氛圍。

其三,實訓內容的真實。體現行業和企業需求,以真實應用為導向,引進企業真實工作任務。一些實訓基地承接企業的真實項目作為實訓內容,以真實項目來驅動專業教學,使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熟悉行業工作內容和流程,直接了解具體生產崗位的技術要求。同時,引入市場、行業、企業來評價和檢驗教學效果。一些實訓基地引入行業企業大師,建立大師工作室,以真實項目的實施在社會、市場和客戶之間建立交流與溝通的渠道,不僅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素質的培養,幫助他們將知識、技能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也讓學生真正觸摸市場的脈搏,學習經營管理和創業之道。endprint

其四、過程管理的真實性。按照企業實際生產服務的業務流程,對接企業生產過程、工藝要求、管理規范。一些實訓基地利用真實環境和真實市場業務開展教學活動,按照企業真實的技術和裝備水平設計課程,依據生產服務的真實業務流程設計教學過程,通過真實業務、真實項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職業興趣,還建立起基于真實生產服務的業績考核制度,整個過程管理強化了學生“企業人”的身份意識,塑造他們認知、社會、情感等方面的職業人格,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顯然,真實性實訓基地的建設僅僅依靠職業院校無法達成,僅僅采用淺層次的校企合作也難以收到預期效果。我們知道,即使校企雙方達成共識共建實訓基地,但在實訓基地的目標定位上也會存在差異,因為校企雙方始終存在利益的“博弈與沖突”,對實訓基地真實性建設的訴求會有差異,或者是學校因資金問題無法按照企業生產真實環境來建設實訓基地,或者是企業更多關注產品生產的經濟利益,雙方訴求上的差異必將影響真實性實訓基地的建設,也會對實訓教學的開展帶來影響,甚至可能會導致合作解體。

所以,建設真實性實訓基地的可能性,主要在于校企雙方是否形成面向市場的利益共同體。校企利益共同體能夠使得校企雙方基于利益交集點,在互利共贏的內驅力下,按照市場運行機制,推進真實性實訓基地建設,滿足合作主體的利益訴求并放大、倍增雙方利益。

三、校企一體化辦學下真實性實訓基地建設的實踐探索

校企利益共同體有多種形式,張藝謀漓江藝術學校與桂林廣維文華旅游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從校企合作的淺層次發展到深度耦合的校企一體化辦學,學校與企業在價值觀、資金、資源等方面形成了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谌虻谝徊可剿畬嵕把莩觥队∠蟆⑷恪讽椖?,學校開設舞蹈表演專業、音樂專業,培養專業人才、培訓當地農民漁民成為職業演員,提供長期穩定、高質量的《印象·劉三姐》演職人員隊伍。企業投入辦學資金,與學校共同培養演藝人才。雙方面向市場,合作辦學質量直接接受演出市場的檢驗。

在共同的利益訴求和市場機制下,依據崗位能力與課程模塊的一致性、課程內容與演出項目的一致性、校內實訓與表演技能的一致性、學校管理與公司管理的一致性,校企雙方共同建設真實性實訓基地。雙方合作建設了真實性實訓基地——中國漓江山水劇場。該劇場位于桂林陽朔縣,由企業投資1.2億元興建,占地6478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9113平方米,擁有價值4269萬元的設施設備,表演舞臺為方圓兩公里的漓江水域及12座著名山峰,啟用了目前國內最大規模的環境藝術燈光工程及獨特的煙霧效果工程,構成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劇場。這座劇場,晚上是《印象·劉三姐》演出場地,白天是張藝謀漓江藝術學校的實訓基地。

在校企共建真實性實訓基地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實訓基地建設管理機制。建立由行業、企業專家和學校實訓基地管理領導小組的成員共同組成的實訓教學指導委員會,負責對實訓基地的建設、發展、教學改革與研究等進行指導。實訓基地各個崗位均建有崗位責任制,堅持實訓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實訓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編制實訓計劃、實訓大綱、專業實訓指導書、實訓任務書、以及實訓教材。進行企業化管理,實訓基地引入企業理念與價值觀,營造職業氛圍,選擇源于企業的實訓內容、實訓方式及過程管理。

二是校企共同開發真實的實訓設備和實訓項目。全部實訓設備、道具按照《印象·劉三姐》演出實際使用進行配備,讓學生在教學實訓和演出實踐中設備、道具的應用保持一致性、真實性、完整性。以《印象·劉三姐》演出內容和要求為依據,歸納和提煉出具體崗位職業能力和工作任務,設計相關實訓內容組織教學,實現教學內容、過程、標準、考核等方面的“學崗對接”。學生經過真實環境的實訓,能做到“零距離上崗”。

三是制定切實可行的設備保障措施。學校實訓基地的設施設備已經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擁有價值4269萬元的設施設備,包括可容納近3000多人的觀眾席,1648萬元的舞臺燈光設備、369萬元的音響、1059套演出用服裝、1055件道具、27臺裝置設備等。實訓基地擁有具有藝術職稱的技術人員40人,每天負責在演出中對設備設施進行操作和維護,保證了設備的完好性。

四是加強實訓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指導實訓教學的能力。實訓教學的順利開展關鍵在教師水平。學校建立了專、兼職一體的實訓教師隊伍,注重提升教師指導實訓教學的能力,采取引進名師名導和送出去的方式培養教師。聘請全國有名望的導演、教師來授課,有著名導演王潮歌、樊躍、楊嶸、陳軍、鄧銳斌、余大鳴,著名音樂制作人張磊、許多等。每年王潮歌、樊躍、楊嶸導演都會來基地4次給教師和學生進行實訓指導和授課。學校每年派兩名青年教師帶薪到北京高等藝術院校進修培訓,學校負責全部學費及差旅費。學校安排專業老師在《印象劉三姐》演出中擔任劇務工作,帶領和指導學生進行實訓學習,在實踐中提升教學水平。

真實性實訓基地,體現了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崗位與就業的對接和融合,進一步完善真實性實訓基地建設,必將對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蕾,康明艷,李繼友.建立真實場景實訓基地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04).

[2]劉景忠.關于實訓基地建設的幾點反思[J].福建教育,2014,(13).

[3]井志勝.發揮校企合作優勢完善實訓基地建設[J].現代企業教育,2013,(14).

[4]郭伶,于金玲.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培養應用型人才探析[J].前沿,2013,(24).

[5]劉華斌,肖定華.基于真實職業環境實訓基地建設新模式的探研[J].實驗室科學,2011,(6).

基金項目:2012年桂林市教育局重點委托項目《中職學校校企一體化辦學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年委托項目2號);2015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15B235)。endprint

猜你喜歡
真實性校企職業院校
職業院校財務會計網絡化建設
智慧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訂單課程中的實施與探索
對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研究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中學生生涯規劃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晉江市紫峰中學為例
Van lier真實性原則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新時期職業院校檔案管理的思考
雕塑真實性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