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根在土地上的科技人

2017-09-15 11:13董慧慧
名家名作 2017年3期
關鍵詞:農業大學向陽谷子

董慧慧

扎根在土地上的科技人

董慧慧

原向陽在改進機器

“趕著牛搖著耬,響徹云霄一聲吼”,這是原向陽小時候常見的生活場景。單色的黃土地與無休止的勞作成為了鄉村永遠的基調。勞累的父輩做夢也想讓自己的孩子改變這樣的生活格局,學習就是唯一的出路。

原向陽不懂這些,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樣,都愿意自由地玩耍,哪怕是在田間奔跑也感覺到無比的愜意。作為教師的父親對他要求很嚴格,這一度讓他很郁悶,好在他表現得很乖巧,能夠順利完成父親所要求的一切,并且用歲月將其沉淀為習慣。比如說,玩是玩,學習是學習,干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專心。比如說,要懂得擔當與責任。直到原向陽成年之后,他還能感受父親對他的影響。

雖然學習是改變生活的唯一出路,但是父親卻沒有給他太大的壓力,除了要按時完成作業外,父親沒有給他任何的思想負擔。所以原向陽小時候的成績算不上優秀,沒有別人所標榜的第一名。但是也并沒有為他順利考學帶來困擾。

從當地最好的高中,原向陽考取了山西農業大學農學專業,這是父親在認真分析了當時的情況后決定的,父親認為搞農業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對于未來,原向陽沒有特別的計劃,和所有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樣,對外面世界的陌生讓他們還沒有形成足夠成熟的想法。

2002年,這一年在原向陽的印象中特別的寒冷。他在學校附近的一間沒有暖氣的民房里瑟瑟發抖,實在沒有辦法,就鉆在被窩里。但手頭的功課還不能放松。

這里離學校很近,學校的宿舍暖氣很好,他本身可以在宿舍享受溫暖,但是他怕在宿舍沉迷于玩耍,浪費時間,所以下定決定承受冰冷。原向陽現在是山西農業大學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十三五”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他不僅給學生傳授知識,而且給學生提供了學習的范本。

原向陽是非常自律的人,他就在那間凍得發抖的房間里完成了所有考碩士研究生的準備,成功地考取了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的研究生。而且在大學四年期間,利用課余時間還輔修了行政管理與英語兩個專業,為他后來的管理工作和出國留學打下了基礎。大部分人的大學生活是用來享受的,大學生活是高中猛勁學習的結束,而原向陽的大學生活是猛勁學習的開始。大學期間,除了每年寒暑假回家的十余天,剩下的時間不是在學習,就是在去學習的路上,就這一點來說,這樣一個男生絕對是大學校園中的“異類”。

原向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農村單一的生活也讓他能夠在枯燥的學習中找到樂趣。尤其是父親對他的影響,讓他能夠專注干一件事情而不受影響。就是這些在黃土地上萌發的品質,讓他的年輕綻放出了光芒……

原向陽在田間檢測

2017年當我坐在原向陽對面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學校最年輕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和“十三五”國家谷子高粱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他已經在農業的研究領域取得了一些成績。

說到這些有關于農業的研究時,原向陽顯得很興奮。當他能夠用自己的所學改善農業生產的時候,那些幼年的記憶會涌上心頭。他仿佛能夠感覺到父親看到這些成果時的笑容。

當時種植谷物全部依靠人力畜力,尤其是谷子的種植程序繁瑣,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好在當時的人們有苦、飲食習慣和看重小米的營養而大量種植。但是隨著人們外出打工,無暇顧及田間地頭的活計,谷子的種植面積嚴重縮減。而原向陽團隊的研究改善了這一狀況。從種子的選取、播種、田間除草、管理,一直到收糧入倉每一個環節逐一解決,以達到優質、高產、安全、高效的目的。每一項研究要求都是極盡苛刻的,從沒有到反復的實驗,都耗費了科研團隊的心血,但是當他們站在地頭看著一點點的改變時,總能在心頭燃起更大的熱情。

原向陽在實驗室

研究不僅僅是在實驗室絞盡腦汁的,關鍵還是要應用到生產中。每一項研究成果的推廣,都是在別人的懷疑中進行的。從谷子雜交種的引進,到精量播種機和谷子聯合收割機的推廣都無法提前展示實際的成效,只有理論的支持,人們總是怕這樣的更新荒廢一年的收成,所以,原教授帶著研究團隊,游走在田間地頭游說,甚至要自己墊支,自己操作機器,當又一年的秋天來臨時,他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明星。而這一年堅持的過程,他們也曾憂心忡忡,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土地對農民來說意味著什么,一旦失敗,會產生內疚,好在他們專業素質過硬,進行了反復的實驗,等待他們的總是來年的大受歡迎,和一項項的技術專利,和一個個課題的成功。

谷子屬于雜糧,可它是山西省“雜糧王國”的典型代表。山西的每個地方總不缺乏谷子的種植。而且小米的營養價值高,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被納入功能作物的行列,引起了很多科研團隊的關注,原向陽和他的團隊走在了前列,早在2013年就和企業合作打造了“富硒小米”和“高葉酸小米”等產品。2017年,他們還要在廣靈和繁峙等地,采用機械化葉面噴施硒肥的方式,打造500畝以上的富硒谷子基地。

走上田間地頭的時間多了,對“三農”和“貧困”有了更加深刻地認識。按理來說,這些和他們的研究沒有半點關系。但是對于從農村走出來的原向陽,決不能袖手旁觀。他們想為這些農民做點什么。簡單的捐錢捐物解決不了問題。他們就用所學的知識從他們賴以生存的作物上想辦法。如何提高產量,如何生產優質農作物,如何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生產成本等,成為了關鍵。他們的這一行為符合了精準扶貧的精神內涵。當然,他們也體會著農民生活條件改善的喜悅。都說,人生最大的快樂是給予。只有真正實踐過的人才能體會。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原向陽是賴土地生存的。土地是農學的根,每一項研究都是獻給土地的禮物。原向陽學習歷程20余年,從未離開土地,同時他的每一項研究都是扎根在土地上的。

他就是扎根在土地上的科技人。

原向陽簡介:

原向陽,男,1981年7月生,農學博士?,F為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省雜糧學會秘書長、省現代谷子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省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現代雜糧(谷子)生產、作物化學調控與化學除草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指導碩士研究生8名,本科畢業生50名。先后獲2016年“創響山西”十大創新創業團隊、首批山西農業大學“晉農新秀”、山西農大青年拔尖人才、山西農大“青年標兵”等榮譽稱號。2012年入黨。先后在“非典”期間擔任山西農業大學臨時黨支部支部委員,研究生院學生第一支部書記,現在為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工第一支部“雙帶頭人”支部書記。

主持國家自然基金、“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項目、山西省科技攻關、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示范、山西農大青年拔尖人才等項目7個,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省級科研項目5個。發表科研論文84篇,其中SCI 7篇、國家1級論文27篇。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和山西省高校自然科學類二等獎1項;授權國家專利8個;制定山西省地方標準3個。獨著《轉基因抗草甘膦大豆的抗性研究》,參編全國高等農林院?!笆晃濉币巹澖滩摹渡锝y計學》(第二版)。主講的《生物統計學》和《作物化學調控》課程分別獲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猜你喜歡
農業大學向陽谷子
湖南農業大學通知教育中心
打谷子
張振、李杰作品
湖南農業大學“中非農業發展與合作基地”
閱讀(低年級)(2021年2期)2021-04-08
字海拾“貝”
曬谷子(外一首)
Sunny Side Up 向陽而生
紅向陽
吉林農業大學招生就業及國際交流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