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高科技與現代戰爭

2017-09-15 08:56張新一
軍事文摘 2017年17期
關鍵詞:電子戰敵方紅外

張新一

軍事高科技與現代戰爭

張新一

人類進行戰爭的空間是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擴展。早先戰爭的空間局限在地面,戰爭的制高點在陸地上;隨著航海技術和海軍的發展,戰爭的空間向海上擴展;當世界上第一架飛機上天,戰爭的空間由二維擴展到三維,奪取制空權成為新的焦點;二戰以來航天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太空軍事化不可阻擋的潮流。21世紀太空戰將成為必須面對的戰爭方式。同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類戰爭在經過徒手作戰、冷兵器作戰、熱兵器作戰、機械化戰爭幾個階段后,進入到了信息化戰爭。

信息化戰爭的特點

信息化戰爭是在高技術時代,大量應用信息化的高技術武器,在指揮自動化系統統一協調指揮下,以電子戰、信息戰、精確打擊特別是遠程打擊作戰,以及空間作戰為主要作戰方式的諸軍兵種聯合進行的戰爭。它具有偵察立體化、打擊精巧化、反應高速化、防護綜合化、控制智能化等特點。信息化作戰的目標,首先是“斬首”行動,即破壞敵方的指揮中心;其次是“致盲”,破壞敵方的情報系統;再次是“斷流”,使敵方通信失效;最后是“截肢”,摧毀敵方武器系統。戰場上的交戰主要集中在使用導彈與高性能飛機進行中遠程精確打擊及其攻防對抗;單一軍兵種作戰被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所取代;接觸式近戰被非接觸式戰法所取代;線性作戰被非線性作戰所取代;陸、海、空三維的縱深有限的作戰被陸、海、空、天、電(電磁波)五維的大縱深或全縱深作戰所取代。戰場前后方的界限不復存在,由過去主要在晴天、白天進行作戰變為現在的全天候、全天時的作戰。

信息能力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一個關鍵因素,作戰體系的整體性也是衡量軍隊作戰實力的重要因素。作戰目標已不是殲滅對方,而是把癱瘓或摧毀敵方的信息系統或計算機的網絡作為首要目標。由過去傳統作戰以物理破壞為核心的鋼鐵較量變為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硅片較量。

信息化戰爭運用了很多高技術,例如微電技術、光電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動力技術、先進制造技術、仿真技術。以上各種高技術已分別在探測、偽裝與隱身、精確制導、信息戰、電子戰、指揮自動化、航天、核生化武器、新概念武器等方面得到實際應用,并取得很好的成果。

指揮自動化系統是信息化戰爭的中樞,可以把包括眾多計算機在內的各種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控制、信息傳輸等設備聯合在一起。通過電子紐帶把戰場上的單兵、單個作戰平臺和指揮控制系統聯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的統一的能對部隊和武器系統實施自動化指揮與控制的巨形網絡系統。

美國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

信息化戰爭中的利器

導彈是現代戰爭中的利器,可依靠自身動力裝置,并由制導系統引導和控制飛行路線,自動尋找打擊目標。除了裝配在陸地上外,還可以配置在車輛、飛機、艦艇上,甚至單兵也能攜帶去承擔各種戰略、戰術進攻和防御任務。在現代常規戰爭中導彈已成為左右戰場形勢、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目前導彈的種類,除了地地導彈外,還有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地空導彈、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等??湛諏椉囱b配在飛機上用來打擊敵方空中飛機等武器。有遠、中、近程之分,遠程可打擊100千米以外的空中目標,中程打擊20~100千米之間的空中目標,近程是打擊20千米以內的敵機等??盏貙検窃诳罩写驌舻孛婀潭ê突顒幽繕说膶?,有戰略和戰術之分,遠程可達1000多千米,近程能達10~20千米,命中精度達米級??盏貙椓硪簧瞄L的本領,就是對付雷達,如美國的哈姆高速反輻射導彈能夠覆蓋和識別所有已知輻射源頻率,并能選中其中任何一個輻射源進行攻擊。地空導彈即配置在陸地打擊空中飛機及導彈。反坦克導彈一般為機載,射程為20多千米,命中率可達90%。反艦(潛)導彈有艦艦、潛艦、岸艦、空艦等型號,即分別配置在軍艦(潛)艇,陸上和飛機上發射。巡航導彈是以微型噴氣發動機推進,外形、飛行方式都與飛機相似,可以機動飛行,尤其能以超低空偷襲目標,使得對方難以發現和攔截,而且戰略巡航導彈的射程可達數千千米,可以馬赫數0.6~1的速度巡航,在特殊階段可以馬赫數4~10的高超音速實施攻擊。它還能將巡航高度降至30米以下或升高飛行彈道最高可達20千米,有的還使用隱形技術,其雷達反射面積很小,在雷達熒光屏上圖像顯示比針頭還要小。

導彈并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茖W發展永無止境,可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隨著導彈的誕生,對付導彈的武器也先后出現,引出了動能攔截彈、激光武器、粒子武器及反導彈防御系統,特別是引入電子戰并成為了關鍵的作戰方式。

信息化戰爭中的戰法

電子戰是利用電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電磁頻譜或攻擊敵人的軍事行動。包括電子支援、電子攻擊、電子防護等內涵。電子支援是電子戰間接作戰手段,指使用電子偵察設備,對敵方電磁輻射進行搜索、截獲、識別和定位,為電子戰提供電子情報。電子攻擊是電子戰進攻作戰手段,指使用電子干擾、電子欺騙和反輻射武器等手段,破壞、摧毀、蒙騙或削弱敵方武器裝備、設施和人員,達到降低、抑制和摧毀敵方戰斗力的目的。電子防護是電子戰中防御性作戰手段,指采取反干擾技術、反偵察技術與各種戰術技術,防止己方人員裝備設施遭受敵方或己方電子戰的損害,達到保護己方人員、設備、設施的目的。也就是說,電子戰的作用就是偵收和匯集敵方的軍事情報,干擾和破壞敵方的防空系統、武器系統、作戰指揮系統,保證己方電子設備和系統正常工作。從表面看:現代戰爭的戰場上仍然是飛機、大炮、戰車、軍艦等硬殺傷武器在交鋒,然而在電磁領域里看不見刀光劍影的軟殺傷武器對作戰勝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戰爭產生巨大影響。例如,1982年的英阿馬島海戰中,5月4日阿根廷空軍戰斗機發射了飛魚導彈,把英國最現代化的謝菲德爾號驅逐艦擊沉,該艦造價幾億美元,剛開始服役,也裝有雷達、計算、干擾設備,但由于偵察控制干擾自動化程度不高,反應時間太長(需33秒),難于對付飛魚導彈超低空攻擊(從發射到擊中目標僅為27秒)。在現代戰爭中再先進的武器裝備,如果缺乏有效的電子對抗手段,其生存力也是非常脆弱的。謝菲德爾號損失后,英軍采取較有效的電子對抗手段,與阿軍的反艦導彈進行斗爭。其方法是以消極干擾(如投放金屬箔條)為主,廣泛應用電子對抗措施,并注意積極干擾(用干擾機主動發射干擾信號)與消極干擾配合應用,給阿軍的導彈攻擊造成困難。5月25日,當阿軍再次使用飛魚導彈向英軍航空母艦攻擊時,處于戒備狀態的英艦投放了大量金屬箔條,形成干擾云,使導彈無法尋找目標。同時英軍利用直升飛機對飛魚導彈進行強烈的積極干擾,使飛魚導彈找不到目標而偏向航空母艦的右邊,而沒有任何電子對抗能力的大西洋運動者號運輸船成了替死鬼。在現代戰爭中,加強各種電子戰手段是克敵制勝的關鍵,加強電子戰能力對保證戰爭勝利具有戰略意義。奪取電磁領域的主動權,比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更為重要。

阿根廷擊沉英國當時最先進的42級驅逐艦謝菲爾德號

海灣戰爭中,由于美軍利用病毒癱瘓了伊拉克防空系統,戰損率非常低

在現代戰爭中,無論是指揮系統還是戰斗部位,計算機都是心臟和大腦,也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設施。所以對敵方計算機系統的攻擊,是核心的核心。針對計算機系統的特點,采用計算機病毒攻擊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一般采用預先設伏、無線注入和網絡傳播等手段。預先設伏,就是把計算機病毒,預先埋伏在出口的產品中賣給其他國家;無線注入是通過預先掌握敵方計算機的通訊規則,計算機病毒程序冒充敵方計算機之間的通訊內容,使接收方當作正確內容接收進來,從而病毒實體進入敵計算機系統內部;網絡傳播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互聯網進入敵方計算機系統,并發揮效用。

在染有病毒的計算機系統中,病毒平時處于休眠狀態,不發作,但可以繁殖蔓延,使其他設備也感染病毒,當發生戰爭時,針對敵對國的信息系統,發射具有特定訊號的無線電波,激活病毒。就可以在無線電作用范圍內,使敵對國信息系統和信息武器發生意想不到的故障,陷于癱瘓。如1990年海灣戰爭開戰前,美國情報機構獲悉伊拉克從法國購買了用于防空系統的新型電腦主機,準備通過約旦首都安曼偷運到巴格達。美國在安曼的特工人員偷偷把1套固化有計算機病毒的同類芯片,調換到這種電腦的打印機中。美軍在空襲戰爭發生前,以遙控手段激活病毒,使病毒從打印機“竄”到主機,造成伊防空指揮中心計算機程序發生錯亂,工作失靈,使伊整個防空系統的預警、指揮、通訊和控制系統癱瘓,從而為美軍空襲順利實施創造了有利條件。海灣戰爭中美軍出動飛機11.2萬架次,只損失了42架,其中僅被擊落9架,戰損率為0.06%??上攵?,計算機病毒將在未來戰爭中起到別的武器難以比擬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講,它甚至比核武器具有更大的破壞力。

結 語

SA-7防空導彈

科學發展是無止境的,武器的演變也是無止境的。如坦克為對付反坦克導彈,在坦克車上又披掛了主動裝甲,它是一塊一塊的單體爆炸裝置,作用就是犧牲自己,保護主體。即坦克被反坦克導彈擊中的一剎那引爆自己,以自身的能量干擾破壞導彈的穿甲能力,使之難以穿透深厚的坦克主裝甲。但針對這一坦克防護新技術,反坦克導彈專家又很快研制出對付它的串聯戰斗部。串聯戰斗部是串聯在一起的兩個戰斗部,它的作用是分別對付坦克的主動裝甲和主裝甲,即導彈前端的戰斗部擊中坦克時,引爆主動裝甲,而后第二級戰斗部穿透主裝甲摧毀坦克。又如:1973年春的越南戰場上,越南使用蘇聯的SA-7紅外點源制導防空導彈,在3個月內擊落24架美國飛機。美國針對SA-7的威脅特點(跟蹤機尾噴口紅外源),投放了與飛機機尾噴口紅外特性相似的紅外干擾彈,使SA-7幾乎失去作用。但到第四次中東戰爭中,SA-7又擊落了大量同樣投放紅外干擾彈的以色列飛機,原因是蘇聯根據紅外干擾彈的特性(干擾彈發射后不隨飛機運動,基本漂泊在原發射點上空),對SA-7加裝了濾光片等反干擾措施,使導彈不去跟蹤速度較小的紅外干擾彈,而去跟蹤高速飛行的飛機噴口紅外源,所以能再次擊中投放紅外干擾彈的飛機。針對這一情況,以色列又采用了“噴油延遲燃燒”等紅外干擾措施,因為噴油燃燒產生的紅外干擾也以飛機相同的速度移動,只是離飛機有一段距離,這就使得即使加裝了濾光片的SA-7導彈的命中率也明顯下降。

由上述可見,現代戰爭是一場高科技的較量,并且是不斷發展進步的,高科技武器特別是計算機網絡在戰爭中起著重要作用。但這些高科技武器、計算機網絡都是由人來發明創造、控制操作的,所以在未來信息化戰場上,知識將成為戰斗力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很高的政治素質和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在未來戰場中贏得主動權。

責任編輯:劉靖鑫

猜你喜歡
電子戰敵方紅外
電子戰領域的爭鋒
少林韋陀十八手
4打5,敵方還剩幾個人?
網紅外賣
“電子戰大拿”殲-16D
閃亮的中國紅外『芯』
面向體系對抗的認知電子戰發展趨勢探析
8路紅外遙控電路
TS系列紅外傳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水果大作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