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地區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對策探討

2017-09-15 22:09任笑媛
現代農業科技 2017年15期
關鍵詞:技術對策

任笑媛

摘要 對淮北地區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對策進行總結,包括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減量、推進精準施肥、改進施肥方式、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推進新肥料新技術應用和開展科學施肥宣傳培訓等綜合技術措施,實現減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化肥面源污染和節省農業生產成本等目的。

關鍵詞 化肥減量增效;技術對策;安徽淮北

中圖分類號 S14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5-0169-01

在基本保證農作物產量和品種的前提下,合理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對降低化肥面源污染等有重要作用,但要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靠單一技術措施往往難以奏效,必須采取綜合技術措施才是根本之策。

1 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

利用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有針對性地補充作物所需的營養元素,實現各種養分平衡供應,從而達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品質、節本增收的目的。

1.1 完善不同作物的施肥指標體系

重點在主要糧食作物和果樹、蔬菜上實施測土配方施肥,不斷調整肥料結構,優化氮、磷、鉀配比,促進大量元素與中微量元素配合。針對淮北地區小麥苗情,可因苗施肥、分類指導,一般一類苗追施尿素75~105 kg/hm2,二類苗追施尿素120~150 kg/hm2,已追施返青肥的三類苗返青肥與拔節肥總量尿素控制在225 kg/hm2以內,推廣小麥葉面噴肥技術[1];實施蔬菜、早春玉米等春播作物測土配方,按照配方施肥技術要求,制定施肥建議卡(表1)。根據不同作物的配方施肥指標施肥,與習慣施肥相比,僅淮北市1年就減少不合理化肥施用量7 510 t(折純)。

1.2 推進配方肥企業參與

整建制推進施用配方肥,必須確定配方肥生產企業。要求供肥企業將本區域的供肥數量和流向做好臺帳,組織開展配方肥對接和招標供肥。通過科學制訂肥料配方,公布和提供配方,協助配方肥定點企業營建銷售網絡和配送中心,加強技術指導服務等方式,擴大配方肥進村到田。增大測土配方施肥專家咨詢系統覆蓋范圍,使廣大農戶可以方便、快速獲得施肥指導[2]。

2 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化肥減量

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如家庭農場、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示范引導耕地質量建設和有機肥應用,不斷培肥地力,減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可有效防止流轉土地的掠奪式經營。通過強化技術培訓和指導,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施肥方式轉變,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開展代耕代種代收、肥料統配統施、病蟲害統防統治等服務,更大范圍地帶動科學施肥。

3 推進精準施肥

為了減少盲目施肥行為,應根據不同區域土壤條件、作物產量潛力等,合理制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單位面積施肥限量標準。推進互聯網+精準施肥技術,通過土壤含量和果蔬葉片葉綠素含量檢測,應用物聯網技術對果蔬生育過程進行動態監控,實現精準施肥。

4 改進施肥方式

針對農民重底肥、輕追肥的傳統施肥習慣,進行部分氮肥施用后移。一是改變小麥傳統的“一炮轟”施肥模式,基肥中氮素肥料占60%~70%,其余氮肥后移用作追肥;二是春季追氮時期后移,將起身返青肥移至拔節肥施用,將拔節肥施用時期移至拔節期的中后期。因地制宜推進化肥機械深施、機械追肥、種肥同播等技術,減少養分揮發和流失。

5 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

推廣秸稈粉碎還田、快速腐熟還田、過腹還田、麥茬玉米免耕直播等技術,使秸稈取之于田、用之于田。用秸稈還田機將作物秸稈完全粉碎,拋撒均勻,整地時要耙實土壤,以防土壤不實,跑風漏墑,影響作物正常出苗生長。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支持規?;B殖企業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推廣有機肥和生物肥,從而培肥土壤,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適當減少化肥使用量[3-4]。通過近2年的觀察,增施有機肥較未增施有機肥的地塊,小麥苗期葉色濃綠,起身返青較快,后期功能葉保持正常綠色延長1~2 d。秸稈還田與未進行秸稈還田的地塊相比,通過土壤墑情監測數據對比,雨后3 d監測,土壤相對含水量平均高1.5個百分點,同一含水量條件下,下降到同一含水量值晚1~3 d,小麥植株健壯。

6 大力開展科學施肥宣傳培訓活動

通過廣播電視講座、培訓班、現場會、手機短信、觸摸屏查詢、宣傳欄、技術手冊、明白紙、宣傳掛圖、年畫、手提袋等形式,對科學施肥知識進行大力宣傳,增強農民科學施肥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結合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素質提升計劃、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程,加強新型經營主體培訓力度,著力提高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專業合作社的科學施肥水平。

7 大力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

為了給農田化肥減量增效創造基礎條件,應通過土地整治、地力培肥、農田水利建設、水土保持等措施大力開展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全面改善基本農田農業生產條件。

8 推進新肥料、新技術應用

按照作物需肥規律和土壤養分狀況,結合高產創建和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大力示范推廣緩控釋肥、水溶性肥料、液體肥料、葉面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不斷提高肥料利用率。緩控釋肥料的化學物質養分釋放速率遠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轉變為植物有效態養分的釋放速率,在省工省時的同時提高了養分利用率,節省了肥料[5];在中肥力田塊上于小麥生長后期推廣葉面噴肥,可以彌補因前期土壤中肥料施用不足的現象,滿足小麥后期生長需要。

9 參考文獻

[1] 金書秦,周芳,沈貴銀.農業發展與面源污染治理雙重目標下的化肥減量路徑探析[J].環境保護,2015(8):50-53.

[2] 陸若輝,陳一定.浙江農業施用化肥減量可行性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5(6):769-770.

[3] 李芳,馮淑怡,曲福田.發達國家化肥減量政策的適用性分析及啟示[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7(1):15-23.

[4] 解開治,徐培智,張仁陟,等.化肥減量技術的可行性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07(5):55-58.

[5] 朱艷輝,任邵琦.淺析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推行的必要性及重要涵義[J].農業與技術,2017(12):25.endprint

猜你喜歡
技術對策
探究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方法
燃氣輪機節能優化運行技術分析
試論糧食陳化機理及儲藏技術對策
試論優化制粉工藝提高小麥出粉率的相關技術問題
游梁式抽油機平衡標準判別與優化調整
不銹鋼板坯表面生產質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