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丘市大豆生產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

2017-09-24 22:11馬珊珊孫麗萍
科學與財富 2017年23期
關鍵詞:商丘市大豆現狀

馬珊珊+孫麗萍

摘 要:大豆作為重要的食用油、蛋白食品和飼料蛋白原料,在國家糧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過總結商丘地區的生產現狀,分析優勢和不足,針對性的提出了具體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商丘市;大豆;現狀;對策

商丘市位于豫、魯、蘇、皖四省接合部,地理坐標位于北緯33°44′~34°52′、東經116°39′~144°49′,東西長約168千米,南北寬約128千米。地勢基本平坦,可分為高灘地、背河洼地、緩坡平原和孤山殘丘四種地貌類型。年平均氣溫14.2℃,一般最高溫度39℃,一般最低溫度零下9℃。年平均降水量623毫米,無霜期約211天。大豆性喜暖,種子在10-12℃開始發芽以15-20℃最適,生長適溫20-25℃,開花結莢期適溫20-28℃,低溫下結莢延遲,低于14℃不能開花,溫度過高植株則提前結束生長。適宜的氣候使商丘市是我國夏大豆的主產區之一。近年來,本市的大豆種植面積有縮減趨勢,主要原因是種植品種過于單一、機械化和密植技術的推廣力度不夠。

1大豆的現狀

1.1大豆生產情況

在商丘市地區,大豆是繼小麥、玉米之后的第三大糧食作物;冬小麥—夏大豆一年兩熟制種植體系是大豆生產的特色[1]。通常在麥收后6月上旬播種夏大豆,9月底至10月初成熟,生育日數100天左右。

由上表可知:該市大豆種植面積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可能與在大豆生產中受到自然災害頻繁、玉米等秋作物爭奪種植面積、國外大豆市場“入侵”等多重因素有關。除此之外大豆的單產也呈逐年下降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對已有大豆品種改良,栽培措施改進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1.2大豆耕作情況

大豆以免耕播種為主。大部分在麥收后為搶墑情,實行貼茬早播,簡化栽培;在干旱年份等墑播種,很少造墑。而商丘市在麥收季節降雨較少,播期延誤,這也是大豆產量不穩的原因。機械播種面積占98%,而播種機是小麥播種專用,加之免耕,使播種質量差,缺苗斷壟嚴重。

1.3大豆栽培方式及施肥情況

大豆種植均為平作,每畝播量47公斤,粘土一般播種6.5公斤,行距在20—45厘米之間,每畝密度在1—2.2萬不等。大豆種植一般不施底肥(包括化肥、農家肥),因免耕或認為前茬小麥施肥已經夠量,多數農戶擔心倒伏也很少追施化肥,少數有追施磷酸二銨、氮磷鉀復合肥等。中等地力水平占66.9%,高水肥地力占33.1%。一半農戶施用微肥,方法是隨著噴施殺蟲劑混施磷酸二氫鉀或其他葉面肥。

1.4大豆病蟲害防治情況

該市豆田地下害蟲以蠐螬為主,秸稈還田發生時更加嚴重;食葉類害蟲有大豆卷葉螟、斜紋夜蛾、盲椿象、蚜蟲、豆莢螟、豆天蛾等,其中以斜紋夜蛾和卷葉螟危害最重。防治常用藥劑有蘇云金桿菌、吡蟲啉等;主要采用背負式噴霧器噴灑。大豆常發生根腐病、霜霉病、炭疽病、病毒病、細菌性葉斑病、紫斑病等病害;以根腐病和霜霉病危害較重,用藥劑防治大豆病害的農戶不多,村民對病害導致的減產認識不足。

1.5農機具使用情況

商丘市大豆生產使用的農機具主要有小麥播種耬、國產中型拖拉機、旋耕機、聯合收割機、秸稈還田機、背負式噴霧器等。農戶幾乎全部使用機械播種,一般用小麥播種耬,行株距不易控制;機械收割的戶數為56%,多在集中種植區,也有因密度過大、管理不當、天氣影響造成倒伏無法機收;分散種植區仍然以人工收獲、機械碾壓脫粒為主。

2問題及發展對策

2.1耕作方面

大豆集中種植區常年的小麥一大豆種植已成特色,輪作倒茬困難,造成病蟲草害明顯加重;機械有限和不配套,若待耕作后播種會失去最佳時機,在搶墑播種的年份更不合時宜。所以大豆時常存在播種質量差,疙瘩苗多,缺苗斷壟嚴重的現象。一些地方則靠加大播量彌補缺苗,然而因無法施用底肥,增產無后勁。

對策:就要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加強大豆的科研投入,優化大豆的科研隊伍,改善大豆的科研環境,積極推廣新的科研技術,進而有效的優化大豆的品種,提高大豆的生產水平。除了農業研究部門要加大大豆的研究之外,農民亦需要政府系列的優惠政策,除購買大中型滅茬、復式耕作機械給予補貼外,再按耕作面積給予補貼,此舉是激勵發展、改變現狀的途徑。

2.2品種利用方面

良種換代周期長,覆蓋面小,發展不均衡。有的村鎮已進入大豆品種第五次更新,可有的還在種植第二、三代的傳統老品種,農民對新品種個性特點知之甚少。作為常規種子的大豆,農民可自留自用,缺乏購種換代的積極性,種子銷售市場好時,還常以商品糧代替種子,相應地拉長了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周期。

對策:選育耐水肥、耐密植、適合機械收獲的大豆新品種,促進種子市場活躍發展,振興種子市場,有望適度增加種植面積。政府部門也要給予大豆科研一定的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加大對大豆科研的投入,做好優質大豆品種的推廣工作,使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所提高,進而提高大豆的生產水平,為農民和企業創造更大的利益。

2.3田間管理方面

夏大豆稀植時,莖稈粗壯,長勢強,單株莢數和單株粒數較多,粒大,千粒重增加,籽粒外觀品質佳,但種植密度過小,群體較小,總體產量肯定不高。而密度過大,株間光照差。導致植株徒長,容易誘發病害、倒伏。病蟲害防控不及時,往往在危害成災時才施藥。田間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差距較大,多為良種良法不配套;農民雖然對新品種感興趣,但是一旦出現缺陷,就還認為老品種種著順手,僅把早熟和大粒作為評價品種的標準,對新品種配套技術應用認識不到位。

對策:一、苗全苗勻是基礎,間苗定苗省不了;二、盡早滅茬防草荒,除草劑使用要得當;三、“前磷后氮”巧追肥.前肥入土后噴葉;四、及時防治蟲害,治小治早花費少;五、嚴防徒長防飼伏,“亡羊補牢”靠化控;六、開花以后地別干,葉片耷拉產量完;七、適時收獲也重要,籽粒豐收質量好[2]。

參考文獻:

[1] 李衛東,張孟臣.黃淮海夏大豆及品種參數[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2] 盧良峰.河南夏大豆的田間管理技術要點[J].河南農業,2010(20).

猜你喜歡
商丘市大豆現狀
注意防治大豆點蜂緣蝽
從大豆種植面積增長看我國糧食安全
巴西大豆播種順利
大豆的營養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商丘市工程建設項目“雙流程”并聯審批成效顯著
商丘市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五年工作綜述
商丘市
職業高中語文學科學習現狀及對策研究
語文課堂寫字指導的現狀及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