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曹賽英看徽州女性的貞節觀

2017-10-09 18:46葉佳佳
山東青年 2017年5期
關鍵詞:貞節

葉佳佳

摘要:《新編目連勸善救母》是徽州祁門人鄭之珍在以往目連救母故事的基礎上通過加工改造所編著的一部分上中下本共計100出的戲文。其中,傅羅卜與曹賽英的婚姻是作者新創的一條線索,并在下本中用了較多筆墨來塑造曹賽英。文章通過探索作者創造人物背后的原因,并結合曹賽英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探索像曹賽英此類女性對徽州社會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目連救母;曹賽英;貞節;徽州女性

明萬歷年間,鄭之珍在傳統目連救母故事的大框架下,編成傅相行善向佛柳氏開葷作惡——劉氏墮地獄傅羅卜西行求佛——傅羅卜地獄尋母救母的100出戲文。作者創造性的添入了曹賽英與傅羅卜的婚姻線索,其塑造出的曹賽英是京兆曹府家的富貴小姐、傅羅卜的未婚妻,在戲文下卷34出中曹氏出場的出目有10出,占據約三分之一的篇幅。勸善記中的曹賽英是程朱理學熏陶下的徽州女性的典型代表,其從一而終婚姻觀的選擇也折射出封建社會傳統女性的人生命運。

一、創作背景——儒家思想的浸染

“鄭氏對曹賽英這個人物的處理,顯然承襲著宋代理學家的觀念,讓她斥責‘自將欲蔽以至不忠君、婦不守節,讓她甘心‘殉理,以求‘身死理猶生”。[1]作者一早便將其塑造成一位孝女的形象,生母早喪,往年清明都會隨父兄到墳頭掛紙,而今年哥哥陪同其父解粟賑邊,曹氏深知“婦人之德,不出閨門”,但依然表示“吾不與祭如不祭?清明大事,須是親行?!辈苁吓c傅羅卜西行救母一樣踐行著儒家的孝義,緊接著便以貞烈守節的形象再度為整本戲文增添勸善的內容,來弘揚儒家的“節烈”觀。

十部傳奇九相思,明朝戲劇作品的創作題材都傾向于表現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情愛,愛情故事是絕大部分作品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線索。新創曹賽英一角不僅可以滿足觀眾的口味,為劇本單一的救母感情線增添了新穎的婚姻情感線,還豐富了劇本各式各樣的人物,在戲文思想內容的表達上也起到了幫襯的作用。另外,徽州婦女的思想觀念和婚姻生活也為鄭之珍提供了創作的動機。在皖南的徽州地域有專為節婦而立的旌表牌坊,徽州地方志中也有眾多節烈婦女的相關記載,修建牌坊和載入地方志等舉措對徽州婦女起到了極大的標榜和示范作用,也更進一步發揮了連鎖效應,讓貞節觀念深入女性骨髓,她們為節而生,為節而死。曹賽英便是時代下徽州女性的化身,躍然于鄭之珍的紙上,傾注著鄭之珍對徽州貞潔烈女的濃濃情感。

二、貞潔烈女——徽州女性的標桿

下本中的下場詩“曹氏女未婚守節,目犍連救母升天”一句無疑將曹賽英作為忠貞烈女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來。段公子托人往曹府求親,因曹獻忠接旨解粟十萬往賑邊廷,曹賽英的繼母做主應允親事并試圖勸說賽英改嫁,“忠誠不事二君,烈女豈嫁二夫!蓋君猶天也,夫亦天也,二之則不是矣。卻不道一天自誓,方是個烈女忠臣”,曹賽英從未與傅羅卜會過面,卻仍然把自己當成是傅羅卜之妻恪守著天理,并上升至倫理綱常的最高點,義正言辭的將守節與忠君相提并論?!皣@那背夫改節,有愧文禽”,任繼母如何軟硬兼施勸其改嫁,“他縱然是富盛,便將我頭頸刎下,決不再嫁豪門!”曹賽英態度強硬立志守節,且剛強堅韌威武不屈,不貪豪門富貴,而苦守西行救母之人。曹賽英立志剪發守節,奶娘也苦勸賽英改嫁他人,“便死也是不從”,曹賽英再一次明確的表明自己守節的決心,并決定出逃來躲避繼母和段公子的逼婚。曹賽英三度明志,“再嫁今生誓不從!”后至靜覺庵選擇出家為尼念佛。曹獻忠賑邊結束返家時路經庵堂,與女相見欲帶曹氏一同回家,曹賽英立志已定,毅然出家。清修之時,傅家益利和自家奶娘又分別送來錢米和錦繡衣裳,“奴家已離曹門,不得侍奉父母,他有女也如無女了,豈敢又受其惠!”“我身未至傅家,不得侍奉舅姑,他有媳婦已同無媳婦了,豈敢又受其饋!”曹賽英一一婉拒,輕財守義之舉更彰顯出其崇高珍貴的獨特魅力。

未婚守節,剪發為尼,古今罕有的奇人奇事在鄭之珍的《新編目連勸善救母》中顯得鮮活亮眼,曹賽英是儒家“節烈”觀念的代表產物,也是徽州女性的人物標桿。作者身為徽州人,創造出曹賽英這一人物形象無疑帶有明顯的徽州地域色彩。像曹賽英這樣的女性在徽州尤為之多,她們是程朱理學的堅定守護者,也同樣是沉默的犧牲者。

三、 安邦定國——徽州社會的基石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逼扔凇鞍松桨胨敕痔?,一份道路與莊園”的特殊地理環境,經商成為徽州男性不得已的生存選擇,徽州男子十二三歲便成婚,“然徽人事商賈,娶畢則可有事于四方?!?/p>

[2]男子外出經商后,留下新婚燕爾的妻子侍養雙親照顧家庭,然而長年在外經商久不歸家,或風光榮耀或客死他鄉也未為可知,而徽州商人婦毅然決然的選擇“一與之齊,終身不改”,正是她們的從一而終為徽商家庭營造了安寧穩定的環境,她們勤勞節儉,為丈夫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而當丈夫故去家庭經濟共同體破裂時,徽州女性仍然堅貞不屈,寧愿犧牲自己的的青春年華也不選擇改嫁,繼續承受著精神上的孤獨和生活中的重壓,延續家庭的發展。

在男權統治的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一直大力提倡“貞節”觀念,而“新安節烈最多,一邑當他省三豐?!?/p>

[3]徽州貞潔之風尤甚,除了社會的大環境影響之外,與徽州程朱理學的教化作用以及宗族族法家規的推波助瀾密不可分,“讀朱子之書,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是徽州宗族要求族人謹記和遵循的條文規范,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綱常名教的教育深入人心,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鉗制著人們的行為,尤其是使女性成為了理學的擁護者和踐行者,也成為了穩固社會的基石。對于失去貞潔的女性,宗族有著嚴厲殘酷的懲處措施,相反,社會和宗族也大力表彰貞潔烈女,為她們建祠堂、立牌坊、撰人物志等,進一步帶動了女性守節的浪潮。統治階級極力推崇女性的貞節觀,并大力鼓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思想,意在將“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不夫”的節烈觀注入女性的血液和骨髓中,用無形的思想來控制女性行為,以達到穩定封建社會秩序、強化夫權統治的目的。

女性一直作為男性的附屬存在,以至于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也附屬于男性。曹賽英的背后潛藏著千萬個視貞節重如生命的徽州女性,或未婚守節或已婚守寡,她們的從一而終不僅維護了家庭的延續發展,還促進了社會和國家的安寧穩定,但同時亦是封建理學對女性的殘害,對女性婚姻自由抉擇的否決,導致身心承受著莫大的創傷,獨自飲盡人生的悲涼。

[參考文獻]

[1]朱萬曙.徽州戲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229.

[2](明)王士性.廣志繹卷5[M].北京:中華書局,1981:109.

[3]萬歷《祁門志》卷四《風俗》.引自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M].合肥:黃山書社,1985:27.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endprint

猜你喜歡
貞節
貞節與權利——清代“強占良家妻女”條例研究
貞節觀和性強暴:論《勞燕》
良奸有別
明清婦女貞節觀成因淺析
清代山東滕縣列女群體管窺
論唐代之前正史《列女傳》取材標準的變化
“貞節觀的嬗變與百年中國文學的性別敘事”專題研究
中國古代女性貞節觀解讀
——以明清擬話本小說中的貞節烈女形象為例
守貞、戒色與“醒世”、“警世”、“喻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